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8篇鄂尔多斯盆地
  • 5篇延长组
  • 3篇延长组长
  • 3篇油层
  • 3篇三角洲
  • 2篇地层
  • 2篇三叠
  • 2篇三叠统
  • 2篇上三叠统
  • 2篇湖岸
  • 2篇成岩作用
  • 2篇储层
  • 1篇地层流体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相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层组
  • 1篇油田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低渗透油气田...
  • 4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江西省数字国...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10篇白嫦娥
  • 4篇楚美娟
  • 3篇郭正权
  • 2篇尹鹏
  • 2篇王亚玲
  • 2篇齐亚林
  • 1篇梁艳
  • 1篇邵晓州
  • 1篇姚泾利
  • 1篇张晓磊
  • 1篇李元昊
  • 1篇王斌
  • 1篇李继宏
  • 1篇黄锦绣
  • 1篇梁艳
  • 1篇康锐
  • 1篇王斌
  • 1篇张晓磊
  • 1篇杨庆坤
  • 1篇李连霞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录井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_1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和化验分析等资料,恢复了长81油层沉积期的水深及沉积环境,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1油层属于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其沉积特征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分析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确定了3种不同的浅水三角洲类型,即顺直型分流河道三角洲,树枝型分流河道三角洲和分流砂坝型三角洲。顺直型分流河道三角洲主要分布在西北沉积体系,河道稳定持续,分流河道砂体顺物源方向呈带状向湖盆中心延伸,单层厚度大,连续性好;树枝型分流河道三角洲主要分布在西南沉积体系,河道摆动较大,分流河道多出现分支,砂体顺物源方向呈树枝和鸟足状向湖盆中心延伸,单层厚度较西北体系相对较小,连续性较好;分流砂坝型三角洲主要分布在东北沉积体系,河道横向摆动较大,砂体横向连片,顺砂体方向连续性相对较差,单层厚度较薄,泥质夹层比较发育,砂体形态在平面上呈朵状分布。
楚美娟郭正权白嫦娥黄锦绣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浅水三角洲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被引量:37
2012年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盆地西南、西北地区的主力产油层,近年来,随着勘探向湖盆中心推进,在湖盆中部长8油层组勘探也取得较大的突破。但是对长8油层组的沉积特征认识不足,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对长8油层组的物源分析,结合其层序地层演化规律,对长81油层和长82油层沉积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沉积相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东北、西北、西部和西南4大沉积体系,明确了汇水区的展布范围为甘泉-吴起-白豹-黄陵一带;建立了长82油层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和长81油层三角洲沉积模式;通过分析湖平面的变化对湖岸线迁移带的控制,认为长82油层和长81油层之间存在沉积体系转换面,解释了长8油层组沉积中期广泛发育煤层、煤线及植物根系的原因。
楚美娟郭正权白嫦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三角洲滩坝湖岸线
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本文研究了甘谷驿油田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 甘谷驿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区内长4+5地层厚度90-110米,该油层组是主力油层组长6的重要接替层位,在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过程中,遵循在全区寻找比较稳定的...
