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影响锥束CT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借助锥束CT三维重建技术,定量分析成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咽腔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9例患者(男15例,女14例),所有患者治疗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锥束CT扫描。分别测量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4个平面的冠状径、矢状径和横截面积以及各区段的正中矢状面积。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相比,鼻咽段和腭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大于术前组(P<0.05);舌咽段和喉咽段2个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和正中矢状面积,术后组均小于术前组(P<0.05)。结论:骨性Ⅲ类畸形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咽腔的舌咽段和喉咽段有缩小的趋势。
- 王宏伟王建国蔡智芳李创
- 关键词:咽腔锥束CT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疗效评估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儿童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14例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患儿,戴用口内环托活动矫治器配合面具式前方牵引1年。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判断前方牵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解除前牙反,上颌骨均有不同程度向前、向下生长;A点前移,SNA角、ANB角显著增大;下颌骨前部向前生长受抑制并顺时针旋转,Wits值显著增大,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颌骨前移、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面下1/3前后关系协调。在矫治的保持时期,所有患儿恢复正常的生长型。结论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儿今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几率。
- 蔡智芳王建国侯敏
- 关键词:替牙早期硬组织
- 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最新进展及疗效
- 2008年
- 蔡智芳王建国
- 关键词:口腔矫治器
- 锥束CT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正颌手术患者术前行CBCT扫描,提取不同的影像资料,定位正颌手术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结果:该成像技术对正颌手术患者上颌骨翼腭管和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等重要结构均有良好的显示,为正颌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了放射学的颌骨评估基础,指导了临床正颌外科的定位设计。结论:CBCT可为正颌外科提供更精准的结构解剖影像,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 侯敏王洪云宋大立蔡智芳张洪杰肖玲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颌外科翼腭管
- 唇腭裂患者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牙槽突植骨术后的唇腭裂患者进行正畸矫治的疗效。方法18例完全性唇腭裂合并单纯牙槽突裂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正前后的面颌像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反均解除,近中磨牙关系得到纠正,上颌后缩消失,明显改善患者容貌。结论牙槽突植骨术后的正畸治疗是唇腭裂患者序列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对消除患者自卑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 蔡智芳
- 关键词: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正畸治疗
- 下颌骨正中矢状面在面部偏斜诊疗中的补充应用
- 目的本研究应用下颌正中矢状面分析面部偏斜患者下颌骨轮廓和位置的对称性,观察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面部偏斜患者45例,根据三维测量结果将患者分为下颌骨轮廓对称组和非对称组,通过下颌骨正中矢状面为参考平面和镜像技...
- 蔡智芳程家龙侯敏宋大立林阳阳戴智马文李燕妮
- 关键词:正颌外科
- 文献传递
- 正畸一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咽腔间隙影响的三维重建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咽腔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正畸一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作为患者组,健康对照组40名(男性18名,女性22名),患者组治疗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对患者治疗前后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以及容积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术后腭咽段、舌咽段和喉咽段矢状径分别减小了(2.7±3.5)、(3.0±3.8)、(2.7±3.3)mm,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喉咽段冠状径缩小了(4.8±4.1)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段最小截面积、容积及总容积也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其中总容积减少(9991±10352)mm3(P〈0.05)。患者组术后各段截面积和容积均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一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可造成咽腔缩窄。
- 王宏伟王建国蔡智芳齐素青李新华
- 关键词: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CBCT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中的诊断设计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锥束CT包括其生成的头影测量片和三维重建图像进行测量,定量分析硬组织改变的量,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从2008年10月—2010年3月间就诊于天津市口腔医院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
- 蔡智芳
- 关键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比较分析MBT直丝弓矫治器临床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3例AngleⅡ类一分类错牙合拔牙矫治的患者。其中16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 ,27例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时间及治疗效果 ,分析MBT矫治器的临床矫治步骤和应用特点。结果:MBT矫治技术矫治的患者疗程为18~22月 ,标准方丝弓矫治器为20~28月 ,通过矫治模型Andrews6项牙合标准分析。MBT直丝弓矫治器比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的病例能取得更理想的牙合关系及准确的牙合位置。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不仅能缩短疗程 。
- 蔡智芳张卫国
- 关键词:标准方丝弓疗程
- 下颌后退术后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变化的锥形束CT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对舌骨、舌体位置和咽腔间隙的影响,分析下颌后退与舌骨、舌体位置改变和咽腔间隙缩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于正颌手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三维重建颅颌面、气道及舌骨的立体模型,建立以蝶鞍中心(S)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测量治疗前后咽腔各段最窄处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各段容积和咽腔总容积,同时测量颏前点、舌骨点、舌根点的三维位置,分析颏前点的变化与咽腔间隙及舌骨、舌体位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咽腔间隙呈现整体缩窄趋势。舌骨发生了后下移位,其中向后、向下平均移动距离分别为5.72、2.76 mm(P<0.05);舌根点向后平均移动了4.04 mm(P<0.01)。19项相关性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有14项,其中下颌后退量与咽腔总容积改变的相关性最强(r=0.834,P<0.01)。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可造成咽腔缩窄,舌骨后下移位,舌体向后移位;下颌后退量与咽腔间隙缩窄、舌骨和舌体位置的改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 王宏伟齐素青王建国蔡智芳李创
- 关键词: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咽腔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