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金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小麦
  • 9篇高产
  • 6篇霉病
  • 6篇赤霉
  • 6篇赤霉病
  • 5篇选育
  • 5篇育种
  • 5篇栽培
  • 5篇弱筋小麦
  • 5篇抗病
  • 5篇抗性
  • 4篇抗性育种
  • 3篇优质专用小麦
  • 3篇栽培技术
  • 3篇推广应用
  • 3篇品种权
  • 3篇品种权保护
  • 3篇专用小麦
  • 3篇麦区
  • 3篇抗病小麦

机构

  • 29篇江苏里下河地...
  • 10篇江苏金土地种...
  • 4篇扬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市农业科...

作者

  • 31篇范金平
  • 23篇陆成彬
  • 19篇张伯桥
  • 15篇高德荣
  • 12篇王朝顺
  • 9篇褚正虎
  • 8篇程顺和
  • 8篇吴宏亚
  • 6篇吕国锋
  • 4篇吴素兰
  • 4篇彭军成
  • 4篇蒋文林
  • 4篇王慧
  • 3篇吴荣林
  • 3篇杨艳霞
  • 3篇陈刚
  • 3篇焦隽
  • 3篇张勇
  • 2篇王秀娥
  • 2篇程凯

传媒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农家致富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关系,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进行了以苏麦3号×安农2号和望水白×安农8455 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多年的农艺性状与抗赤霉病扩展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年度间,小麦赤霉病侵染和扩展的病小穗率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与穗下节间长度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显著的年份较少;与小穗数在多数情况下无显著性相关。赤霉病侵染的病小穗率与小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相关显著性不稳定。[结论]小麦农艺性状对赤霉病抗性影响因试验材料、方法及环境而不尽相同。小麦赤霉病遗传和表现复杂,在育种过程中可将适中的株高、小穗密度和穗长等作为初选性状,实现综合性状协调,提高抗赤霉病育种效率。
陆成彬范金平印娟王朝顺褚正虎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农艺性状抗性育种
小麦品种(系)延绿性的遗传变异及其特征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高湿环境下小麦品种(系)延绿性的遗传变异和延绿特点,2012-2014年以我国主要麦区近年来育成的47个品种(系)为材料,以品种(系)开花后不同日龄下旗叶的绿色叶面积百分比(%GLA)为指标,采用模糊聚类法对品种(系)的延绿性进行分类,用Gompertz模型拟合品种(系)开花后旗叶的衰老过程并解析其衰老特性。结果表明,3年试验中,小麦品种(系)均可分为延绿、中等延绿、中等早衰和早衰4种类型,其中,CP02-8-5-6-2-1、天民668、川农16、川麦60、川麦107和泰山046219为延绿稳定表达品种(系);小麦旗叶衰老特征参数达到最大衰老时间(TMRS)、绿色叶面积持续期(GLAD)和平均衰老速度(ARS)与灌浆后期旗叶的%GLA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同一年度不同延绿型品种(系)间旗叶的TMRS、GLAD和ARS存在显著差异,MRS无显著差异,TMRS和GLAD表现为延绿型>中等延绿型>中等早衰型>早衰型,ARS表现为早衰型>中等早衰型>中等延绿型>延绿型;不同年度间小麦旗叶TMRS和GLAD表现为2014年>2013年>2012年,MRS表现为2013年>2014年>2012年,ARS以2012年>2013年>2014年。这说明旗叶衰老特征参数可作为品种延绿的评价指标。
吕国锋范金平刘业宇张伯桥高德荣王慧吴素兰程凯王秀娥
关键词:小麦
栽培措施对弱筋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部分重复法进行播期、群体密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返青期以后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8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10.1叶龄期施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增加磷肥施用量又能显著抑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播期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起负向作用;群体密度大,钾肥施用水平高,能显著提高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
陆成彬张伯桥高德荣范金平
关键词:弱筋小麦栽培措施蛋白质含量
扬州市绿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被引量:2
2023年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扬州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活了当地农村经济,但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农业设施的产能发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建议通过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恢复乡镇农技站的功能、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等方式,进一步带动扬州市绿色农业的发展。
范金平陈刚蒋文林杨艳霞吴宏亚焦隽
关键词:绿色农业
SDS沉降值在小麦良种繁育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3年
以沉降值作为研究指标 ,用微量SDS法研究了沉降值在小麦新品种扬麦 11号和高代系扬 0 0 -118群体中的分布 ,以及在小麦的原种生产中利用沉降值对其株系 (单株 )进行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 ,推广品种扬麦 11号和农艺性状已稳定的高代系 0 0-118,其群体在反映品质的指标———沉降值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在原种生产中结合沉降值的选择 ,可以减小其品质变异 。
范金平吕国锋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
关键词:小麦沉降值
小麦新品种扬麦17的特征特性与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2009年
扬麦1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育成的高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高抗条锈病,中抗-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以三圃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为理论依据,采用选种圃、株行圃两级超稀播繁殖技术,迅速提高了良种产量和质量。
陆成彬范金平王朝顺
关键词:小麦生产技术
影响小麦品种推广应用的几个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制定配套的栽培技术,应用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建设完善的品种示范推广服务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品种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品种的推广,延长品种的推广周期。
范金平杨艳霞蒋文林王朝顺禇正虎
关键词:小麦品种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8的选育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小麦赤霉病是世界范围灾害性小麦病害。为了培育和推广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解决赤霉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的危害。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试验,使高产育种和抗赤霉病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运用"综合性状协调点"的观点,培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表现既高产稳产又抗赤霉病(MR-R)小麦品种扬麦18,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应用初步实现了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目标。
陆成彬张伯桥高德荣范金平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育种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扬麦20品质调优的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为进一步做好国审小麦品种扬麦20在晚播条件下的调优生产技术,采用播期和密度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面团粉质参数以及淀粉糊化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扬麦20的千粒质量、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等品质性状以及面团粉质指标(除形成时间外)和淀粉糊化参数(除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外)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千粒质量、容重和硬度逐渐降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粉质参数以及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返弹值等淀粉参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稀懈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种植密度及其与播期的互作对扬麦20的品质性状、粉质参数及糊化参数均无显著影响。在迟播条件下,以11月18日播种小麦的籽粒品质和面团品质最佳。
范金平陆成彬王朝顺褚正虎吴建中彭军成吴荣林
关键词:小麦播期粮食生产食品安全高产高效
扬麦13抗赤霉病品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被引量:11
2010年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回交育种方法,以苏麦3号为抗赤霉病基因Fhb1和Fhb2的供体亲本,以弱筋感病品种扬麦13为受体和轮回亲本,对扬麦13进行赤霉病抗性改良。利用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筛选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获得8个农艺性状似轮回亲本且含有目标基因的品系。通过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背景分析,获得3个与轮回亲本基本相同的品系。对这3个品系和扬麦13进行赤霉病接种鉴定和主要品质指标检测与比较,最终培育出携带赤霉病抗性基因且保持轮回亲本优良农艺性状及弱筋品质的品系R扬麦13-2、R扬麦13-7和R扬麦13-8,赤霉病病小穗率降低了78.82%~84.58%,产量提高了1 7.24%~26.72%,完全可以替代当前生产上高感赤霉病的扬麦13品种进行推广应用。这表明利用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实现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的目标。
陆成彬程顺和吴荣林胡云花范金平王朝顺张伯桥
关键词:赤霉病标记辅助选择抗性育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