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赛凤

作品数:365 被引量:413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109篇会议论文
  • 7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7篇理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1篇医药卫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9篇瓜环
  • 85篇六元瓜环
  • 82篇配合物
  • 78篇分子
  • 62篇晶体
  • 62篇晶体结构
  • 60篇甲基
  • 59篇八元瓜环
  • 51篇相互作用
  • 51篇光谱
  • 48篇超分子
  • 47篇金属
  • 46篇离子
  • 38篇包结
  • 37篇七元瓜环
  • 37篇稀土
  • 34篇自组装
  • 34篇五元瓜环
  • 32篇主客体
  • 31篇吡啶

机构

  • 335篇贵州大学
  • 47篇贵州省大环化...
  • 14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兴义民族师范...
  • 6篇厦门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联邦科学与工...
  • 3篇贵阳医学院
  • 3篇温州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悉尼大学
  • 2篇保山师范高等...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毕节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保山学院

作者

  • 365篇薛赛凤
  • 341篇陶朱
  • 281篇祝黔江
  • 68篇张云黔
  • 51篇肖昕
  • 43篇牟兰
  • 31篇丛航
  • 28篇陈凯
  • 25篇黄英
  • 23篇罗绪强
  • 22篇梁利利
  • 18篇王传增
  • 18篇肖勃
  • 16篇曾晞
  • 16篇张广义
  • 14篇程晓杰
  • 13篇范颖
  • 13篇陈鹏
  • 11篇刘敏
  • 11篇雷元礼

