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滨宇

作品数:3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3篇道德
  • 7篇先验
  • 7篇纯粹理性
  • 6篇伦理
  • 6篇伦理学
  • 6篇美德
  • 6篇《纯粹理性批...
  • 6篇纯粹理性批判
  • 5篇义务
  • 4篇义务论
  • 4篇统觉
  • 4篇情感
  • 4篇先验统觉
  • 4篇先验想象力
  • 4篇康德伦理学
  • 3篇道德法则
  • 3篇定言命令
  • 3篇主义
  • 3篇先验对象
  • 2篇道德价值

机构

  • 28篇北京市委党校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黑龙江科技学...

作者

  • 32篇董滨宇
  • 1篇李建萍
  • 1篇司皓君

传媒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哲学
  • 2篇伦理学研究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教育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另一种视角: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对象”被引量:2
2016年
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对象"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甚至康德本人在运用它时也出现不少含混之处。"先验对象"在第一版"先验演绎"中被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在第二版中又奇怪地消失了。对此,很多研究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同时,"先验对象"与"本体""物自身"等概念经常被康德放在一起讨论,三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又激发起研究者们的各种意见。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双重意义"的视角分析"先验对象":一种是在消极意义上,将"先验对象"理解为脱离感性直观而形成的纯粹知性对象,它只是可思维的;另一种是在积极意义上,"先验对象"是能够产生经验知识的先天的根据,它既是可思维的,也是可认识的。换句话说,在消极意义上,它和"本体"与"物自身"一样,发挥着限制知性逾越经验界限的作用;而在积极意义上,它是形成经验性知识的必要条件,是范畴具有客观有效性的依据。因此,就内容而言,它包含着后两个概念。与此同时,通过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两版演绎的区别其实并没有那么明显。
董滨宇
关键词:先验对象物自身本体
论康德定言命令的内在结构被引量:3
2020年
康德的定言命令包括一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围绕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大量不同的意见,研究者们则将它们分为“分析派”与“综合派”两种主要立场。本文将分析各自得失,并在此基础上阐释阿利森观点的合理性。阿利森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康德关于定言命令基本原则的每一处表述,确立了基础性公式与分公式,并且注意到了基础性公式与“总公式”的区别与联系。就基础性公式与分公式的关系而言,他又提出了著名的“视角主义”。同时,本文吸收了伍德等人观点的合理性,指出各个公式之间是不断递进的关系,并最终在自律性公式以及“总公式”中获得了综合性表达。“总公式”与作为基础性公式的普遍法则公式相互衔接,由此,定言命令成为了一个发展的闭环的融贯性结构。
董滨宇
关键词:定言命令视角主义
略论罗尔斯康德式建构主义之失
2010年
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明确指出他的正义原则是以康德哲学的基本理论与建构方法产生出来的,但随即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恰恰相反,罗尔斯的"原初状态"理论及由此建立的正义两原则是功利主义的,这与康德的纯粹理性主义的道德观背道而驰。对此,批评者分别从罗尔斯所列举的三个主要的康德式理念展开攻击。之后,罗尔斯在其另外几篇文章中为自己理论中的康德主义观点做了进一步辩护。本文认为,他的部分辩护及其对正义理论的完善是成立的,但是,在最深层的角度,罗尔斯仍然未提供给我们关于"道德人"是以何种理念作为协商动机的清晰的确定。而且,如果接受他对于康德道德哲学重构的观点以彻底反驳批评者的指责,那么,就将因为所带有的过多的康德色彩而对其正义理论独特的基本原则形成冲击。
董滨宇
关键词:罗尔斯自律定言命令道德人
义务论与道德运气——一种康德式的视角被引量:1
2020年
一般认为,以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义务论并不考虑"道德运气"。然而,按照威廉斯等人的观点,人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运气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而这些运气实际上深刻影响着关于一个行为的"道德判断"。本文认为,康德伦理学并非不考虑"道德运气",恰恰相反,现实层面的复杂性正是义务论所思考的出发点,主体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始终不可能脱离开各种运气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康德的义务论才必须提出一种脱离各种运气的法则与原理,它们能在"最小意义"上作为道德行为的衡量标准,从而产生一种基本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康德伦理学不仅不反对或者排斥运气,反而以其自身的原则建构给各种意外情况留下充分的解释空间。
董滨宇
关键词:道德运气
论康德对贝克莱主义的反驳被引量:1
2015年
