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董延梅

董延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百花文艺出版社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书稿
  • 2篇图书
  • 2篇图书质量
  • 1篇三审制
  • 1篇散文
  • 1篇散文集
  • 1篇书名
  • 1篇作家
  • 1篇老舍

机构

  • 5篇百花文艺出版...

作者

  • 5篇董延梅

传媒

  • 4篇编辑学刊
  • 1篇中国编辑

年份

  • 1篇2010
  • 1篇1997
  • 2篇1989
  • 1篇198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艳华与《五四飞鸿》
2010年
一本图书的质量高低,很多情况下是由编辑决定的。编辑的业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四飞鸿》即是一本富含编辑工作含金量的图书。在作者和责任编辑高艳华的默契合作下,《五四飞鸿》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
董延梅
编辑为什么不能严格把关?
1997年
当前图书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容讳言的,那就是有的编辑,对书稿没有严格把关,或者说实际上是不把关的。尽管“三审制”的规定和要求摆在那里,实际上却并没有完全层层把关。因此,许多选题看来很好的图书,印制出来却错误百出,以致不得不改版重印,或是报废,也有一些连最后一关也不严格把住,明明差错严重也任其推向市场。为什么会是这样?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故障。其中一种是认为,“把关”属于“思想禁锢”,当编辑的满可以潇洒飘逸些,任作者去文责自负,编辑不必多此一举;另一种是,除了有些明显的错字外,编辑思想上全然没有“警诫”线。你认为有问题的,他会觉得小题大作,不是问题。
董延梅
关键词:图书质量
三审制与图书质量被引量:1
1989年
近年来在改革的迅猛浪潮中,常有人把实行书稿的三审制看成是影响出书效率和发挥编辑个人意识的极大障碍,从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简化审稿层次、省略审稿程序的做法。从表面上看出书效率好象是提高了,编辑个人意识也充分发挥了,但从客观效果看,图书质量与功能都明显降低了。这从根本上讲是违背改革的指导方针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生产力;对出版战线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出版有较高质量的图书产品,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而削弱或取消三审制最终却只能导致降低图书质量。三审制是根据我国当前出书任务和现有编辑队伍的实际状况,所能采取的一种最适宜、最切实可行的审稿制度;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出版工作者根据书稿本身的特有属性及其服务功能,所摸索。
董延梅
关键词:图书质量
浅谈散文书稿的编辑作用
1987年
经常听人说散文书稿最容易编,因此散文编辑也最好当:作者寄来的都是铅印的发表稿,整理一下发稿就成了,即或不寄稿来,编辑从报刊上剪下来粘粘贴贴也就是一本。其实并非如此简单,做过多年散文书稿的编辑,往往是觉得越编越难编,因为当前散文书稿很多,编辑想不出新意,编出的书总是与别人的大同小异,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连编辑自己也觉得淡而少味。回顾多年的工作,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本散文集的质量高低,固然决定于散文书稿本身的质量好坏。
董延梅
关键词:散文集书稿老舍书名作家
审稿八忌
1989年
编辑审读作者来稿,须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其中最能影响书稿质量的有八个方面。如果在这八方面加以克服,或许就可以杜绝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在市场上出现。一、切忌对作者盲目崇拜。一般来说,名家的书稿质量是高的,我们的出版社确实也应依赖一批各方面的专业名家的支持。但是,这不等于说任何一位作家,写出的任何一部书稿都是高质量的、都是完美无缺的;更不能保证每一位作家的书稿中不出现一点纰漏。处理书稿时,作家和编辑必须处于平等地位。
董延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