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尧楚

作品数:14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染色体
  • 6篇染色
  • 6篇苎麻
  • 4篇育种
  • 4篇核型
  • 3篇多倍体
  • 3篇染色体核型
  • 3篇倍体
  • 2篇带型
  • 2篇远缘
  • 2篇远缘杂交
  • 2篇杂交
  • 2篇水稻
  • 2篇染色体组
  • 2篇染色体组型
  • 2篇温敏核不育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学
  • 2篇细胞学研究
  • 2篇小麦

机构

  • 9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农学院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4篇程尧楚
  • 5篇李宗道
  • 4篇郑思乡
  • 4篇段映池
  • 3篇蒋佐升
  • 2篇徐庆国
  • 2篇洪亚辉
  • 2篇伏军
  • 2篇董延瑜
  • 2篇王春桃
  • 1篇何立珍
  • 1篇杨瑞芳
  • 1篇谢卓荣
  • 1篇周文新
  • 1篇朱凤绥
  • 1篇杨兆起
  • 1篇邹应斌
  • 1篇李树川
  • 1篇唐湘如
  • 1篇崔国贤

传媒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农学院学...
  • 2篇作物研究
  • 2篇中国麻作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6
  • 1篇198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麻类作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及Giemsa带型初步观察被引量:15
1981年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朱凤绥何广文肖瑞芝李树川田自强程尧楚
关键词:麻类作物染色体组型遗传育种
苎麻染色体组型及其Giemsa C-带带型研究被引量:4
1986年
用苎麻芦竹青嫩梢扦插诱导萌发幼根,采用 F-BSG 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组型和 Giemsa 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的核型公式为2n=28-8(L)st+18(S)st+2(S)_(SAT),全为不对称的染色体,N、F 值与其染色体条数相等,每组染色体臂指数均大于78%,染色体长度比大于2.1:1,属于4B 类核型。Giemsa C-带带型单一,短臂为全带,长臂为着丝点带。苎麻(Boehmeria nivea L.)是我国特产,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国内外对苎麻栽培、育种、生理生化、形态解剖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苎麻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极少。我们对苎麻染色体形态及染色体结构特征及 Giemsa C-带带型进行研究,将为苎麻遗传变异,新品种选育提供细胞学依据。
程尧楚段映池蒋佐升谢卓荣李宗道
关键词:C-带染色体组型核型公式苎麻嫩梢扦插
苎麻多倍体诱导研究——Ⅰ. 苎麻多倍体诱导的基础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5个苎麻品种经秋水仙碱处理后,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株相比,变异株子叶肥厚,色深绿,叶表皮毛明显增多、变粗,幼叶表面气孔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正常株2n=2x=28,变异株为2n=4x=56,甚至出现2n=8x=112的重复加倍现象本研究探讨了苎麻诱变的细胞学基础、细胞分裂动态有丝分裂指数,确定了分裂盛期。同时还比较了各种诱变方法及其效果。借助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就秋水仙碱对苎麻诱变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鉴定,为苎麻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
董延瑜郑思乡洪亚辉任春梅刘国民邓明其程尧楚
关键词:苎麻多倍体育种染色体
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研究Ⅳ.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后代细胞学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我们从1990年开始进行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经历8个世代的培育,从中选育出了超丰早1号等水稻新品系。为探讨杂种与其亲本在细胞学上的差异,进行了染色体分带制片观察。结果发现:杂种染包体数目与母本水稻(中87—156)相同,其他几项核型指标也基本一致。同时,原父、母本各只有一对随体与核仁相连,而杂种赵丰早1号及另两品系均有2对随体,分别位于第8对和第10对染色体上,与核仁相连。根据随体显性遗传优势特点,我们认为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后代的2对随体是高粱的一时随体进入了水稻核内,因而引起了杂种细胞遗传基础的变异。
程尧楚周文新伏军徐庆国
关键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
沙田柚及其芽变株系的染色体核型和Giemsa带型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对沙田柚及其芽变株等4个材料的染色体核型及Giemsa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染色体数目的众数为2n=18,第6对染色体带随体,染色体长度比在2至3之间,臂指数(N.F)为36,核型属于1B类型。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A.S.K%)变化范围在56.99%~59.54%之间,均为对称型核型。7个材料Giemsa带型主要是着丝点带、端带和全带。
段映池程尧楚蒋佐升刘克颐
关键词:沙田柚染色体核型G带
全文增补中
水稻超高产育种新技术探索被引量:7
1995年
对水稻超高产育种进行了探索,对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进行了论述,认为水稻与高粱远缘杂交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伏军徐庆国唐湘如程尧楚周文新
关键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育种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0雄性败育机制研究被引量:19
1997年
观察了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0的雄性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出现诸多异常现象,但是大多数花粉母细胞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在花粉粒发育时期,能形成正常的单核花粉粒,大部分单核花粉粒能进行有丝分裂形成二核或三核花粉粒.但是,其细胞质稀薄解体,营养核不清,花粉粒变为椭圆形、三角形和多边形.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二核期到三核期,花粉粒以染败为主,败育率为100%.
周美兰唐启源程尧楚程尧楚
关键词:小麦花粉败育光温敏核不育
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染色体倍性变异的研究
1997年
对化学药剂诱导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染色体组成和倍性的观察结果表明:苎麻孤雌生殖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化很大,有单倍体、混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单倍体细胞在52.5%~62.5%之间,并伴有不均等分裂、落后染色体、小染色体等有丝分裂异常现象.另外对天然雄性不育孤雌生殖的结实率及其后代植株倍性进行了观察。
晏春耕杨瑞芳王春桃王春桃崔国贤郑思乡李宗道
关键词:苎麻单性生殖染色体
苎麻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研究初报
1993年
本研究探讨了苎麻多倍体的各种诱导方法,以组织培养方法最为理想,诱变频率可高达56.10%。采用组织培养不定芽技术获得了四倍体细胞达94%的单株和三倍体细胞达86%的单株,并发现了非整倍体细胞。将稳定的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得到了大量三倍体苎麻,以及各种类型的苎麻非整倍体材料。还初步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形态特点,选出了一些营养生长优势极强的株系。
郑思乡刘国民邓明其郭清泉宾学谦李宗道何立珍程尧楚
关键词:苎麻多倍体非整倍体不定芽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4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21
1996年
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到花粉粒的形成和发育期,对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4的雄性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ES-14在减数分裂期间虽观察到异常现象,但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能正常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花粉粒发育到单核靠边期后,不能进行核分裂,发育停止,然后核解体,核物质分散在细胞内,花粉粒逐渐变形,不能形成二核和三核花粉粒。开花期花粉粒形状为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对碘-碘化钾溶液不呈蓝色反应,花粉败育率达100%。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靠边期以后。
周美兰程尧楚邹应斌邹应斌
关键词:小麦光温敏核不育花粉败育细胞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