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立刚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学
  • 2篇代文
  • 2篇元代
  • 2篇宋代
  • 2篇宋代文学
  • 2篇文统
  • 2篇文学思想
  • 2篇论元
  • 1篇对文
  • 1篇学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规律
  • 1篇指瑕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角度
  • 1篇诗词
  • 1篇诗词研究
  • 1篇诗话
  • 1篇诗学
  • 1篇诗学观

机构

  • 5篇上海大学
  • 3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罗立刚

传媒

  • 2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元人诗学观的特色
2002年
作为金、南宋之后的一个统一的朝代 ,元代的诗学思想显示出新的特色 :其一 ,主张吟咏性情 ,跟宋代大异其趣 ,现出复归唐音的色彩 ;其二 ,提出诗乐相合的观点 ,为兴起的“今乐府”寻得《诗经》以来的诗学传统 ;其三 ,以是否合乐作为标准 ,将诗歌分为“古诗”、“近体”两大类 ,较仅从格律上作区别更具理论色彩 ;其四 ,提出了“诗学”的观念 ,把诗歌作为一种“学”来探讨。由此四点可以得出结论 :元人的诗学思想较前人更显系统和深入。它既是对前此诗学思想的总结 ,同时又开创了诗学思想的新局面 ,为古代诗学思想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罗立刚
关键词:元代诗学思想
宋金元时期的文学史学
2001年
宋金元时期,文学史观不仅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 文体正变的转型,而且还出现了某些 近代化的先兆。这种转型可以概括为:从“道统”论到“文统”论的转变;从尊体到遵体的 转变;从“文质异体”到“正变殊途”的转变。就这三方面而论,前两大转变是前提因素, 文体正变观的转变,才是根本性的。在这种文学史观念的影响下,文学史料的收集和史纂形 式也表现出新的特色。
罗立刚
关键词:文学史观史料文学史学
论元人“一代之文学”观的发明被引量:1
2001年
唐宋时期文学史观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文体正变”的转变 ,元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从文体正变的古今时序把握中 ,推理出体性特质上的正变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代文学”的观念 ,对后世影响十发巨大 。
罗立刚
关键词:元代文学思想
宋代“文统”观论纲被引量:1
2001年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统相对独立、健全、发展的时期 ,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 ,宋初到欧阳修主盟文坛期间 ,文道之争十分激烈 ,文行之士倡文道兼崇之论 ,受到道学家的排斥 ,但文统终于独立 ;其二 ,苏轼主盟文坛后 ,苏门中人的“道统”意识较前人趋淡 ,而于文章之学、不同文体的体性特征等认识日益充分 ,是“文统”健全的关键时期 ;其三 ,南渡以后 ,“文统”相对独立 ,“文”、“道”关系不再为“文统”论者所关注 ,“文统”内部矛盾更趋明显 ,体性观与派别意识等不断加强。它不仅影响宋代文学的创作和理论 ,而且使古代文学史观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文体正变的转变 ,很大程度上规范着此后文学的发展 。
罗立刚
关键词:宋代文学文统文学思想
论欧苏文人集团对“文统”建设的贡献被引量:2
1999年
随着宋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我们发现不仅理学的倡明对宋代文学影响深刻 ,而且在宋代文人“道统”观的背后 ,强烈而鲜明的“文统”意识较“道统”更直接影响着宋代文学 ,对宋代文学特质的形成作用更大。在宋人“文统”观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 ,以欧阳修、苏轼为首的两大文人集团所作出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前者主要表现在创建“文统” ,使“文统”摆脱“道统”的束缚 ,后者则使之进一步完善起来 ,更关注“文统”的内部矛盾 ,使宋代文学批评形成了辨“体”分“派”重“法”
罗立刚
关键词:文统
论唐五代小说与诗话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唐末五代的笔记小说出现了“志文”的新特点 ,“志文”内容明显增加且相对集中 ,甚至出现了以文坛史料为主要内容的笔记小说 ,这对同为杂体文的诗话的兴起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类“志文”小说与一般笔记小说在结构上大体一致 ,但以诗文为中心的情节安排 ,则使之具备区别于一般笔记小说的特征 ,并最终导致诗话著作的出现与繁荣。
罗立刚
关键词:唐五代小说诗话笔记小说
诗词研究走向深入的信号──《古诗指瑕》读后
1999年
罗立刚
关键词:指瑕艺术规律古典诗词审美角度文学批评
“纵”“横”寻座标,“论”中见“史”脉──评《宋代文学通论》对文学史建设的借鉴意义
1998年
罗立刚
关键词:宋代文学《通论》宋型文化历史定位文学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