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彪

作品数:23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哲学
  • 6篇人学
  • 4篇中国人
  • 4篇中国人学
  • 4篇主义
  • 4篇文化
  • 3篇人类命运
  • 3篇共同体
  • 2篇党校
  • 2篇学术
  • 2篇中共
  • 2篇中共中央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中华文化
  • 2篇世界历史
  • 2篇中央党校
  • 2篇主体性
  • 2篇资本
  • 2篇唯物
  • 2篇唯物史观

机构

  • 2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2篇董彪
  • 1篇孔伟
  • 1篇郗戈
  • 1篇张茂钰

传媒

  • 2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哲学门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通往现实和历史的途中--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思想如何关照现实和人的存在方式是哲学的必然使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后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将人本主义价值观注入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研究之中,发现了社会现实应有的属人性以及实际的非人性,并提出了扬弃这种现实的...
董彪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
文献传递
微观视域中的资本权力问题研究
2016年
唯物史观作为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其研究视域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从微观视域研究资本权力,不是取消宏观研究,而是在宏观理论的指导下推动视域的转换和研究的深化。一方面,要将资本权力的研究领域转向"现实个人""劳动过程""日常生活系统",突出研究的具体化和细节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资本的微观权力和权力经济学,把握其内在机制与现代效应。从微观视域研究资本权力有利于从纵深角度推进对资本逻辑的认识,从而提升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力。
董彪
关键词:唯物史观资本权力微观权力
现实与应然的矛盾及其解答——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分析
2017年
思想如何关照现实和人的存在方式是哲学的必然使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本主义价值观注入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研究之中,发现了社会现实应有的属人性以及实际的非人性,并提出了通过人本主义哲学扬弃这种现实的共产主义道路。但抽象的哲学扬弃并不能真正解决异化劳动和社会矛盾,解答历史之谜必须进入现实和历史深处。对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考察了对象化劳动和工业实践在推动人的生成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正是理论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逻辑互动,马克思才得以真正面向历史,在现实与应然的矛盾中逐渐找到了通往人类解放的科学道路。
董彪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共产主义
中国人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综述
<正>2015年8月21—22日,由中国人学学会和《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在山东烟台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
董彪
文献传递
马克思共在论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
在现时代,考察国际局势和重建世界秩序需要注意三个现实,一是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主体,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构成的"一球两制"长期共存,三是多元文化的融突进一步加强。不同国家的利益博弈、不同社会制度的竞争对抗、不...
董彪
关键词:共在类哲学世界历史
文献传递
面向新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意蕴、问题及路径
2023年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人的发展的新阶段,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开辟了新视野。面向新发展阶段,人学研究应不断增强理论自觉、问题意识和方法论反思,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应有贡献。从理论自觉角度看,人学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的价值立场、实践路径和远景目标,把握其中的人本理念和人学意蕴。从问题意识角度看,人学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现实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人的需要、新发展理念与人的发展、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全球变局与人类命运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人的发展提供思想观照。从方法论反思角度看,人学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学科意识、研究原则和话语方式,形成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研究路径。
董彪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学视野中的新发展理念——“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2016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发展理念,更是我国新时期、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新发展理念。为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认识和学术研究,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由中国人学学会和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人学视野中的新发展理念”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于2016年7月22-24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近60所高校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学者们围绕“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发展动力的人力转向”、“发展机制的人本格局”、“发展目标的人文指向”五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董彪曹得宝孔伟
关键词:人学视野中国梦中共中央党校
聚焦人学新视野 共话发展新理念——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2016年
2016年7月22日-24日,由中国人学学会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的"人学视野中的发展新理念"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在哈尔滨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发展问题的哲学审视"、"新发展理念的人学意蕴"、"发展问题和人学学科建设问题的展望"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共识,提出了许多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一步打开了人学的研究视野,明确了今后人学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曹得宝董彪
关键词:人学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模式、机制与路径被引量:13
2017年
当代中国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合理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对文化转化的模式、机制和路径进行合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文化传承模式,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启示。在全球化时代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应采取合理的文化转化模式,将"返本开新"传承模式与"积累式"创新模式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仅需要文化传承机制从"纵向传承机制"走向"立体传承机制",而且需要文化创新机制从"个体创新机制"发展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综合创新机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重在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这就需要探寻一系列合理的实现路径。
郗戈董彪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创新文化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经典与当代——第十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
2014年
2013年10月26—27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和从事马哲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者近200人出席了大会。本届论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经典与当代”为主题,从四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反映了我国马哲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董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哲学史研究哲学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