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景江

作品数:113 被引量:1,150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6篇杨树
  • 16篇胁迫
  • 14篇抗病
  • 14篇教学
  • 14篇病菌
  • 13篇幼苗
  • 12篇壳聚糖
  • 12篇干旱
  • 11篇苹果
  • 11篇抗旱
  • 10篇生理
  • 10篇抗病性
  • 10篇抗旱性
  • 10篇溃疡病
  • 9篇植物
  • 9篇植物生理
  • 9篇植物生理学
  • 9篇水分
  • 9篇溃疡病菌
  • 8篇几丁质

机构

  • 9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西北林学院
  • 7篇商洛学院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宝鸡教育学院
  • 3篇宁夏大学
  • 2篇宁夏农学院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榆林学院
  • 1篇陕西省杂交油...
  • 1篇太原市园林科...

作者

  • 113篇胡景江
  • 8篇周自云
  • 8篇文建雷
  • 8篇曹支敏
  • 7篇曹翠玲
  • 7篇李堆淑
  • 6篇张立新
  • 6篇梁宗锁
  • 6篇樊美珍
  • 6篇唐明
  • 6篇赵军
  • 6篇王俊明
  • 6篇史永敏
  • 6篇麻鹏达
  • 5篇张林森
  • 5篇韩明玉
  • 5篇刘铭汤
  • 5篇王敦
  • 5篇慕自新
  • 4篇刘建朝

