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邦勤

作品数:52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42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激波
  • 9篇气动
  • 8篇等离子体气动...
  • 8篇压气机
  • 8篇数值仿真
  • 8篇气动激励
  • 8篇仿真
  • 5篇总压
  • 5篇稳定性
  • 5篇进气道
  • 5篇航空发动机
  • 5篇飞机
  • 5篇边界层
  • 5篇超声速
  • 4篇等离子体
  • 4篇数值模拟
  • 4篇进气
  • 4篇跨声速
  • 4篇风洞
  • 4篇S弯

机构

  • 51篇空军工程大学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沈阳飞机工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2篇程邦勤
  • 17篇李军
  • 9篇孙权
  • 8篇李应红
  • 7篇陶增元
  • 7篇苏长兵
  • 7篇喻永贵
  • 7篇张磊
  • 5篇吴云
  • 4篇于锦禄
  • 4篇孔维嵩
  • 4篇纪振伟
  • 3篇赵兵兵
  • 3篇何立明
  • 3篇王健
  • 3篇王浩
  • 2篇宋慧敏
  • 2篇袁泉
  • 2篇王观虎
  • 2篇种小雷

传媒

  • 8篇航空动力学报
  • 8篇推进技术
  • 8篇空军工程大学...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航空学报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2017年(...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超声速边界层分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与超声速气流相互作用已成为高速流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现象广泛存在于超声速飞行器之中。本文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压缩角区和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的实验,通过流场纹影显示和壁面静压测量,研究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如何影响激波、激波如何影响边界层特性的科学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毫秒量级表面电弧放电能够前移压缩角区的诱导斜激波,使分离区后移,分离区域增加,但激波强度减弱,流场总压增加;施加微秒量级表面电弧放电能够抑制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使分离区减小,流场总压减小。基于实验结果,认为毫秒量级表面电弧放电激励控制超声速气流的主要机理为放电过程的焦耳热效应;微秒量级表面电弧放电激励控制超声速气流的主要机理为焦耳热效应和冲击波效应共同作用。
孙权崔巍程邦勤金迪李军
关键词:超声速激波边界层等离子体
混合气体燃烧中压力对爆震波特性参数影响研究
2004年
采用平衡常数法对烃 -空气混合气体燃烧中爆震燃烧产物的平衡温度、平衡压力及爆震波速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合气压力对爆震波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同一混气余气系数下 ,平衡温度和爆震波速随混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而平衡压力则随混气压力呈线性增大。同时 ,对于不同燃料 ,分子量越大 ,其平衡温度、平衡压力就越高。
何立明严传俊袁泉程邦勤陈鑫金涛
关键词:爆震波特性参数
腔室型旋流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模拟旋流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一套腔室型旋流发生器,通过灵活改变腔室几何构形来形成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旋流,利用先进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旋流器流场特征的研究并对旋流畸变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腔室型旋流发生器能够产生不同强度的整体涡和对涡旋流,气动交界面处整体涡最大旋流角可以达到65.8°,对涡最大旋流角可以达到58.2°;在压气机进口截面,近壁面处旋流强度最大,整体涡可达43.5,对涡可达9.26;整体涡主要影响叶尖流场,对涡主要影响叶尖和叶根的流场。随着流量的增加,旋流器总压恢复系数降低,整体涡强度增加,对涡强度降低。
纪振伟程邦勤张磊王浩
关键词:数值仿真
基于系统混沌指数的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被引量:6
2008年
从混沌理论、分形学的角度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失稳工作,计算了发动机失稳过程系统混沌特征量的变化.采用小波降噪对压气机压力数据作预处理,重构了系统相空间,改进了关联积分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窗口方法计算了发动机失稳过程中系统李雅普诺夫指数、关联维数的变化.计算结果显示,发动机失稳过程中系统的混沌指数有显著的改变,系统进入失稳状态李雅普诺夫指数增大0.19,而关联维数则减小0.45,表明混沌指数可用于发动机系统的状态监控,亦为发动机失稳运动的特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李天亮何立明程邦勤邹仕军
关键词:李雅普诺夫指数分形维数
翼身融合体旋流对单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究翼身融合体(Hybrid wing body,HWB)飞机发动机进口旋流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了单级轴流压气机在HWB旋流作用下的气动响应,获得均匀进气条件和旋流进气条件下的压气机特性线和流场分布。结果表明,HWB旋流导致压气机增压能力和效率下降,失速点流量增加,在100%,90%和80%换算转速下,压比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0.52%,0.42%,0.38%,峰值效率分别下降了4.93%,5.74%,6.14%,喘振流量分别增加了2.43%,5.4%,2.94%。研究发现,压气机稳定工作边界由最恶劣的进气旋流区域决定,压气机失稳是HWB旋流中的反向旋流导致转子叶尖进气攻角增大、气流在叶片前缘溢流造成的。
王加乐程邦勤冯路宁李军姚耀泽马彩东
关键词:翼身融合体稳定性数值模拟
局部电弧丝状放电控制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局部电弧丝状放电激励对激波/边界层干扰引起的气流分离的控制效果和机理。研究发现在干扰区上游和干扰区内进行电弧放电能够有效控制边界层的分离,且控制效果随着能量输入增大而增强,最大可使分离区减小40.6%,而在干扰区下游作用时对激波/边界层干扰基本没有影响。结合热阻塞效应,可得出电弧放电的作用机理是其产生的焦耳热在流场中造成局部流场阻塞,形成等离子体虚拟型面,在流场中诱导出微弱的斜激波和旋向相反的漩涡,增大了边界层内流体的动量,使其抵抗分离的能力增强,从而抑制了气流的分离。
王浩程邦勤纪振伟胡伟波
关键词:数值仿真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激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在机械式和气动式激波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波控制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法。采用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式,设计了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在小型暂冲式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尖劈斜激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够有效控制激波。实验研究了磁场对激波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磁场使得激波控制效果显著增强。从热效应机理角度出发,建立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激波的热阻塞模型,采用该理论模型预测的激波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热阻塞模型的合理性。由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方法具有响应迅速、控制灵活等优点,因此将成为激波控制领域一条新的有价值的技术途径。
王健李应红程邦勤苏长兵宋慧敏吴云
关键词:激波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电弧放电超声速风洞磁场
飞机推进系统关键技术——推力矢量技术被引量:22
2000年
首先对飞机推力矢量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作了简要介绍 ;然后以第四代战斗机 F- 2 2 /F-1 1 9和三代半战斗机 СУ- 37/АЛ- 37ФЮ 为例 ,说明了推力矢量技术全面满足了第四代战斗机的战技要求 ,第三代战斗机采用了推力矢量技术后已发展为三代半战斗机 ,从而充分论证了推力矢量技术促进了先进战斗机的发展 ;最后指出了推力矢量技术研究发展的有关项目 。
陶增元李军程邦勤
关键词:飞机推进系统推力矢量喷管推力矢量控制
一种对涡旋流畸变发生器
提供一种对涡旋流畸变发生器,包括叶片、机匣、圆环。叶片共11个,分别为:(1)中间位置的五个叶片,五个叶片形状、大小、叶片弯曲程度各不相同,每个叶片的叶型剖面均为叶盆朝下,叶背朝上;叶片弯曲角度关于叶片中心左右对称;(2...
程邦勤冯路宁王加乐张磊李军周游天
进气道隐身装置与发动机联合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介绍了进气道隐身装置与某涡扇型发动机地面联合试验的设备组成与试验方法,分析了风扇形吸波导流体的隐身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吸波导流体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考验了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隐身装置的结构强度。
李文峰程邦勤王永生
关键词:进气道涡轮风扇发动机战斗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