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增林

作品数:62 被引量:25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军事军事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恙虫病
  • 17篇病毒
  • 17篇虫病
  • 17篇出血热
  • 13篇疫源
  • 13篇立克次体
  • 12篇疫源地
  • 11篇自然疫源
  • 10篇自然疫源地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9篇恙虫病立克次...
  • 8篇流行性
  • 8篇流行性出血热
  • 7篇血清
  • 6篇肾综合征
  • 6篇肾综合征出血...
  • 6篇综合征
  • 6篇综合征出血热
  • 6篇流行病学调查

机构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8篇军事医学科学...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沈阳军区后勤...
  • 4篇沈阳军区军事...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作者

  • 62篇蔡增林
  • 37篇鲁志新
  • 26篇胡玲美
  • 18篇胡庆轩
  • 17篇李忠义
  • 11篇车凤翔
  • 11篇刘江秋
  • 11篇赵占林
  • 8篇温青莉
  • 8篇范永星
  • 7篇徐秀芝
  • 6篇鹿建春
  • 4篇刘国平
  • 3篇解志刚
  • 3篇许正莉
  • 3篇张海莲
  • 3篇陈梅玲
  • 3篇鲁卉
  • 2篇何英
  • 2篇梁国栋

传媒

  • 10篇沈阳部队医药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微生物学杂志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干旱环境监测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1999
  • 3篇1998
  • 7篇1997
  • 9篇1996
  • 7篇1995
  • 13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 2篇198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恙虫病立克次体适应Vero-E6细胞传代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恙虫病立克次体适应Vero-E6细胞传代培养的实验研究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沈阳110031)温青莉,胡玲美,鲁志新,刘江秋,李忠义,蔡增林由于恙虫病分布较广,故不同生态环境所分离到的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生物特性各有不同,所以,用传统的病原学分离...
温青莉胡玲美鲁志新刘江秋李忠义蔡增林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VERO-E6细胞细胞培养
辽宁省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6
2006年
目的 对2002年辽宁省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 从辽宁省采集蚊虫标本4927只,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分离病毒,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血清学(ELISA和IFA方法)、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本实验共研磨蚊虫标本50批,分离到2株病毒,命名为LN02-102、LN02,104。这2株病毒均可致BHK-21细胞病变(CPE)(2—3d),致Vero细胞病变(2—4d),也可致C6/36细胞病变(2—4d)。对3日龄乳鼠2—3d可致死。这2株病毒可与标准乙脑病毒抗体反应。利用病毒PrM区段(基因组456-695核苷酸)进行基因分型分析。新分离的2株病毒属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对这2株病毒的E基因区段进行分析,它们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为100%,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核苷酸差异为4.11%,氨基酸差异在0.60%。结论 在辽宁省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是近年来在辽宁省首次分离到基因Ⅰ型的乙脑病毒。
王俊文付士红王环宇毛晓燕刘卫滨何英孙肖红蔡增林吴立平赵习芳韩瑞红景雅梁国栋
关键词:种系发生基因
沉降法测定大气细菌粒子含量公式的检验被引量:2
1995年
在沈阳市对文献[6]提出的由大气细菌粒子的沉降量计算大气细菌粒子含量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同泽小学由公式计算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324个/m3,A·S采样器测定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为3792个/m3,二者之间的比值为0.9,t=0.785,P>0.05,两种方法得出的大气细菌粒子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比传统的奥梅梁斯基公式有比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胡庆轩蔡增林鲁志新
关键词:沉降量大气监测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
1996年
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蔡增林,范永星(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一次病毒性出血热工作会议上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我国卫生部1995年规定改称流行性出血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
