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亚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1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菌根
  • 8篇丛枝菌根
  • 7篇菌根真菌
  • 6篇土壤
  • 6篇丛枝菌根真菌
  • 4篇群落
  • 3篇AM真菌
  • 2篇岩性
  • 2篇真菌多样性
  • 2篇植物
  • 2篇砷污染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农牧
  • 2篇农牧交错带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交错带
  • 2篇PLFA
  • 2篇草地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亚...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6篇胡亚军
  • 10篇陈保冬
  • 5篇张莘
  • 5篇胡亚军
  • 4篇向丹
  • 3篇苏以荣
  • 3篇郝志鹏
  • 3篇李涛
  • 3篇陈香碧
  • 2篇邱虎森
  • 2篇何寻阳
  • 2篇周文萍
  • 1篇伍松林
  • 1篇徐天乐
  • 1篇刘杰云
  • 1篇葛体达
  • 1篇陆祖军
  • 1篇高彦征
  • 1篇吴照祥
  • 1篇王小利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土壤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丛枝菌根(AM)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绝大多数的陆地高等植物形成共生体系,是迄今发现的与植物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壤微生物之一.无数研究表明AM 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在植物逆境生理、植物种间相互作用、植物...
向丹李涛陈永亮胡亚军张莘郝志鹏陈保冬
干旱条件下AM真菌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2
2013年
采用分室培养系统,模拟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探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试验条件下,Glomus intraradices对苜蓿根系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Diversispora spurcum接种处理。正常水分条件下,供试AM真菌均能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及磷浓度。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生长和菌根共生体发育,总体上菌根共生体对植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接种D.spurcum甚至趋于降低植株生物量;同时,仅有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AM真菌主要影响到>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以G.intraradices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在菌丝室中,G.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总球囊霉素含量。研究表明AM真菌对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菌根效应因土壤水分条件和不同菌种而异,干旱胁迫下仅有G.intraradices对土壤结构和植物生长表现出显著积极作用。在应用菌根技术治理退化土壤时,需要选用抗逆性强共生效率高的菌株,对于不同AM真菌抗逆性差异的生物学与遗传学基础尚需进一步研究。
叶佳舒李涛胡亚军郝志鹏高彦征王幼珊陈保冬
关键词:AM真菌干旱土壤结构
采用PLFA方法分析雄黄矿区不同梯度砷污染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法考察了雄黄矿区不同砷污染梯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各样点中细菌的总量远远大于真菌的总量,随着总砷浓度的增高,细菌、真菌的总量均具有降低的趋势,而Fungi/Bact...
孙玉青张莘刘蕾胡亚军陈保冬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PLFA砷污染
长期围封对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和AM真菌群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为探明人为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影响,以不同放牧强度试验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围封14a后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并应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454测序法分析了植物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14a围封保育使得不同放牧强度小区与长期封育小区植被盖度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基本恢复至同一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重度放牧小区最低(1.00 mg/kg),轻度放牧区最高(2.25 mg/kg),其它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在不同小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分子鉴定发现所有土壤样品中AM真菌共有87个分类单元(VT),隶属于Diversispora、Otospora、Scutellospora、Glomeraceae Glomus、Rhizophagus、Paraglomus和Archaeospora等7个属。对不同放牧强度小区AM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封育小区AM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且显著低于中度放牧区,而AM真菌多样性在各放牧小区之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表明长期围封可以有效促进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恢复,而AM真菌表现出与植物群落恢复的不同步性。对于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过程中植物和土壤功能微生物类群的协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
周文萍向丹胡亚军李志芳陈保冬
关键词:放牧强度封育
喀斯特地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被引量:2
2022年
明确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特征,是合理利用AMF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提升造林效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和碎屑岩区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以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区域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AMF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探讨其对岩性和人工造林的响应。结果表明:球囊霉属(Glomus)为研究区主要优势属,其相对丰度为58.50%~89.37%。AMF群落对人工造林的响应在不同岩性条件下存在差异:在石灰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AMF香农多样性指数;在碎屑岩区,人工造林显著增加了球囊霉属相对丰度,却降低了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和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的相对丰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pH和速效磷是影响AMF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岩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pH间接作用于AMF群落变化(p<0.05);而人工造林则通过改变土壤养分(特别是速效磷)对AMF群落起到直接或间接作用(p<0.05)。可见,人工造林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受到地质背景(岩性)的制约,未来将AMF用于改善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时要充分考虑土壤岩性。