传媒

  • 36篇西北林学院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西北农业学报
  • 6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北方园艺
  • 3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5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寡糖对毛白杨抗溃疡病的诱导效应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寡糖可以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产生防卫反应,以提高其抗病性,从而抵御杨树溃疡病菌的入侵。【方法】分别采用筛选出的杨树溃疡病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活性较高的降解物寡糖A1、B、C3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以加无菌水为对照(CK),并在诱导48h后用针刺接种法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检测毛白杨愈伤组织中丙二醛(MDA)、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及绿原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3种寡糖A1、B、C3分别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先略有升高,之后缓慢下降,在接种后60h急剧升高,并在接种60~96h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含量变化为:CK>寡糖C3>寡糖B>寡糖A1;毛白杨愈伤组织中HRGP含量在0~96h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寡糖A1诱导并接种的毛白杨愈伤组织中HRGP和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寡糖B、C3及对照,毛白杨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方差分析表明,与接种前相比,3种寡糖A1、B、C3分别诱导并接种后毛白杨愈伤组织中MDA、HRGP及绿原酸含量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寡糖诱导并接种杨树溃疡病菌后,毛白杨愈伤组织中的MDA、HRGP及绿原酸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从而增强其抗病性。
李堆淑胡景江
关键词:寡糖毛白杨杨树溃疡病菌丙二醛绿原酸
农林综合性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优化被引量:14
2014年
提高农林院校生物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需要加强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优化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服务于专业建设进而保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立足于农林综合性院校的特色,在近年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中,探索了从教学目标到具体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路径。
李绍军高梅陈坤明胡景江
关键词:课程建设
案例教学法在农科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结合案例教学的理论及方法,探索了适宜于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该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着重强调了案例教学法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解决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的使命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慕自新吕金印周春菊曹翠玲胡景江
关键词:案例教学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
低聚糖激发子的制备及诱导杨树抗病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正交实验优选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降解方案:30%H2O2用量10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乙酸浓度2%。在此基础上用壳聚糖及低聚糖溶液作为激发子诱导杨树抗病性,当低聚糖浓度为10 mg/L时,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木质素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的3.41、3.89、3.12、2.56倍。SOD、CAT及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01、2.59、2.65倍。壳聚糖最佳诱导浓度为20 mg/L,此时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木质素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15、3.85、3.02、2.56倍。SOD、CAT及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81、2.43、2.59倍。相同浓度的低聚糖与壳聚糖相比诱导效果更好。
薛盼盼胡景江徐擎
关键词:正交实验低聚糖诱导抗病性
杨树溃疡病菌4种变异菌株对毛白杨愈伤组织抗病性的诱导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用杨树溃疡病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的4种变异菌株(A0、AB1、AB2和AB3)侵染毛白杨愈伤组织。结果表明,经过亚硝酸盐诱变菌株A0为弱毒菌株,异核体菌株AB1、AB2和AB3侵染能力较强,AB3侵染能力最强;4种菌株均可以诱导杨树愈伤组织防卫反应,对愈伤组织中几丁质酶、PAL和HRGP的诱导速度和强度无显著的差异。
贺英周自云胡景江
关键词:毛白杨愈伤组织诱导抗病几丁质酶PAL
玫瑰的抗寒性与质膜透性被引量:31
2000年
以当年生玫瑰枝条为材料 ,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下的 4个玫瑰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4个品种在越冬期间对 - 2 7℃~ - 35℃低温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但它们的抗寒性有一定差异 ,其中苦水玫瑰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摩洛哥玫瑰和保加利亚玫瑰次之 。
文建雷薛智德胡景江
关键词:玫瑰抗寒性质膜透性抗寒机理
引发处理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用H2O、200 g.L-1PEG-6000、2.5 g.L-1KNO3、100 mg.L-1GA3、12.5 mg.L-16-BA引发处理丹参种子,研究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提高发芽势、发芽率的顺序为12.5 mg.L-16-BA>100 mg.L-1GA3>2.5 mg.L-1KNO3>200 g.L-1PEG-6000>H2O>CK;简化活力指数顺序为2.5 mg.L-1KNO3>100 mg.L-1GA3≈200 g.L-1PEG-6000>H2O>12.5 mg.L-16-BA>CK。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0 g.L-1PEG-6000>2.5 mg.L-1KNO3>12.5 mg.L-16-BA>CK>100 mg.L-1GA3。最终得出用200 g.L-1PEG-6000或2.5 mg.L-1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丹参种子,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睢少华王渭玲胡景江石福高
关键词:丹参萌发抗旱性
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丹参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试验,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及复水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期间,丹参叶片相对含水量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SOD活性先持续升高并在后期降低;POD在干旱第6天时活性最高,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在胁迫中期高于对照,后期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与对照组MDA含量差值表现出先降低,后呈"M"型的变化过程;可溶性蛋白变化呈"M"型曲线。复水后,所有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左小容梁宗锁田胄胡景江安玉艳
关键词:丹参抗氧化活性
两种苹果砧木PV曲线水分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012年
设定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2种水分处理,对2种苹果砧木进行PV曲线测定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平邑甜茶和楸子2种苹果砧木PV曲线水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了平邑甜茶和楸子地上部分气体交换受到影响。在干旱条件下,楸子的ψstlp、ψssat、RWCtlp、ROWCtlp、ε′值与平邑甜茶相比较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楸子耐水分胁迫能力、细胞保水力较强和细胞壁弹性较大。对PV曲线水分参数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的△值为楸子大于平邑甜茶。PV曲线水分参数能够随着植物所处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适宜水分和重度干旱条件下,楸子所体现出的输水策略优于平邑甜茶。对于PV曲线水分参数研究发现,楸子在膨压保持方面与平邑甜茶相比,其抗旱性优于平邑甜茶。
张海亭张林森胡景江胥生荣李丙智韩明玉
关键词:干旱胁迫PV曲线平邑甜茶
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当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商洛某冶炼厂周边的小麦、玉米、香菜、青菜、菠菜、油菜、葱、蒜等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中Cu、Zn、Cd、Ni 4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农作物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研究区农作物中Zn、Cu、Ni含量均未超标,但是青菜、菠菜、油菜、香菜、小麦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Cd含量超标现象,由单项污染指数可知,小麦叶、秆及油菜叶和青菜茎Cd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中Cd重度污染。由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可知,麦秆的重金属污染属警戒级,小麦叶、青菜茎、油菜叶属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属重度污染,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农作物中的Cd与Ni、Cd与Zn、Ni与Zn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污染源可能相似,也可能是复合污染所致。【结论】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能力较强,玉米、大蒜、葱未被重金属污染,适合于研究区种植,而香菜、青菜、菠菜、油菜和小麦已被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香菜、青菜、菠菜不适合于研究区种植。
李堆淑胡景江张善红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农作物污染评价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