白嫦娥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沉积微相储层砂岩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胶结物形成机理及地质意义被引量:9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普遍具有岩石成分复杂、成熟度低、磨圆度低和物性较差的特征,属典型的特低孔、低渗储层。强烈的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为储层致密的主要控制因素。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等对胶结物的分布、组合类型及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在借鉴现代湖泊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和地层流体化学组成与黏土、碳酸盐和硅质胶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流体控制了陆源碎屑黏土矿物在湖盆中的分布,控制了陆源碎屑黏土矿物向自生黏土矿物的转化,控制了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与分布。地层流体化学组成为胶结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特定的成岩环境。该研究成果为有利成岩相定性—半定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齐亚林尹鹏张东阳李继宏卢伟白嫦娥
关键词:成岩相地层流体胶结物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_2小层厚层砂体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2小层的沉积特征,恢复了其沉积环境及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82小层属SQ2长期旋回的水退体系域,为1个完整的湖进—湖退中期旋回;早—中沉积期发生湖进,水体相对较深,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河口坝微相比较发育;晚沉积期为平原沼泽化沉积过程,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厚度较薄,物性较差;由湖岸线控制的河口坝砂体的快速堆积是形成长82小层厚层砂体的主要原因。
姚泾利楚美娟白嫦娥袁晓明郭正权
关键词:层序地层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演化定量分析及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为例
2023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分析,结合物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序列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对储层孔隙演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利用定量的孔隙演化结果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为粉砂岩夹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在成岩作用特征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并以现今孔隙度作为约束条件,定量恢复出了成岩期的孔隙演化过程,综合所得的孔隙演化的定量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吻合;利用定量化的孔隙演化结果,运用PetroMod软件进行油气运聚模拟恢复,得出盆地石油充注开始于晚侏罗世(J_(3))末期,生排烃和聚集量均达到峰值出现于早白垩世(K_(1))末期,到白垩世末期时仍具有较高的聚集量,聚集量显著减少为现今阶段。同时,将该研究模型与实际钻探成果相叠加,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合理,可将其推广应用到同类型其他油田中,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尚婷王斌王斌杨庆坤楚美娟康锐张晓磊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孔隙演化盆地模拟
陆相湖盆沉积中心迁移特征及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陆相湖盆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和沉积物源的控制,前人对构造沉积中心的迁移研究较多,而物源对沉积中心的迁移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在构造稳定时期物源方向和供屑能力是决定沉积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入湖河流的多少,沉积物源可分为单源型和双源型,沉积中心主要受供屑能力强、进积快的物源控制,迁移方向与沉积物进积方向一致一同时。河流入湖方向和湖盆长轴方向不同沉积中心迁移特征也不同。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早期(长10-长7)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构造影响,具有逆时针迁移特征,中晚期(长6-长1)沉积中心迁移主要受物源控制,具有拉锯式迁移特征。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烃源岩、储层和盖层的空间分布和成藏组合方式,进而控制了油藏分布规律。
李元昊王秀娟梁艳白嫦娥王亚玲邵晓洲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相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沉积微相及其演化,建立沉积相模式,解释已知砂体的展布特征,指导未控制区的砂体预测,为部署提供依据;分析生、储等成藏要素及组合,建立成藏模式,建立油气聚集与沉积微相的关系,预测有利区。通过岩心观察与描...
齐亚林尹鹏白嫦娥王亚玲邵晓州
关键词:砂体预测沉积相
文献传递
吴定地区侏罗系延9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吴定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开采规模较大的油田之一,延9段储层作为主要开采层位,其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明确研究区储层特征及沉积、成岩作用对其影响是后续勘探开发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方法对吴定地区延9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9段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砂岩碎屑分选为中等-好,磨圆较差,成熟度较低;储层孔隙度的平均值是15.08%,渗透率的平均值是59.02 mD。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与成岩作用两个因素影响,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沉积相带;延9段储层主要受压实、胶结及溶蚀作用的影响,压实、伊利石胶结及碳酸盐胶结作用破坏了原有孔隙结构,使储层物性变差;高岭石在储层物性的影响上表现出双面性;溶蚀作用产生较多的次生孔隙,是提高孔渗能力改善储层物性的关键;研究区延9段储层成岩演化已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该研究为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提供了地质依据。
张晏榕王克李连霞白嫦娥崔欣段特征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10油层组沉积特征及物源被引量:4
2018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大型拗陷湖盆沉积,长10油层组为延长组初始期沉积物。但其物源特征、沉积体系划分、沉积相类型等基础问题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全盆地长10油层组的勘探发现。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采用了轻重矿物、锆石测年等分析方法,明确了长10油层组主要发育东北、西北、西南三大物源,根据物源特征沉积体系划分为东北、西北和西南沉积体系。综合野外露头、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揭示了长10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其中,西北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东北沉积体系发育曲河流—三角洲沉积,西南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中心位于太白—宜君一带,为浅湖相沉积。
李元昊郭小军梁艳白嫦娥王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