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枫

作品数:17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3篇皮炎
  • 3篇急性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婴儿
  • 2篇窄谱
  • 2篇窄谱中波紫外...
  • 2篇中波紫外线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脓癣
  • 2篇皮肤病
  • 2篇皮肤疾病
  • 2篇紫外
  • 2篇紫外线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细胞
  • 2篇耐药

机构

  • 17篇武汉市第一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17篇胡枫
  • 7篇陈柳青
  • 3篇詹燏
  • 3篇刘怡雯
  • 2篇徐续玲
  • 2篇吴卓璇
  • 2篇王向东
  • 2篇曾志良
  • 2篇覃莉
  • 2篇段逸群
  • 2篇周小勇
  • 2篇江萍
  • 2篇董碧麟
  • 2篇贺琪
  • 2篇童中胜
  • 2篇夏云
  • 2篇张平
  • 2篇马玲
  • 2篇胡志敏
  • 2篇曹永艳

传媒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荨麻疹伴高淀粉酶血症1例被引量:1
2023年
患者女,28岁,腹痛10 d,全身散在红斑、风团伴痒伴发热4 d。体检:体温38℃,精神欠佳,急性面容,上腹部有广泛压痛,无反跳痛。皮肤科情况:面颈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广泛分布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片状红斑、风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升高;CRP升高;大便涂片呈现二度菌群失调改变。诊断:急性荨麻疹并发高淀粉酶血症。予以抗感染、抗组胺、抑胰酶及护胃等治疗后患者痊愈。
胡枫曹丽娟李凯陈柳青周小勇
关键词:荨麻疹急性腹痛高淀粉酶血症
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中的表达
2022年
目的观察Tc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小鼠的表达。方法将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局部皮肤涂抹5%咪喹莫特软膏60 mg·d^(-1),连续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出小鼠血液细胞毒性Tc17细胞与辅助性Th17细胞比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Tc1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22、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Tc17与Th17细胞占比分别为(4.63±0.10)%,(8.30±1.6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0±0.07)%,(1.47±0.40)%,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Tc17细胞中IL-17A、IL-22、RORγt和STAT3表达量分别为(3.13±0.49),(2.41±0.22),(3.35±0.22),(2.02±0.4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95±0.21),(1.11±0.10),(1.09±0.27),(0.89±0.17),模型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Tc17细胞参与银屑病样皮炎过程,且分化及作用机制与Th17相似;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炎小鼠模型能模拟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变化。
张平俞莺胡枫陈宏翔
关键词:咪喹莫特细胞因子
脓癣的病原菌及流行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及周边地区近12年脓癣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脓癣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01例脓癣患者,男70例,女131例;年龄4月~89岁...
胡志敏江萍童中胜曾志良徐续玲董碧麟曹永艳马玲胡枫陈遵义段逸群
COVID-19流行期间武汉某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COVID-19流行期间皮肤科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方法回顾性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4月15日)及2019年同期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人次、性别、年龄以及病种等。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COVID-19流行期间,本院皮肤科门诊量大幅下降,日均门诊量(236人次/d)仅为2019年同期(2678人次/d)的8.81%;男女患者比值由2019年的1∶1.37逆转为2020年的1.16∶1;0~6岁、7~12岁、13~17岁、18~45岁患者比例较2019年下降(均P<0.001),46~69岁及>69岁患者比例上升(均P<0.001)。COVID-19疫情期间皮肤科门诊病种171种,较2019年同期(442种)减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及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就诊人次占比较2019年同期增多(均P<0.001),皮脂腺及汗腺疾病、色素性皮肤病及物理性皮肤病患者占比减少(均P<0.001)。结论与2019年同期相比,COVID-19流行期间皮肤科门诊患者数量、性别比、年龄分布、病种等均出现较大变化,本研究为皮肤科医务人员今后应对各种疫情流行、自然灾害提供了参考数据。
胡枫陈柳青王巍郑芳
关键词:皮肤疾病冠状病毒属流行病学研究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泌尿生殖道的分布情况,分析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3年-2018年间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并送检支原体培养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支原体的临床分布,评价支原体对12种常规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情况。结果:1 087份临床标本中,检出支原体566例,总感染率52.07%,其中解脲脲原体占比最多(74.73%),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2.97%,人型支原体最少(2.30%)。女性和男性标本阳性率分别63.07%和30.22%,女性更容易感染。支原体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对解脲脲原体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交沙霉素(0.24%)、美满霉素(0.71%)和强力霉素(1.89%),且均常年维持在很低的比例。而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但呈下降趋势。结论:解脲脲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支原体,对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支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检测。经验用药建议首选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新型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交沙霉素。
胡枫詹燏刘芳刘怡雯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变迁
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1例
