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源性疾病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5篇食源性疾病
  • 2篇原体
  • 2篇原子
  • 2篇原子吸收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原子吸收光谱...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炉
  • 2篇石墨炉原子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石墨炉原子吸...
  • 2篇尿锰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吸收光谱法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9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9篇范义
  • 5篇闫雪
  • 5篇卢丽彬
  • 3篇姬莉莉
  • 3篇闫乐
  • 3篇刘建荣
  • 2篇孙卫明
  • 2篇刘水
  • 2篇郭浩
  • 1篇周红艳
  • 1篇张仲梅
  • 1篇李馥程
  • 1篇陈玲霞
  • 1篇何莹
  • 1篇赵艳华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尿锰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孙卫明刘建荣范义姬莉莉
关键词:尿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2017-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对2017-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7-2018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结果共报告病例901例,年龄集中在25~34和<5岁(25.53%和21.86%),高发期为5-8月(49.95%),可疑暴露食品中肉与肉制品占比最高(21.11%)。共采集标本838件,进行4种致病菌检测,阳性率为19.57%;阳性率最高的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2.89%),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89%)。抽取243件标本开展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标本72件,阳性率为29.63%。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集中在5-8月,病例集中在25~34和<5岁人群,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感染比例较高。应加快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展联防联控和宣传工作,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卢丽彬闫雪赵明星郭浩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0年北京市怀柔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监测被引量:1
2011年
为掌握北京市怀柔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减少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为今后加强餐具消毒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依据,现将2010年餐具消毒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张仲梅李馥程赵艳华周红艳刘水范义姬莉莉
关键词:餐具消毒
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病例2930例,致病菌检出率为15.22%,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副溶血弧菌。不同月份、不同年龄、不同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的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比较,其中8月份、25~44岁年龄组及水产品类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中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月份、不同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为主,不同月份、年龄段及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致病菌检出率不同。
卢丽彬赵明星闫乐范义柳丹闫雪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
尿锰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法
2008年
目的探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尿样中锰含量的方法。方法尿样中加入基体改进剂后,在279.5nm波长下,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进行测定。结果方法在0~12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4以上,方法的精密度为0.48%-1.35%,加标回收率为88.0%~92.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尿中锰的测定,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刘建荣孙卫明范义姬莉莉
关键词:尿锰锰中毒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分析
2022年
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搜集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包括哨点医院收集到的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腹泻病例信息及病例便标本或肛拭子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食源性腹泻病例2010例,沙门氏菌阳性71例,阳性率3.53%(71/2010);5月份检出率(6.00%)最高;人群以18-45岁年龄组病例 (5.21%) 、家务及待业人群(8.65%)阳性率最高;可疑食品暴露史以酒类及其制品类病暴露史人群检出率(13.33%)最高;血清型鉴定结果以肠炎沙门氏菌检测出率(35.21%)最高;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8.89%)。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不容忽视;应在感染高发季节,结合发病年龄、职业、可疑食品暴露史特点,加强健康行为的教育与干预,做好食源性疾病致病微生物监测,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耐药率
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掌握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 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病不同性别发病情况差异较小,不同年龄段发病差异较大,以0-4岁散居儿童为主;可疑食品种类中占比最多的是乳与乳制品(23.82%);致病菌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为夏春季,阳性率较高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发病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依然不能忽视,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教,提升居民食品卫生知识素养,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1株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交叉凝集的阪崎肠杆菌
2012年
目的对从奶粉中食源性致病菌考核样中检出的与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发生交叉凝集的阪崎肠杆菌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或食品卫生)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部分相关章节,对考核样分离到的菌株采用血清学和生化反应进行检验。结果从考核样中初步检出的血清学凝集结果疑似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B),经全面的细菌生长特性实验、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最终鉴定为阪崎肠杆菌。结论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便血清学反应符合的菌株也要结合全面的生化反应结果和生长特性再做出最终的判断。
何莹范义刘水陈玲霞刘建荣
关键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阪崎肠杆菌交叉凝集生化反应
2014—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该区今后的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粪便标本检测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及志贺菌,并随机抽取标本开展诺如病毒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 130例,检出致病菌160株,总体检出率14.16%;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9.91%)。抽取239份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检出诺如病毒46株,检出率19.25%。第3季度(7—9月)占全部病例的39.47%,<5岁发病构成比为44.25%;可疑食品中以肉类及其制品最多,占18.89%;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72.70%。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要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7—9月,<5岁患儿发病构成比最高,肉类及其制品为主要的可疑食品。
卢丽彬闫雪赵明星郭浩范义柳丹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