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伟尚

作品数:50 被引量:95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弧菌
  • 12篇对虾
  • 10篇鳗弧菌
  • 9篇细菌
  • 8篇养殖
  • 7篇病原
  • 6篇中国对虾
  • 6篇免疫
  • 6篇弧菌病
  • 6篇病原菌
  • 4篇扇贝
  • 4篇水产
  • 4篇水产养殖
  • 4篇鲈鱼
  • 4篇微生物
  • 3篇疫苗
  • 3篇细菌病
  • 3篇海湾扇贝
  • 3篇海洋细菌
  • 2篇蛋白

机构

  • 44篇青岛海洋大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青岛医学院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马里兰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洛阳船舶材料...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 1篇青岛市疾病控...
  • 1篇根特大学

作者

  • 50篇纪伟尚
  • 47篇徐怀恕
  • 19篇李筠
  • 12篇王祥红
  • 10篇许兵
  • 10篇李会荣
  • 8篇姚斐
  • 8篇陈刚
  • 7篇俞勇
  • 6篇张晓华
  • 6篇余俊红
  • 4篇廖绍安
  • 4篇莫照兰
  • 3篇陈吉祥
  • 3篇杜宗军
  • 3篇石杰
  • 2篇王宝坤
  • 2篇付玉斌
  • 2篇李军
  • 2篇于德华