蔡增林范永星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性出血热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虫媒病毒进行调查,从吸血蚊虫中分离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2002年在黑龙江省采集蚊虫标本,用BHK细胞分离病毒,并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应用ClustalX(1.8)软件做碱基配对及进化分析,GENEDOS(3.2)软件完成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4株病毒引起BHK细胞规律病变,病变时间为72h,乳鼠脑内接种病毒后72h死亡。与标准乙型脑炎病毒抗体呈阳性反应。扩增病毒PrM、E区段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4株病毒属于基因Ⅲ型乙型脑炎病毒。以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为标准,采用以往黑龙江省分离的乙脑毒株(47、Ha3株)为参照对4株病毒的E基因区段进行分析,4株病毒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9.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9.8%以上;新分离4株乙脑病毒与SA1414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3%,氨基酸同源性在96.8%~97.0%,共存在7个位点的共同差异。结论在黑龙江省新分离到4株乙型脑炎病毒。在决定病毒毒力的8个重要位点上有6处差异。
王环宇付士红王俊文何英蔡增林韩瑞红刘国平孙肖红张强唐青梁国栋
关键词:虫媒病毒
沉降法测定大气真菌粒子含量公式的检验被引量:4
1996年
在沈阳市对作者提出的由大气真菌粒子的沉降量计算大气真菌粒子含量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市由作者公式计算的大气真菌粒子含量为1824个/m ̄3,A·S采样器测定的大气真菌粒子含量为1807个/m ̄3 ,二者之间的比值为1.0,t=0.098,P>0.50,两种方法得出的大气真菌粒子的含量非常相近。经验证,本公式是一个准确、简便的计算大气真菌粒子含量的公式。
胡庆轩徐秀芝车凤翔蔡增林何亦祥
关键词:真菌粒子沉降量大气监测
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基本特征被引量:3
1996年
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基本特征沈阳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110031)鲁志新,胡玲美,蔡增林,沈宝军,刘国平,鲁卉,赵占林,金显涛1992年至1994年先后在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密山市和辽宁省宽甸县证实了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的存在。从宽甸到密山,径直距...
鲁志新胡玲美蔡增林沈宝军刘国平鲁卉赵占林金显涛
关键词: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宿主立克次体
珲春:新发现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被引量:11
1994年
1992年5~6月,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乡捕获的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脏器中及体外寄生的恙螨分离到4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同时对当地人群、野鼠血清进行了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其阳性率分别为15.2%和16.4%。证实了该地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鲁志新胡玲美蔡增林金显涛赵占林陈庭才李忠义陶增光
关键词: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立克次体
沈阳市室内空气细菌与真菌粒子的关系被引量:5
1994年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平皿沉降法观测了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浓度分布、粒度分布、粒数中值直径和沉降量.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细菌粒子浓度为真菌粒子浓度的2.5倍,细菌粒数中值直径为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1.4倍,细菌粒子沉降量为真菌粒子沉降量的5,3倍。<8.2μm的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浓度差别不大,而>8.2μm的空气细苗比真苗粒子浓度高4.1倍.<8.2μm的可吸入真菌粒数百分比大于<8.2μm的细菌粒数百分比.在一天的7:00时~22:00时,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粒子的浓度、沉降量均呈双峰变化;细苗和真菌粒子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822,细菌和真菌粒子沉降量的相关系数为0.896,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细菌和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相关系数为-0.096,相关关系不大。
胡庆轩鹿建春徐秀芝车凤翔蔡增林鲁志新温青莉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细菌真菌粒子微生物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疫区鼠间垂直传播的首次证实被引量:10
1989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在鼠间垂直传播的问题一直未被证实。1985~1986年我们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疫区现场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从感染的孕鼠子宫内剖取胎鼠,用免疫荧光法作抗原、抗体检查和病毒分离,结果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获的4只黑线姬鼠孕鼠的胎鼠体内检出了特异性抗原和抗体(IgM和IgG)。从24只抗原阳性的褐家鼠孕鼠中检出抗原阳性胎鼠18只,垂直传播率达75%。从褐家鼠孕鼠和胎鼠中分离出病毒六株,经特异性试验和单克隆抗体鉴定确认为EHF病毒。上述事实证明,在自然条件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疫区鼠类中存在着经胎盘感染或垂直传播。这一证实对于阐明疫源地形成、延续和扩散,以及人类发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刘江秋李忠义沈宝军蔡增林金显涛温青莉崔薇陈庭才何亦祥张兴旺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