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植军

作品数:59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手术
  • 14篇肿瘤
  • 10篇直肠
  • 10篇肠癌
  • 9篇直肠癌
  • 9篇胃肠
  • 7篇切除
  • 7篇胃肠道
  • 7篇肠道
  • 6篇修补术
  • 6篇吻合器
  • 6篇间质
  • 6篇间质瘤
  • 5篇术后
  • 5篇疝修补
  • 5篇疝修补术
  • 5篇外科
  • 5篇外科手术
  • 5篇无张力
  • 4篇低位直肠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深圳...
  • 18篇同济医科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湖北省中医院
  • 2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作者

  • 59篇白植军
  • 19篇刘铮
  • 14篇吕国庆
  • 14篇李亮
  • 10篇隋梁
  • 8篇陈道达
  • 7篇何美文
  • 7篇朱立元
  • 6篇易辛
  • 6篇于鼎
  • 5篇李粤
  • 5篇张寿熙
  • 3篇冯子毅
  • 3篇冯贤松
  • 3篇王国斌
  • 3篇王春友
  • 3篇田元
  • 3篇吴日钊
  • 3篇雷云鹏
  • 3篇李冠

传媒

  • 5篇腹部外科
  • 5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实用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茛菪碱对绞窄缺血肠段肠系膜微循环作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2年
本实验用兔制成绞窄性肠梗阻的动物模型,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解除梗阻后缺血肠段肠系膜微循环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明显障碍,并伴有肠粘膜缺血性损伤。肠系膜根部加静脉应用山茛菪碱,能明显扩张细动脉,加快血流,改善肠系膜微循环,促进肠管生机恢复。以减少术后肠穿孔的发生。
白植军熊叔陶徐泽
关键词:山莨菪碱微循环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与肿瘤学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是一种克隆基因的新方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 ,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方法简便等优点 ,近年来已克隆出许多新的肿瘤相关基因 。
张旃李明昌白植军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肿瘤基因
介入栓塞治疗胆道大出血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评价血管造影和栓塞对胆道大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过去 8年间收治胆道大出血6例 ,均采用腹腔动脉和选择性肝右或左动脉造影 ,随即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近端栓塞。结果 :6例患者经这种方法治疗 ,出血立即停止。其中有一例患者由于再出血而行第二次栓塞。所有患者均存活 ,随访半年 - 5年无再出血。结论 :胆道大出血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与手术比较 。
柴新群邓飞涛王春友郑启昌白植军冯贤松
关键词:胆道出血放射学介入性栓塞治疗性
切口保护开创器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开创器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结直肠癌在行腹腔镜手术时辅助小切口使用切口保护开创器。逐层切开辅助小切口进入腹腔后,首先将切口保护开创器的固定环经小切口放入腹腔内,固定环自动张开恢复为圆形,然后连续翻转牵拉环同时卷绕硅胶薄膜套管使其绷紧,直到切口保护开创器固定在辅助小切口周围。结果辅助切口下手术视野整体显露良好,无须助手牵拉手术切口。辅助切口长度4.0~6.5cm,平均4.5cm。术后32例辅助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住院时间7~16d,平均8d。32例随访3~12个月,无辅助手术切口和操作孔肿瘤种植转移。结论切口保护开创器使用简单,对切口提供良好保护;手术切口能够自动敞开,无需助手用拉钩牵拉;优化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肠管取出和离断步骤,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吕国庆刘铮白植军李亮雷云鹏朱立元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胃癌晚期临床药物诊疗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的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反应。方法 19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胃癌,均为复治病人。全部病例均有客观评价指标。采用伊立替康伊立替康(CPT-11)6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天;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8 d为一周期,连续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9例均完2个周期化疗,共接受42周期化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7例(36.8%),无变化(NC)4例(21.1%),进展(PD)8例(42.6%),总有效率为36.8%,中位生存期8.6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粒细胞减少,腹泻,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毒性,Ⅲ~IV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粒细胞减少15.0%,腹泻4.2%。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药物治疗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何美文于鼎白植军刘铮
关键词:胃癌晚期化疗
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经下腹正中切口后入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股沟疝急诊病例47例,年龄17-80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组21例,B组为前入路组26例,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组相比前入路组解除嵌顿速度较快,放置补片进行全耻骨肌孔修补,更符合修补原理,并可以经同一切口对腹腔进行较全面探查。结论经正中切口腹膜前入路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较经腹股沟切口实用。
李亮隋梁吕国庆刘铮白植军吴日钊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探查
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腹壁组织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中线中、大型切口疝48例,年龄介于23~65岁,中型切口疝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大型切口疝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补;(2)与同期52例中、大型中线切口疝开放法肌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年龄介于20~67岁,中型切口疝2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大型切口疝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结果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相比:(1)在复发率上,其中在中型切口疝中,复发率分别为:7.1%和3.4%,P>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分别为:15.0%和4.3%,P>0.05。(2)腹壁异物感及术后慢性疼痛,在中型切口疝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对照组分别为:41.3%和95.7%,P分别<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对照组分别为:0%和30%,在对照组分别为:34.5%和47.8%,P分别<0.05。结论腹直肌肌皮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效果与无张力修补术相当,但术后不适及并发症较补片法相比优势明显。
李亮隋梁吕国庆吴日钊李粤刘铮白植军
关键词:解剖学腹直肌肌皮瓣
核素显像对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被引量:1
1998年
用家兔制成闭袢型、肠系膜静脉阻塞型及肠系膜动脉阻塞型的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模型,并以单纯性肠梗阻组和假手术组为对照。制模后1、4小时从兔耳静脉注射显像剂99m锝焦磷酸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进行腹部平面显像的动态观察,并测定感兴趣区的摄取比值。结果显示:在闭袢型和肠系膜静脉阻塞型于注射显像剂后,绞窄肠段所在腹侧出现放射性浓聚,显像部位感兴趣区摄取比值明显大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肠系膜动脉阻塞型上述改变不明显。本实验结果提示:闭袢型和静脉阻塞型绞窄缺血肠段早期有显像剂的聚集;SPECT的核素显像技术可作为早期诊断闭袢型和肠系膜静脉阻塞型肠梗阻有价值的辅助手段。
白植军张永学安锐张景辉田元曹国祥高再荣唐泽海
关键词:肠梗阻核素显像
经腹膜途径胃肠外营养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王春友黄韬张寿熙肖谷欣刘金林冯贤松白植军
因胃肠道功能障碍或广泛肠切除术后不能进食的高危患者,近年多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但当TPN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导管败血症,大静脉栓塞时,TPN则不能继续进行,此时病人营养补充为临床一大难题。该研究针对这一难点,创...
关键词: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胃肠道功能障碍营养补充
双氯芬酸钾片镇痛抗炎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临床研究
1998年
双氯芬酸钾(diclofenac potassium)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因而对创伤、扭伤以及相关的中,重度疼痛和炎症有很好的疗效。 本项试验主要对双氯芬酸钾片(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治疗急性疼痛和抗炎的临床有效性和耐受性进行评价。 1 试验设计 1.1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妇产科阴道侧切术后或剖宫产术后(60例)以及外科中等手术后(60例)疼痛的缓解度及安全性。
周际安原本旭白植军曾繁典
关键词:双氯芬酸钾抗炎有效性耐受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