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205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4篇中毒
  • 4篇食物
  • 4篇食物中毒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病毒
  • 3篇队列研究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病例
  • 3篇出血热
  • 2篇中毒事件
  • 2篇重症病例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23篇四川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珠海市疾病预...
  • 2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雅安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阆中市疾病预...
  • 1篇泸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双流县疾病预...
  • 1篇凉山州疾病预...

作者

  • 23篇袁伟
  • 10篇刘学成
  • 7篇周兴余
  • 6篇吕强
  • 5篇张佳珂
  • 5篇张丽杰
  • 5篇孙亚军
  • 5篇刘雅琼
  • 4篇林世华
  • 4篇陈丹林
  • 3篇唐雪峰
  • 2篇曹一鸥
  • 2篇廖雪春
  • 2篇胡梅
  • 2篇程秀伟
  • 2篇祝小平
  • 2篇郝彩霞
  • 2篇刘伦光
  • 2篇刘磊
  • 2篇陈曦

传媒

  • 11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的沙门菌暴发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调查由1起聚餐引起的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聚集性疫情,查找传染源和传播方式,为今后类似疫情提供防控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就餐人员就餐情况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生44例病例,疑似病例12例,临床诊断病例2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6例,其中43例为参加宴席病例,罹患率86.0%(43/50),1名餐馆从业人员发病。从病例标本(粪便或肛拭子)分离到6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从鸡场污水排放口中分离到1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7株沙门菌PFGE鉴定结果显示为同一型别。对5月27日就餐的51例就餐者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5月27日中午的凉菜为危险因素。结论该起疫情为宴席中使用的鸡肉受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污染所致,污染来源可能来自制作的凉拌鸡的鸡肉。
周兴余陈曦袁伟张丽杰
关键词:沙门菌鸡肉流行病学调查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四川省2009-2015年所有手足口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病年均发病率为66.91/10万。发病呈现春夏(4~6月)和秋冬(10~12月)2个高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97.15%,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9.67%;成都周边地区发病较高,疫情呈现由北至南的扩散特点。病原学构成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43.38%),其次为EV71(31.46%)和Cox Al6(25.15%)。结论 2009-2015年四川省手足口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建议在全省开展EV71疫苗接种,重点人群为3岁以下儿童,优先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并逐步推广至全省范围。加强对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增强病原学监测能力;开展不同肠道病毒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诊断与救治的研究。
程秀伟吕强袁伟刘雅琼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调查食物中毒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及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建立可疑病因假设;采用电话问卷调查,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验证假设。采集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发病时间分布呈点源传播模式,潜伏期4.5~19 h。电话调查33人,其中病例22人,罹患率67%。队列分析显示:山椒木耳及凉拌耳片RR=2.8,95%CI=1.1~7.2。3例病例肛拭、3份生熟砧板刮取物及4份食品等12份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名病例肛拭、3份生熟砧板刮取物及2份食品中检出变形杆菌阳性。结论排除变形杆菌致病因素,这是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经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周晓锋孙亚军袁伟胡云刘华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2011-2014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重症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四川省手足口重症病例的资料,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四川省共报告手足口重症病例1536例,4~6月为发病高峰;重症病例数最多的市(州)是成都市,占61.59%;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3岁以下幼儿占87.32%,以散居儿童为主(66.39%)。村(个体)诊所手足口病诊断正确率13.43%;乡镇(社区)医院诊断正确率30.41%;县医院、市医院诊断正确率在50%以上。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以EV71为主(47.34%)。结论4~6月应加强四川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和防控工作,重点对象为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加强对镇(社区)医院及村(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知识的培训。