陈优肖丹郑生猛胡亚军胡亚军王小利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岩性人工造林
岩性与植被类型对喀斯特土壤AM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运用巢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不同岩性和植被类型条件下喀斯特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揭示不同岩性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中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子。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8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这些OTU可划分为7科9属,其中球囊霉属Glomus为研究区内的优势属。单因素方差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在不同岩性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AM真菌优势属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岩性和植被类型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AM真菌多样性及群落存在显著性影响。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在植被恢复阶段不同岩性条件下,A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磷、砂粒含量、交换性镁离子影响AM真菌群落组成结构。综上可见,岩性和植被改变了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磷、砂粒含量、交换性镁离子,并因此影响了土壤AM真菌的群落结构。
张晓晓王苗苗王苗苗邱虎森邱虎森赵蕾胡亚军胡亚军胡亚军
关键词:岩性植被类型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
丛枝菌根真菌砷酸盐还原酶基因RiarsC的克隆和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丛枝菌根真菌(AMF)在增强植物砷(As)抗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接种AMF能提高植物体内三价砷As(III)的比例,AMF可能参与了将五价砷As(V)还原为As(III)的过程从而提高了菌根植物的As抗性,但目前尚缺乏直接分子证据。本文从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菌丝中克隆得到了一个砷酸盐还原酶基因RiarsC并进行序列分析。将该基因转入arsC缺陷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WC3110(ΔarsC)中,通过As(V)抗性生长曲线和As形态测定,分析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RiarsC属于谷氧还蛋白-谷胱甘肽依赖的砷酸盐还原酶家族;RiarsC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了As敏感型E.coli菌株对As(V)的抗性,当培养基中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表现更加明显。As形态分析表明,表达RiarsC的E.coli菌株能够将培养基中71.03%的As(V)还原为As(III);与表达空载体的菌株相比,还原效率提高了61.98%。本研究证明了AMF的砷解毒还原能力,为进一步开展AMF的砷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李景龙孙玉青陈保冬李涛李涛胡亚军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克隆
丛枝菌根提高植物抗旱性分子机理
李涛胡亚军郝志鹏陈保冬
易利用态有机物质对水稻土甲烷排放的激发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为探讨外源有机物质对淹水稻田土壤CH4排放的激发作用,对比不同外源有机物质对土壤CH4排放的贡献差别,本研究选取3种标记的易利用态有机物(葡萄糖、乙酸和草酸)分别加入水稻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培养。结果表明:培养30 d后不同处理CH4的累计排放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乙酸>葡萄糖>草酸>对照;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外源有机物质的添加加速了土壤易利用态有机质的矿化(即产生正激发效应);不同处理条件下激发作用产生的CH4分别占各处理CH4总累计排放量的73.3%(葡萄糖处理)、71.5%(乙酸处理)和40.9%(草酸处理),且CH4排放量与CH4激发效应之间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CH4排放主要要来自于土壤原有机质的分解,外源有机物质可能主要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代谢途径有影响。
邱虎森苏以荣苏以荣刘杰云葛体达胡亚军胡亚军陈香碧
关键词:甲烷有机质
雄黄矿区不同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被引量:9
2015年
土壤砷污染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关砷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有很多研究,但对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我国湖南省石门县雄黄矿地区长期砷污染土壤为例,采用PLFA及BIOLOG微平板技术考察了7个砷(As)污染程度不同的样点以及一个对照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结果发现,雄黄矿区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除As含量较高以外,镉(Cd)和镍(Ni)的含量也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雄黄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受到土壤有机碳(SOC)、有效磷(AP)、p H以及镁(Mg)、Cd、铁(Fe)、铜(Cu)含量的显著影响.各样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细菌为主,占微生物总量的71.54%-80.66%,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雄黄矿区土壤中的有效砷对微生物造成了较严重的胁迫.严重砷污染降低了微生物对于碳源利用的多样性以及均匀度.各样点微生物对于碳源的利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31种碳源中微生物利用较多的只有7类,分别属于糖类、胺类、羧酸类与多聚物,并且以糖类为主.
孙玉青张莘吴照祥伍松林胡亚军邢颖陈保冬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BIOLO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