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志强

作品数:107 被引量:331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会议论文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烧伤
  • 26篇蛋白
  • 20篇细胞
  • 16篇严重烧伤
  • 16篇热休克
  • 16篇HSP70
  • 15篇缺氧
  • 15篇热休克蛋白
  • 13篇腺病
  • 13篇腺病毒
  • 13篇肠上皮
  • 12篇迁移
  • 10篇迁移率
  • 10篇高迁移率族蛋...
  • 9篇伤患者
  • 9篇烧伤感染
  • 9篇树突
  • 9篇树突状
  • 9篇树突状细胞
  • 8篇粘膜

机构

  • 102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山西省烧伤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7篇袁志强
  • 100篇彭毅志
  • 39篇李晓鲁
  • 29篇黄跃生
  • 20篇杨宗城
  • 18篇陈婧
  • 17篇罗高兴
  • 13篇张家平
  • 13篇吴军
  • 8篇罗奇志
  • 7篇辛海明
  • 7篇张立辉
  • 7篇郭浩
  • 7篇周秘
  • 7篇程文广
  • 6篇张帅
  • 6篇李颖
  • 5篇张晓兵
  • 5篇聂志宏
  • 5篇庄颖

传媒

  • 14篇中华烧伤杂志
  • 11篇中华医学会烧...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八届全国烧...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第十届全国烧...
  • 3篇2013年全...
  • 3篇全国烧伤创面...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第八届西南五...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18篇2009
  • 4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迁移率族蛋白B1cDNA的克隆与表达
2007年
目的克隆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DN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诱导表达并鉴定,为设计HMGB1 cDNA突变体及诱导表达可竞争性抑制HMGB1炎症效应的突变体蛋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人新鲜扁桃体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出人HMGB1 cDNA序列,并克隆至载体pUC18进行序列测定,随后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中,经IPTG诱导4小时后,可表达Mr约30 000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结果经RT-PCR扩增得到了648bp的cDNA,经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构建了HMGB1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诱导表达了目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证实,在Mr约为30 000处有一条清楚的蛋白带。结论获得了HMGB1 cDNA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
陈婧袁志强彭毅志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克隆
亚砷酸钠诱导HSP70对大鼠烫伤后早期肠粘膜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在大鼠烫伤后早期肠粘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 (B组 )、亚砷酸钠预处理组 (SA组 )及亚砷酸钠 +槲皮酮预处理组 (SA +Qu组 ) ,另取 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Western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情况 ,于 3 0 %TBSAⅢ度烫伤后 3、6、12、2 4、48h检测血浆内毒素及D 乳酸含量变化 ,肠粘膜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肠粘膜损害情况。结果 亚砷酸钠预处理可显著诱导HSP70蛋白表达 ,槲皮酮预处理可明显抑制HSP70的诱导 ;SA组伤后各时相点小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B组 ,大鼠烫伤后血浆内毒素及D 乳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SA组伤后多数时相点血浆内毒素及D 乳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 ,SA +Qu组小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浆D 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B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亚砷酸钠诱导的HSP70表达增加可明显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的肠粘膜屏障破坏 ,降低肠粘膜通透性 。
袁志强彭毅志李晓鲁黄跃生杨宗城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肠道烧伤
烧伤感染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商榷
1术语的商榷:1.1建议将全身性感染(又称脓毒症,下同)分为"拟诊"和"确诊":临床上血液培养阳性率较低,虽缺乏病原学证据,但可因病原菌成分(内毒素、外毒素、细菌、DNA等)导致明显的临床感染症状,此时宜采用"拟诊"来诊...
彭毅志袁志强
文献传递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2012版)
制订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并规范其治疗方案,对于早期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严重烧伤感染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标准内容,并推进治疗方案包括:尽早清除感染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联系性血...
彭毅志袁志强李晓鲁罗高兴陈婧吴军
关键词:烧伤感染疗效评价
西南医院近6年严重烧伤患者AKI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袁志强游波Supeng yin
CCR7基因转染对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及迁移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CR7)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对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s)成熟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经梯度离心及rmIL-4、rmGM-CSF诱导培养未成熟树突状细胞;CCR7重组腺病毒经增强离心法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观察CCR7重组腺病毒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细胞表型及趋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显示CCR7腺病毒转染后细胞树枝状突起较未成熟DC增多,即轻微地诱使imDCs向成熟转化,但IL-10可抑制成熟;流式结果表明转染后细胞表型符合典型imDCs的特征;Western blot证实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imDCs后可增强CCR7的表达;体外趋化实验显示转染后imDCs体外迁移百分比由4.2%增加到36.1%。结论CCR7重组腺病毒转染imDCs后,其仍保留未成熟特性,CCR7蛋白表达增强,体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辛海明彭毅志郭浩袁志强
关键词:CCR7未成熟树突状细胞重组腺病毒免疫耐受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
严重烧伤病人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的破坏,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广泛坏死组织的存在和外界、自身菌群的侵袭,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感染是严重烧伤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28.6%,脓毒症...
彭毅志袁志强李晓鲁罗高兴吴军
含人HSP72重组腺病毒制备及其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人全长热休克蛋白72(HSP7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严重创伤后缺血缺氧损伤的防治提供基因治疗措施。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含人全长 HSP72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CMV-HSP72),并...
李晓鲁彭毅志袁志强太光平陈渝
文献传递
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
严重烧伤病人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的破坏,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广泛坏死组织的存在和外界、自身菌群的侵袭,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感染是严重烧伤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制订烧伤感染的诊断标准,规范其治疗方案,对于减...
彭毅志袁志强李晓鲁罗高兴吴军
关键词:烧伤感染病理机制
成批严重烧伤伤员的转运方案(2016版)被引量:4
2016年
成批烧伤是指一次事故中伤员人数大于或等于3人,近年来该类事故时有发生,其特点是伤员多、伤情重、救治任务繁重。如何尽快将严重烧伤伤员(烧伤总面积大于30%TBSA)进行分流和转运,是成批烧伤救治的重要环节。
袁志强罗高兴彭毅志
关键词:严重烧伤成批烧伤伤员转运烧伤救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