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侠
- 作品数:71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老年DLBCL患者,收集整理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Ki-67等资料进而分析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结果50例初发老年DLBCL患者中,60%患者为Ⅲ~Ⅳ期,54% IPI评分为3~5分,52%有B症状,75%原发部位为结外。在老年患者中,调整剂量的化疗疗效优于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化疗(R-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优于不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剂量调查化疗(CHOP/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5%、30.8%、11.5%。生存分析发现Ki-67对患者生存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Ki-67>80%患者预后差。结论老年患者以疾病分期晚,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存期短为特征,具有更高的DLBCL发病率,Ki-67是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R-CHOP方案可明显提高CR率,并且足够疗程的化疗将显著改善超高龄患者的生存期。
- 张娜郝彩霞王健红董宝侠顾宏涛张涛杨岚白庆咸高广勋陈协群王哲梁蓉
- 关键词:老年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
- 14-3-3ζ对HL-60和HL-60/VCR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14-3-3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敏感细胞HL-60和耐药细胞HL-60/VCR中的表达和作用。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 mRNA和Pgp的表达以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用Western blot检测Pgp、14-3-3ζ以及抗凋亡分子BCL-2、MCL-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法检测14-3-3ζ在HL-60和HL-60/VCR亚细胞中的定位。采用将小干扰RNA(si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瞬时转染HL-60和HL-60/VCR细胞,以观察细胞生长的变化。细胞增殖指标采用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测定法测定。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gp、14-3-3ζ以及抗凋亡分子BCL-2、MCL-1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mdr1 mRNA和Pgp仅在HL-60/VCR细胞中高表达。与HL-60细胞相比,除了14-3-3σ之外,其他14-3-3亚型均在HL-60/VCR细胞中高表达,尤其是14-3-3ζ同时伴有BCL-2和MCL-1高表达。另外,研究发现14-3-3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和核。通过RNA干涉抑制14-3-3ζ的表达能抑制HL-60和HL-60/VCR细胞的生长,下调BCL-2和MCL-1蛋白。结论:14-3-3ζ可能通过BCL-2和MCL-1介导调控HL-60和HL-60/VCR细胞的增殖,是治疗难治复发AML的潜在新靶点。
- 梁蓉陈协群王哲熊华白庆咸高广勋董宝侠朱华锋
-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23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MCL患者的Mcl一1、磷酸化(p)NF—id3p65和14.3.3(蛋白的表达,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3例MCL患者中,国际预后指数(IPI)0~2分17例(73.9%),3-4分6例(26.1%),前者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优于后者(47.1%对0,P=-0.049);MCL国际预后指数(MIPI)〈5.7分16例(69.5%),总反应率(ORR)、2年总生存(OS)率及PFS率均优于MIPI≥5.7组患者(7例)(ORR:81.3%对33.3%,P=-0.032;OS:68.8%对16.7%,P=0.041;PFS:50.0%对0,P=0.040)。利妥昔单抗(R)+CHOP(E)[阿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依托泊苷)]方案组ORR、2年OS及PFS率分别为100.0%、80.0%及70.0%,均优于cHOP(E)方案组(分别为38.5%、30.8%及7.7%)(尸值分别为0.002、0.024、0.003)。12例患者中6例Mcl-1阳性,其中2例短期治疗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随访2年存活,1例随访2年持续CR;而Mcl-1阴性患者均达CR,随访2年存活,5例随访2年持续CR/PR。6例pNF.KBp65阳性患者中3例短期治疗有效,随访2年存活,1例随访2年持续CR;而6例pNF-κBp65阴性患者5例达到CR,随访2年持续CR/PR。8例14—3—3ζ阳性患者中5例治疗有效,4例随访2年存活,3例随访2年持续CR/PR;4例14.3.3‘阴性患者3例达到CR,4例随访2年存活,3例随访2年持续CR/PR。结论MCL患者异质性明显,MIPI较IPI具有更好的预后判断意义。R+CHOP(E)方案较CHOP(E)方案疗效好。Mcl-1、pNF.vd3p65、14.3—3(蛋白表达可能与MCL预后有一定关系。
- 梁蓉王哲朱米娜郝彩霞张娜王健红张涛杨岚顾宏涛董宝侠白庆成高广勋陈协群
- 关键词:淋巴瘤膜细胞病理学预后
- ESHA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0 引言 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强的松)方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准一线方案,但5a存活率只有40%~50%,仍有50%患者很难达到完全缓解,一些患者尽管最终完全缓解了也有复发,目前对于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案,我院近年采用ESHAP(足叶乙甙、甲基强的松龙、阿糖胞苷、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难治复发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取得较好的疗效,为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梁蓉白庆咸陈协群杨岚王文清董宝侠
- 关键词: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化疗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逆转黏附诱导的骨髓瘤细胞的耐药性被引量:1
- 2006年