2021年
患者男,26岁,全身出现红斑、溃疡及结痂1个月,伴发热1 d。躯干四肢及身体屈侧可见广泛分布的大小不一的疼痛性红斑,部分红斑表面可见小水疱、溃疡和黑色浆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部分表皮坏死,基底细胞空泡化,表皮内可见散在的坏死角质形成细胞,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围可见不等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发热性溃疡坏死性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张羽曾宪玉胡枫黄萌
关键词: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发热性组织病理
14例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诊疗分析
2023年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14例儿童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HMF)临床、影像、病理、治疗及随访资料。14例患儿中男5例,女9例。诊断年龄4~13岁,发病年龄3~12岁,病程9个月~7年。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边界欠清晰的色素减退斑,局部融合。皮肤镜下见色素减退呈波点状、斑马样和网格状模式,血管呈点状、精子样、短细线状和星状血管结构模式。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色素减退斑均表现为基底层色素轻度减退,未见明显色素缺失,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浅层可见较多高折光异形细胞。皮损组织病理示棘层下部和基底层可见异形淋巴细胞浸润,核深染,部分扭曲呈脑回状,部分聚集呈Pautrier微脓疡。免疫组化:CD3均阳性,CD20均阴性,4例仅CD8阳性,10例CD8、CD4均阳性。12例患儿采用NB-UVB照射治疗,8例完全消退,4例部分消退,3例复发再次照射后完全消退。2例分别给予糠酸莫米松和他克莫司治疗,6个月和8个月后消退面积>80%。本研究显示皮肤影像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NB-UVB治疗HMF安全有效,HMF预后一般良好,但仍需警惕治愈后有疾病复发及进展可能,需进行长期随访。
夏云胡枫姜倩蒋芮理陈柳青
关键词:儿童皮肤病理窄谱中波紫外线
国内首报落叶型天疱疮转变为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2022年
患者女,58岁,头颈胸背起皮疹伴痒痛20d,于2010年2月入院,皮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浅表糜烂,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细胞层及棘细胞层上方裂隙,并可见游离角化不良细胞,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棘细胞间IgG和C3沉积,诊断为落叶型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24mg/d,雷公藤多苷片60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2017年6月,患者头颈、胸背及手部起皮疹伴瘙痒15 d再次入院,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紧张水疱,尼氏征阴性。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下水疱,疱内及真皮浅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DIF示IgG和C3沿基底膜带沉积,ELISA检查示BP180抗体阳性,Dsg1和Dsg3抗体阴性,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12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口服,皮损逐渐消退。
胡枫王向东夏云周小勇陈柳青
关键词: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分娩和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及喂养方式对特应性皮炎(AD)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3例1~12月龄AD婴儿,以30例健康婴儿为对照,AD患儿与健康对照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分组。取婴儿粪便提取总DNA,PCR扩增细菌的16S rRNA基因V1~V9区,应用PacBio Sequel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组菌群在属、种水平上的构成差异,选择差异菌群相对丰度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AD皮疹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顺产对照组(11例)、剖宫产对照组(19例)、顺产AD组(11例)、剖宫产AD组(22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别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韦荣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杆菌属。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7例)、母乳喂养对照组(12例)、混合喂养对照组(11例)、配方奶粉喂养AD组(12例)、母乳喂养AD组(8例)、混合喂养AD组(13例)中相对丰度较高的5个菌属分为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韦荣球菌属、大肠杆菌属。线性判别分析(LEfSe)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照组和AD组间未见显著差异性菌群;而在不同喂养方式AD组和对照组中,配方奶粉喂养AD组阿克曼菌属、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分别为属水平(LDA值=4.78)和种水平(LDA值=4.91)差异性最大的菌群。配方奶粉喂养AD组婴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丰度(数值相等,均为9.60%±0.72%)均高于配方奶粉喂养对照组(均为2.50%±0.83%,Z=1.66,P=0.048)、混合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2.26,P=0.012)及母乳喂养AD组(丰度值均为0,Z=1.85,P=0.032)。AD患儿中肠道阿克曼菌属及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与SCORAD评分均呈正相关(ρ=0.384、0.387,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AD及健康婴儿肠道菌群影响无显著差异,配方奶粉喂养AD患儿肠道阿克曼菌属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相对�
吴卓璇李蒙陈瑶刘佳琳胡枫覃莉
关键词:婴儿肠道菌群分娩方式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是一类特殊的CD4^(+)T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淋巴滤泡生发中心的形成和协助B细胞增殖分化,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fh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异常可能参与多种皮肤科疾病的发生,如荨麻疹、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等。深入了解Tfh细胞在皮肤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些疾病,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有新的方向。
王贝屈子璐陈柳青胡枫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皮肤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