传媒

  • 60篇贵州大学学报...
  • 26篇无机化学学报
  • 13篇化学学报
  • 1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0篇高等学校化学...
  • 10篇有机化学
  • 9篇中国化学会全...
  • 8篇中国化学会全...
  • 7篇贵州科学
  • 6篇中国化学会全...
  • 6篇中国化学会全...
  • 5篇山地农业生物...
  • 5篇大环化学和超...
  • 4篇分子科学学报
  • 4篇中国科学(B...
  • 4篇全国第十六届...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Chines...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9篇2016
  • 21篇2015
  • 48篇2014
  • 25篇2013
  • 18篇2012
  • 17篇2011
  • 38篇2010
  • 16篇2009
  • 25篇2008
  • 12篇2007
  • 30篇2006
  • 21篇2005
  • 29篇2004
  • 8篇2003
  • 11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8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三角架罗丹明B荧光探针对Cu^(2+)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角架结构罗丹明B衍生物(2).在乙醇-水(8/1,V/V)介质中,用Tris-HCl控制体系pH为6.8,观察到Cu2+对化合物2的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增强性能,同时化合物2对Cu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选择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为557/577nm,测定了探针2(1.00×10-5mol·L-1)对Cu2+响应的校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10.00×10-5mol·L-1,相关系数R2=0.9964(n=15),检出限为1.129×10-7mol·L-1,平行测定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以557nm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紫外吸收,Cu2+响应的浓度线性范围为0.50~25.00×10-5mol·L-1,相关系数R2=0.9948(n=13),检出限为3.338×10-7mol·L-1.
曾晞吴翀董蕾牟兰薛赛凤陶朱
关键词:三角架荧光探针铜离子
对称八甲基六元瓜环合成方法及合成的产物
本发明对称八甲基六元瓜环合成方法及合成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有机化学大环化合物对称八甲基六元瓜环的合成方法及合成的对称八甲基六元瓜环,是以二甲基取代苷脲二聚体、普通甘脲和多聚甲醛为原料,通过甲醛使二甲基取代苷脲二聚体与普通苷...
尉鑫周加加赵迎春张前军薛赛凤祝黔江陶朱
文献传递
八元瓜环与1-苄基-3-羟基吡啶的自组装研究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主体)与1-苄基-3-羟基吡啶(客体)的自装模式。结果表明,主客体通过氢键、离子偶极作用形成1∶2的包结配合物,而配合物之间通过氢键作用自组装成超分子结构。
肖昕陈凯薛赛凤祝黔江陶朱
关键词:八元瓜环自组装
文献传递
八元瓜环与抗癌药物甲氨蝶呤的超分子相互作用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八元瓜环(Q[8])与抗癌药物甲氨蝶呤(MTX)的相互作用;同时研究了甲氨蝶呤的不同质子化形式及体系温度对相互作用的影响;计算了相应的稳定常数及热力学参数等.实验结果表明,Q[8]与MTX作用比为1∶1,包结平衡常数为(7.64±1.52)×104 L/mol;龄前热力学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上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自发进行的,且疏水作用力是反应的主要驱动力.采用1H NMR法进一步证实了主-客体的作用模式.
马艳辉黄英祝黔江张建新薛赛凤陶朱
关键词:八元瓜环甲氨蝶呤紫外吸收光谱法热力学稳定性
单取代六甲基六元瓜环-稀土加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单取代六甲基六元瓜环-稀土加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属金属-有机加合物技术领域,在氯化镉存在条件下,单取代六甲基六元瓜环与重稀土金属盐在盐酸溶液中能合成单取代六元瓜环-重稀固体加合物,加合物组成通式为:{[Ln(H<...
王传增赵文暄韩保霞张云黔薛赛凤陶朱祝黔江
文献传递
甲氨蝶呤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的猝灭作用研究
2013年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氨蝶呤(M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超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HAc-NaAc(pH 3.4)缓冲介质中,MTX能引起BSA的荧光猝灭,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为5.50×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1.此外还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考察了MTX对BSA构象的影响,MTX的加入使得BSA构象发生了变化。
黄英王娟陶朱薛赛凤
关键词:甲氨蝶呤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
[Co(ptma)(amp)Cl]^(2+)体系的一反式经式异构体(m3[ZnCl_(4)]·0.5H_(2)O)的晶体结构被引量:5
2002年
在合成犤Co(bpma)(tn)Cl犦2+体系配合物的实验中,得到犤Co(ptma)(amp)Cl犦2+体系的一反式(ptma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m3犤ZnCl4犦·0.5H2O),其中bpma=N,N'-二(2-吡啶基甲基)胺,tn=1,3丙二胺,ptma=N-(2-吡啶基甲基)丙二胺,amp=2-(氨基甲基)吡啶。此配合物异构体构型选择性形成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结构中配体间C-H…π相互作用使之更稳定的结果。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的晶体学参数: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1.55978(19)nm,b=1.33324(16)nm,c=2.2077(3)nm,β=94.832(3)°,V=4.5748(10)nm3,Dc=1.696g·cm-3,Z=8,F000=2360,μ(MoKα)=23.72cm-1,R=0.0475,Rw=0.1204。配合物离子中Co3+为六配位。晶胞中含8个配合物阳离子,8个犤ZnCl4犦2-阴离子及4个水分子,对映体的比例为1∶1。
罗绪强陶朱薛赛凤祝黔江张广义周忠远周向葛
关键词:C-H…Π相互作用晶体结构
ZnO—Cr_2O_3系湿敏陶瓷感湿机理的探讨被引量:4
1994年
在研究ZnO—Cr_2O_3系显敏陶瓷的制备和特性测试中,根据陶瓷的温度和湿敏特性,提出一个感湿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说明了吸—脱湿的感湿规律。
雷元礼薛赛凤林旭邹克美刘敏
关键词:湿敏陶瓷感湿机理反应动力学氧化锆氧化铬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与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自组装包合物的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9年
以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Benid)为客体,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为主体,在水溶液中形成自组装包合物(TMeQ[6]-Benid)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Benid-TMeQ[6]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18633(5)nm,b=2.06145(6)nm,c=1.35163(5)nm,α=90.00°,β=96.102(2)°,γ=90.00°,V=3.28676 nm3,Z=2,Mr=1626.95,Dc=1.569 g.cm-3,μ=0.169 mm-1,R1=0.0739,wR2=0.1412。通过多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主客体以1∶1的包结比形成自组装包合物,客体的苯环被包结在主体的空腔内。1HNM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溶液中也是同样的包结模式,包结稳定常数为7.23×105mol-1.L。(CCDC:710285)
陈明华黄英祝黔江薛赛凤陶朱
关键词: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自组装
六甲基六羟基六元瓜环-稀土加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在中性环境中在氯化镉(CdCl2)存在条件下,使六甲基六羟基六元瓜环与重稀土金属形成六甲基六羟基六元瓜环-重稀土金属固体加合物,而六甲基六羟基六元瓜环与轻稀土金属(La,Ce,Pr,Nd,Sm,Eu)不产生固体加...
赵文暄王传增张云黔薛赛凤陶朱祝黔江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