- 为了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RPMI8226细胞黏附、黏附诱导耐药以及靶细胞Rac1mRNA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分析了RPMI8226细胞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黏附率,用MTT法检测瘤细胞的增殖性,并用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RPMI8226细胞与FN黏附1、6、12小时,其黏附率分别为(43.71±2.18)%、(55.63±1.56)%、(63.42±2.46)%;用20μmol/LSTI571处理1、6、12小时后黏附率分别降为(15.12±1.04)%、(17.58±1.32)%、(17.24±1.59)%;组间差异显著(P<0.05);阿霉素作用后,FN黏附组细胞IC50值[(1.46±0.04)μmol/L]显著高于BSA组[(0.78±0.03)μmol/L](P<0.05);FN联合STI571组IC50值[(0.81±0.05)μmol/L]与BSA联合STI571组[(0.74±0.02)μmol/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却低于FN组(P<0.05);半定量RT-PCR显示,Rac1mRNA水平在20μmol/LSTI571处理14小时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降低RPMI8226细胞与FN的黏附率、逆转黏附介导的阿霉素耐药,并且可以下调其Rac1mRNA水平。
- 潘耀柱陈协群高广勋顾宏涛张永清董宝侠白庆咸朱华峰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骨髓瘤细胞RPMI8226细胞耐药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7例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 :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 2 7例 ,年龄 16~ 5 0岁 ,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8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9例 .HLA完全相合同胞供者 2 5名 ,1~ 2个HLA主要位点不合同胞供者 2名 .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全身放疗 (CYTBI)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或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 (BuCY2)方案预处理 .采用标准环孢霉素A(CsA)联合短期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2个HLA主要位点不合的 1例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球蛋白 (ATG)及抗CD2 5单克隆抗体 .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稳定植入 ,Ⅱ Ⅲ度急性GVHD 3例 (11% ) ,慢性GVHD 7例 .并发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例 .ABO血型主要不合及Rh血型不合的CML患者并发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例 .随访 2~ 30mo ,存活 2 0例(74 % ) ,移植后 4~ 11mo死于白血病复发 7例 (2 6 % ) .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但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复发率仍较高 .
- 白庆咸陈协群王文清董宝侠李蕊石梅李琳
- 关键词:白血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及粘附诱导耐药的影响
- <正>目的:探讨 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 RP- MI8226增殖、粘附、及粘附后耐药的影响,同时探讨 STI571作用骨髓瘤细胞后 Rac1 mRNA 表达水平的变化。
- 潘耀柱陈协群高广勋顾宏涛张永清梁蓉董宝侠白庆咸朱华峰
- 文献传递
- 细胞骨架调控蛋白mDial参与调控血小板的铺展和聚集
-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骨架调控蛋白 mDial 在血小板中表达、分布及其在血小板的铺展和聚集中的作用,探讨 mDial 在血小板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
- 高广勋陈协群董宝侠朱华锋顾宏涛高瑛潘耀柱董红娟王琦侠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的淋巴瘤临床教学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multiple displinary team, MDT)平台的临床教学在淋巴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实施基于MDT平台的临床教学,在淋巴瘤临床教学中导入MDT会议、病例讨论等;对照组实施常规小讲课及教学查房为主的临床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答题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结果两组学生淋巴瘤课程客观题考核成绩相近,但实验组学生主观论述性题目及病例分析得分较对照组高[(16.5±2.3)vs.(10.5±1.8);(37.5±2.5)vs.(27.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考核总分也高于对照组[(93.5±5.2)vs.(76.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有27名(90.0%)学生对此教学方式具有浓厚兴趣;29名(96.7%)学生认为通过临床教学,能够熟练掌握并强化对淋巴瘤临床诊疗流程的理解及记忆;25名(83.3%)学生认为通过新的临床教学可加强对淋巴瘤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拓宽诊治思路;28名(93.3%)学生认为能增强临床思维能力;26名(86.7%)学生认为能增强医患沟通能力,相对对照组学生在各项目上的选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平台临床教学的创新,有利于医学生依据多学科间交流及沟通,对淋巴瘤患者制定更为个体化的综合诊疗方案,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董宝侠顾宏涛高广勋梁蓉白庆成张涛杨岚陈协群黄亚渝
- 关键词:淋巴瘤临床教学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Rac1的表达
- 2007年
-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TI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STI571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4、48、72 h IC50值分别为(34.52±2.31)μmol/L、(28.46±1.58)μmol/L、(25.74±2.44)μmol/L。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 潘耀柱陈协群高广勋张永清顾宏涛梁蓉董宝侠白庆咸朱华峰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骨髓瘤细胞增殖RA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