贝克莱主义是康德在其第一批判中主要的驳斥对象之一。然而,就两种学说的真实关系而言,某些研究者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在某些方面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固然与贝克莱的学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更重要的是对贝克莱主义的深层驳斥。与此相关,"物自身"的概念是否构成反驳贝克莱主义的一个有力手段,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董滨宇
关键词:物自身
康德与道德判断的敏感性被引量:2
2020年
由于康德主要是以理性法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在很多人看来,这意味着他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于相关的行动者们来说是普遍的、不偏不倚的,而作为重要参考条件的特殊性要素,如人的存在情境、心理状态、私人化关系等都被不恰当地忽略掉了,从而导致行动者做出的道德判断也是迟钝的、不准确的。究其根源,批评者们认为这主要在于康德贬低乃至忽视了以“同情”为主的自然情感。本文将首先指出,以“同情”作为道德动机很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破坏道德属性的后果;其次,在实际的道德判断中情感并不比理性更准确,因此,康德主张以理性为道德判断的基本能力,同时要控制并调解情感;再次,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以“同情”为核心的自然情感并没有丧失其应有的地位,它配合理性决定着道德判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
董滨宇
关键词:道德判断
谁需要“道德圣贤”——论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完善论”被引量:4
2020年
当代美德伦理学认为,康德主义的义务论要求人们仅仅出于义务而行动,因而缺少对现实情境与真实人性的观照。沃尔夫等人特别指出,康德伦理学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于产生"道德圣贤",而在沃尔夫看来,作为一种人格理想,"道德圣贤"其实并不值得向往。这种批评严重地误解了康德伦理学。首先,康德的义务论是要确立一种行动的"底线原则",而且康德比较明确地反对任何一种"道德圣贤";其次,当代美德伦理学学者的这一质疑恰恰适用于其自身的理论,虽然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有意识地反对这种"道德完满主义";第三,从教育学的角度,美德伦理学由于其暗含着人格的"完善论",容易对受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背离了美德伦理学的初衷。相对而言,康德却提倡在对德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教育,其首要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并不旨在于追求完善的品格与幸福的生活,但却是二者之所以可能的起点。
董滨宇
关键词:义务论美德
康德的同情理论
2020年
由于以理性与道德法则作为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康德一直被认为忽略甚至否定了情感在道德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为此,一些情感主义者一直针对这种“理性中心主义”提出批评,他们认为,应该以自然情感、尤其是“同情”作为道德行动的根据。然而,这种批评在于人们忽视了康德在其后期提出的重要的关于“同情”的理论。在康德看来,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只有理性才能提供真正的道德根据,而在实践上,理性比情感能够更加保证道德动机的有效性。相比于情感,理性可能是反应比较迟钝的,但它却能最大限度地达到道德判断的准确性。康德所谓的“同情”需要受到理性的规范与引导,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基于义务论的框架,康德的同情理论拥有比一般的情感主义观点更加独特的优势。
董滨宇
关键词:道德法则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直观”概念被引量:1
2014年
"直观"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术语。康德明确说过,概念与直观相互结合才能形成知识的对象。然而,围绕"直观"这一概念却产生了诸多争议。本文认为应从两个主要意义上理解这一概念,即"作为意向活动的直观"与"作为这种活动结果的直观"。同时,本文指出,必须重视康德所提出的独特的"形式直观"概念。借助这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康德的先验论证才能够建立起来,而且它的结论也才具有更大的可信性。
董滨宇
关键词:先验对象先验想象力
“先验自由”与理性的功能——对阿利森关于康德哲学中相关批评的质疑
2010年
"先验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据此,康德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实践理性的层面,与此相关的是被广泛接受的"交互论"。虽然有诸多对于"先验自由"这一概念的质疑,但是,在阿利森那里,则认为"先验自由"确实作为一个必要的概念充当了道德法则演绎的中介。不过,阿利森同时认为,这种必要性却恰恰表明了康德这一演绎思路的失败,从而在后来的文本中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证明思路,以至于必须走向阿利森所谓的"包含论",借此,"交互论"才能被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文章将针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在力图阐明阿利森主要推理思路的同时,指出"先验自由"的概念是必要的,而且形成这一概念的理性功能才是理解康德论证思路的关键。至少,在康德哲学的框架内,并不存在难以弥补的推理的裂痕。
董滨宇
关键词:先验自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