传媒

  • 15篇青岛海洋大学...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高技术通讯
  • 4篇水产学报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2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11篇2001
  • 9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对虾弧菌病的间接荧光抗体诊断技术研究被引量:27
1997年
于1994年8月—1995年5月建立中国对虾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其中副溶血弧菌的特异抗血清由家兔制备,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并以罗丹明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为背景染色。应用该技术在山东省莱州市大华水产实业公司养殖场检测中国对虾样品中的副溶血弧菌。结果表明,养成期人工感染对虾中,副溶血弧菌主要集中于中国对虾的注射点附近的肌肉及血淋巴中,说明由肌肉注射而进入体内的病原菌主要转移部位是血淋巴;菌浴感染苗期中国对虾中,尽管虾苗外观未见异常,但可检测到大量副溶血弧菌;苗期对虾中的副溶血弧菌现场检测,3组发病虾苗样品中均检测到副溶血弧菌,3组外观健康的虾苗样品中,其中1组样品中检测到副溶血弧菌,另外2组样品未检测到副溶血弧菌,表明间接荧光抗体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发病的感染对虾,也可用于检测带菌状态或未发病的感染对虾。
张晓华徐怀恕许兵纪伟尚韩茵杨学宋马建康
关键词:间接荧光抗体中国对虾副溶血弧菌弧菌病
1种致病性鳗弧菌胞外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被引量:11
2002年
从山东省莱州海区自然发病的花鲈 (Lateolobraxjapanicus)体内分离到 1株致病性鳗弧菌 ,经硫酸铵盐析、DEAE 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dex G10 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其培养液中分离纯化了 1种胞外蛋白酶。用SDS PAGE电泳测得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36 7kD ,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对热不稳定 ,70℃ 15min完全失去活力 ;最适pH为 7 0 ;1mmol/L的PMSF对酶活性无影响 ,部分金属离子如Cu2 + 、Fe2 + 、Fe3 + 、Zn2 + 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而Ca2 + 对酶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 ,1mmol/LEDTA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表明该酶是
陈吉祥刘霜李筠王祥红杜宗军于德华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鳗弧菌胞外蛋白酶分离纯化理化性质
副溶血弧菌菌株1211U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被引量:11
2000年
将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菌株1211U培养于低温贫养条件下 ,以平板菌落计数法 (PC)和最大近似数法 (MPN)检测可培养细菌数 ,50~60d后表明可培养数下降为零。吖啶橙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AODC)检测细菌总数 ,表明细菌总数始终变化不大 ,而活菌直接计数法 (DVC)检测到的活菌数保持在105个/ml。本实验证明了副溶血弧菌1211U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VBNC)。
姚斐寇运同陈刚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细菌
大肠杆菌O157:H7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被引量:4
2000年
将大肠杆菌 O157:H7培养于低温贫养条件下 ,以涂布平板法 (PC)和最大近似值法(MPN)检测可培养细菌数 ,95~ 115d后表明可培养菌数下降为零。吖啶橙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检测细菌总数 ,表明细菌总数始终变化不大 ,而活菌直接镜检计数 (DVC)检测到的活菌数保持在 10 6个 / m L。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 O157:H7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姚斐陈刚寇运同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
应用间接ELISA技术快速检测花鲈病原菌-鳗弧菌被引量:16
2001年
以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弧菌病的病原菌———鳗弧菌 (Vibrioauguil larum)W 1为抗原 ,制备兔抗血清 ;利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血清 (HRP IgG)为酶标二抗 ,建立了检测鳗弧菌的间接ELISA快速检测法。结果表明 ,应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鳗弧菌有较高的灵敏度 ,最低的检测量为 10 5个 /ml,即 10 4 个 /孔。同时交叉反应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 4 6份人工感染后的花鲈组织样品 ,包括肌肉、鳃、肠、肝、肾等组织的检测表明 ,阳性检测率为 76 .1%。
余俊红姚斐王宝坤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ELISA技术鳗弧菌病原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海水鱼弧菌病
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英文)被引量:35
2000年
对野生健康中国对虾成虾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从其肠道中分离出 4 7株菌 ,它们分别属于弧菌属、发光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 8个属。其中弧菌属和发光杆菌属在整个肠道中为优势菌属 ,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次优势菌属 ,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屈挠杆菌属和色杆菌属为非优势菌属。在对虾的整个肠道中 ,前肠和中肠的优势菌属为弧菌属 ,而后肠的优势菌属为发光杆菌属。在弧菌属中溶藻胶弧菌、漂浮弧菌和坎贝氏弧菌为优势菌 ,哈唯氏弧菌为非优势菌。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菌量分别为 1.3× 10 5、2 .8× 10 5和 1.1× 10 4 cfu/虾体。
王祥红李会荣张晓华李筠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中国对虾微生物区系
细菌QJ2对对虾病原性哈维氏弧菌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7
2001年
对气味黄杆菌(Flavobacteria ordoratum) QJ2及其去细胞上清液(CFS)对对虾病原性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Z3G2 E022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QJ2的CFS对病原菌表现显著的拮抗性能,在6h内使数量为105-106cfu·mL的病原菌(Z3、E022均降为0。经热、酸碱、蛋白酶处理的CFS,抑菌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果为;经60℃处理以60min的CFS,经6h使Z3G2细菌数降为0,经15min使E022数量降为最低,为初始菌数的63.0%:经100℃处理10min,CFS使Z3G2和E022数量分别在1h和15min降为最低,各为初始菌数的23.7%和72.1%;经pH4时作用30min,CFS使Z3G2和E022数量分别在15min和1h降为最低,各为初始菌数的88.3%和15.9%,而经pH12处理30min后,CFS没有使病原菌数下降,但使病原菌以比对照组细菌低的速率缓慢上升;经蛋白酶K于37℃作用60min后,CFS在15min时使Z3G2和H022数量降为最低,各为初始菌数的15.0%和66.1%。在人工水体中,QJ2活菌对病原菌也具有显著的拮抗?
莫照兰俞勇王祥红李会荣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拮抗
鲈鱼苗烂鳃、烂尾病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71
1999年
1997年4~5月,对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鱼苗期细菌性烂鳃和烂尾病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2株致病菌C-1和W-1,经人工感染及从人工感染发病鱼体再分离的W-4和W-5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鲈鱼苗烂尾,烂鳃病的致病菌。经64项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征测试结果表明,这4株菌可归为一类,同属于鳗弧菌(Vibrioanguilarum)。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痢特灵、CIN100、MEL25、呋喃妥因、氯霉素、磺胺药+TMP和美洛西林等7种药物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肖慧李军王祥红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烂鳃烂尾鳗弧菌鲈鱼
微生物在水环境中的存活和生长被引量:4
1990年
在灭菌自来水模拟水体中,研究了7种细菌的存活和生长规律。Klebsiella pneumo-niae,Enterobacter aerogenes,Agrobacterium tumefatciens,在7天内平板计数降至0,而水体中镜检细菌总数(AODC)和活菌直接计数(DVC)结果无大变化,说明细菌已变成活的非可培养状态。Micrococcus,flavus 和 Streptococcus faecalis 的可培养菌数也可降至0。Pseudomonas sp.在48小时内由10~5降至10~2cfu/ml,随即升至10~6 cfu/ml 并持续到实验终了(41天)。Bacillus subtilis 在48小时平板计数降至10~2cfu/ml 并维持在该水平至实验结束(38天)。研究结果表明仅用涂布平板法检测多种细菌在水环境中的生存和分布是不合适的。
徐怀恕许兵纪伟尚Rita R.Colwell
关键词:微生物生态学细菌水环境存活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附着基异养细菌区系初探被引量:7
2001年
从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分离出 61株异养细菌 ,对其进行 80项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以数值分类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海湾扇贝附着基上异养菌属于假单胞菌 ( Pseudomonas)、气单胞菌 ( Aeromonas)、弧菌 ( Vibrio)、芽孢杆菌 ( Bacillus)和产碱杆菌 ( Alcaligenes)。扇贝幼虫附着前附着的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与假单胞菌 ,扇贝幼虫附着后气单胞菌成为优势 ,弧菌数量明显增加 。
李筠生菊纪伟尚徐怀恕
关键词:海湾扇贝异养细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