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章歆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大瑶山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泥岩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构造环境
  • 2篇寒武纪
  • 2篇沉积岩
  • 1篇第四纪
  • 1篇第四纪活动
  • 1篇第四纪活动特...
  • 1篇断层
  • 1篇砂泥岩
  • 1篇剥离断层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省地质过...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作者

  • 3篇苏章歆
  • 3篇邹和平
  • 2篇陈诗艾
  • 2篇杜晓东
  • 1篇丁汝鑫
  • 1篇梁致荣
  • 1篇劳妙姬
  • 1篇彭樊源
  • 1篇王越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华南地震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纪砂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杜晓东邹和平苏章歆劳妙姬陈诗艾丁汝鑫
关键词:沉积岩构造环境寒武纪
文献传递
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纪砂岩-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大瑶山—大明山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是研究华南大地构造问题的关键部位。对区内寒武纪地层中采集的27件砂岩、泥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Al2O3/TiO2(11.95-36.26,平均20.81)、低Rb/Cs(13.02-68.27,平均32.21,接近上地壳值)和低Cr/Zr(0.14-1.15,平均0.59)比值。在砂岩-泥岩物源判别函数和Ni-TiO2、Th/Sc-La/Sc、La/Th-Hf图解中,投点特征均显示大瑶山—大明山寒武纪沉积岩的物源以上地壳长英质、石英质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火成物源及古老再循环沉积物。通过微量元素蛛网图、稀土元素配分图和La-Th-Sc、K2O/Na2O-SiO2等图解判别,再根据大部分样品的δEu值(变化于0.47-0.68,平均0.58);δCe(0.61-1.10,平均0.89);Tb/Yb(0.21-0.41,平均0.34);La/Sc(1.45-7.66,平均3.97);Th/U(3.37-11.18,平均5.80)等特征,及其与不同构造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并结合浅水沉积标志、沉积古地理及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寒武纪碎屑岩成分主要代表了被动大陆边缘浅海环境物源,早古生代岩石中不存在反映"华南洋"洋壳成分的地球化学证据。
杜晓东邹和平苏章歆劳妙姬陈诗艾丁汝鑫
关键词:沉积岩构造环境寒武纪
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博罗-龙川段)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在实地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河源断裂带主体(博罗长宁-龙川段)伸展剥离构造及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讨论。该断裂带自燕山晚期以来主要表现为缓倾角的伸展剥离正断层,下盘形成了最大厚度约200m的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带,上盘下滑并控制着K2-E裂陷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博罗-龙川一带的河源伸展剥离断层,南段和北段滑距较大,上盘脆性域K2-E红层以剥离断层为界与下盘前寒武纪变质核杂岩或燕山期花岗岩相接触;中段滑距较小,K2-E红层多与由J1构成的中间韧性层相接触,之间为脆性剥离断层,下剥离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但变质核杂岩未出露。河源断裂带下盘顶部的糜棱岩在后期活动中曾发生强烈的硅化,形成宽度4~30m的硅化岩带。K2-E红层形成之后,断裂带在新生代晚期再次发生错动,其结果是在硅化岩带的顶部或在K2-E红层与中间韧性层J1浅变质粉砂岩之间产生新的脆性断层面,并往往形成20~80cm厚的断层泥。地质、地貌、形变测量、地震以及断层物质测年等资料表明,博罗-龙川段河源断裂带在第四纪直至现今仍有活动,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近地表活动减弱;其第四纪活动在空间上还表现出分段特征:(1)东源黄田以北段活动性较弱;(2)博罗石坝至东源黄田段活动性较强;(3)博罗石坝以南现代活动性也较弱。
邹和平彭樊源苏章歆陈诗艾王越梁致荣
关键词:第四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