袁伟吕强刘磊刘雅琼郝彩霞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因素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近年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近年报告钩端螺旋体病最多的四川省仪陇县作为调查县。对仪陇县2009-2012年4年中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收集病例暴露危险行为和环境危险因素。结果病例143例,对照129例。病例调查率为60%,病例发病时间越久,调查率越低。收割水稻时田中有水、发病前1个月接触到动物粪便、发病前15 d手或脚有伤口为病例发病危险因素,接种钩体疫苗为保护因素。结论仪陇县钩端螺旋体病高发与病例居住环境、田间劳作环境及病例在钩端螺旋体流行季节的个人行为有关,注射2针钩端螺旋体疫苗可有效预防钩体病。
周兴余唐红民刘学成张丽杰袁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因素
一起有毒牛肝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一起婚宴聚餐后胃肠炎暴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预防或干预措施。方法该次胃肠炎暴发病例的定义为2012年3月5日婚宴参加者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症状者。从470名参加宴席者中随机选取140名,通过电话访谈,询问发病情况及食物暴露情况。对参加晚宴的140人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计算各种食物的危险性。采集剩余食物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集剩余未烹调的牛肝菌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做形态学鉴定。结果140人中有85人患病(罹患率61%)。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89%)、呕吐(94%)、腹痛(53%)和腹泻(51%)。参加3月5日晚宴者中,食用牛肝菌的罹患率(69%)高于不食用者的罹患率(18%)(RR=3.8,95%CI:1.5~9.2)。其余各种食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菜品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均阴性。菌类形态学鉴定显示共有7种牛肝菌,其中3种有毒。牛肝菌购自某商店门市部,而后者收购于周边县村民手中。结论该次中毒系由于混入有毒牛肝菌所致。建议在蘑菇采摘地区加强针对相关人员的科普宣传及提高收购部门识别毒蘑菇的能力,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孙亚军袁伟刘伦光张丽杰施国庆王启兴
关键词:蘑菇中毒食源性疾病队列研究
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所有2012-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卡,整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40 665例,年均发病数28 133例,发病率34.68/10万。3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54.70%,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0.11%,男女性别比为1.25∶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57.76%。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明显。结论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刘雅琼廖雪春袁伟吕强刘学成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
2011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11年HFRS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11年全省HFRS累计发病60例,死亡2例;主要发病地区为达州市、凉山州、南充市。各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63 1只,总鼠密度8.94%,居民区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0.27%。结论 2011年四川省监测结果未发现可能引起HFRS发病率上升或引起流行的相关因素,今后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袁伟刘学成张佳珂林世华陈丹林胡梅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2010年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动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2010年疫情资料;在监测点采用夹夜法捕鼠,将鼠肺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10年全省累计发病66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080 6/10万。主要发病地区为南充市、凉山州、成都市。各监测点共捕获鼠10种397只,总鼠密度6.94%,居民区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汉坦病毒带病毒率为0。结论监测结果未发现可能引起发病率上升或引起流行的相关因素,提示四川省今后2~3年本病可能仍将在低发状态波动,但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袁伟刘学成张佳珂林世华陈丹林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
某杂技班食堂1起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查明中毒事件发生原因和环节,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危险食物。结果本次事件共有18例病例,罹患率为82%。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100%),恶心(94%),腹痛(44%)和腹泻(17%)。流行曲线形态表现为快速上升,快速下降,高峰持续时间短,提示为点源暴露。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暴露食物。蛋炒饭为所有调查对象的共同食物,比较不同的蛋炒饭进食量(按体重调整)引起的呕吐次数,发现≥2碗/100 kg.bw组平均呕吐次数3.7次明显高于1碗/100 kg.bw组(平均呕吐次数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P<0.05)。同时对蛋炒饭进食量(按体重调整)与引起的呕吐次数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 s=0.472(P<0.05),提示进食炒饭的量与呕吐次数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蛋炒饭所使用的米饭有1/3来自上一餐次的剩饭(该剩饭在22℃下放置了4 h)。剩余蛋炒饭和患者呕吐物的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为阴性。结论这起事件很可能由剩余米饭不当存放所致,其致病因子可能是腊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
孙亚军陈曦张勇袁伟
关键词:食物中毒细菌毒素队列研究腊样芽孢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