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中科

作品数:541 被引量:4,076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8篇期刊文章
  • 98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57篇经济管理
  • 1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0篇矿业工程
  • 117篇农业科学
  • 25篇文化科学
  • 22篇生物学
  • 12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8篇复垦
  • 177篇露天
  • 161篇土地复垦
  • 130篇煤矿
  • 110篇露天煤矿
  • 84篇土壤
  • 78篇露天矿
  • 75篇生态
  • 62篇排土
  • 62篇排土场
  • 49篇土地利用
  • 48篇生态重建
  • 41篇黄土区
  • 36篇平朔矿区
  • 34篇植被
  • 34篇生态系统
  • 33篇露天矿区
  • 27篇大型露天煤矿
  • 25篇整治
  • 22篇土地整治

机构

  • 39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8篇国土资源部
  • 149篇山西农业大学
  • 3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3篇山西省生物研...
  • 16篇山西大学
  • 11篇平朔安太堡露...
  • 9篇国土资源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国土资源部土...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中煤平朔煤业...
  • 5篇山西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山西省国土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538篇白中科
  • 71篇王金满
  • 69篇曹银贵
  • 45篇周伟
  • 32篇赵景逵
  • 27篇赵中秋
  • 25篇崔艳
  • 22篇张继栋
  • 21篇师学义
  • 17篇王文英
  • 17篇李晋川
  • 15篇吕春娟
  • 14篇叶宝莹
  • 13篇秦俊梅
  • 13篇周伟
  • 13篇付梅臣
  • 13篇李晋川
  • 12篇袁春
  • 12篇郭青霞
  • 12篇钱铭杰

传媒

  • 34篇山西农业大学...
  • 32篇资源与产业
  • 29篇农业工程学报
  • 28篇中国土地科学
  • 19篇煤矿环境保护
  • 18篇中国矿业
  • 17篇中国地质教育
  • 14篇水土保持研究
  • 13篇生态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1篇生态学杂志
  • 10篇煤炭学报
  • 9篇中国土地
  • 8篇金属矿山
  • 6篇土壤通报
  • 6篇资源开发与市...
  • 6篇生态经济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地学前缘
  • 6篇能源环境保护

年份

  • 7篇2023
  • 13篇2022
  • 19篇2021
  • 15篇2020
  • 24篇2019
  • 15篇2018
  • 29篇2017
  • 31篇2016
  • 24篇2015
  • 23篇2014
  • 23篇2013
  • 17篇2012
  • 40篇2011
  • 27篇2010
  • 38篇2009
  • 33篇2008
  • 22篇2007
  • 28篇2006
  • 13篇2005
  • 15篇2004
5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29
2002年
根据1986~2001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和实践,提出:以土地破坏为核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工矿区人类的生存空间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我国应当采取超前、主动、协调、高效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保证工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左寻白中科
关键词: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生态脆弱矿区植被重建与生态安全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脆弱矿区的生态安全问题主要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矿区的植被恢复重建,对保证我国乃至全球产粮区和工业城市群的生态安全、防止风沙侵袭、阻隔沙漠合拢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防护功能,...
白中科
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9
2015年
露天矿在"剥-采-运-排-复"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损毁对矿区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或影响。该文以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将土地损毁过程作为矿区的风险源,通过构建黄土区特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风险因果链,建立其综合生态风险的评价模型。根据露天煤矿不同土地损毁类型及矿区生态系统状态,利用生态遥感指数、实测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风险源与风险受体评价,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矿区综合风险值。结果表明:1)矿区土地损毁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未复垦的排土场,本身极不稳定,主要存在的风险为扬尘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2)已复垦排土场和工业场地由于多年实施复垦及管护措施,逐步恢复稳定性,而部分外排土场在早期排土过程中,由于排土工艺不合理以及后期管护不当,导致土壤和植被退化,风险相对较高;3)露天采区的生态风险性较小,其生态敏感度属于中值区,受土地损毁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对其产生剧烈扰动。该研究将矿区生态风险进行量化,实现了风险值的空间化和可视化,有利于制定基于不同风险值的分级分区防范措施。
孙琦白中科曹银贵谢苗苗胡兴定姜彦竹卢元清
关键词:土地复垦煤矿生态风险评价生态敏感度安太堡矿
中国土地整理工程发展回顾与展望--基于《农业工程学报》“土地整理工程”专栏2002-2020年刊载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土地整理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土地整理工程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农业工程学报》自2002年开始开设“土地整理工程”专栏,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研究领域和内涵的不断拓展,2020年5月第9期开始,“土地整理工程”专栏更名为“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该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业工程学报》“土地整理工程”专栏2002-2020年期间刊发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战略提供支撑。研究发现:土地整理工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工矿废弃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生态、土地修复、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节约用地、乡村空间格局与发展、耕地开发、市地整理等方向;土地评价、农地整理和耕地质量与安全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发文量分别占比10.52%、10.16%和8.51%;围绕土地评价、农地整理、耕地质量与安全、3S和土地信息技术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方向,“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形成了10个在全国处于领先研究地位的作者合作网络组团,以及5个关键词聚类;“土地整理工程专栏”刊发论文覆盖了土地整理工程的各个方向,近年来学者们更加关注生态化土地整治,基于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来构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分析土地整治的生态效应,同时关注土地整治单项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与修复技术、农村居民点的格局演变与布局优化等内容。未来土地资源保障与国土生态安全研究将更注重“系统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理论、方法和机理,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保护、统一修复、综合治�
王金满郧文聚白中科
关键词:文献计量法土地整理工程
采煤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煤矿开采导致地表塌陷,并改变原有土壤理化性质。为了更好地开展矿区土地复垦,进行土壤重构,必须要对塌陷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综述了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后塌陷区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方向,为塌陷区土壤理化特性变化机理揭示提供指导。
祝宇成王金满白中科秦倩王洪丹
关键词:塌陷理化性质
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壤含水率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6年
我国大型煤矿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自然降雨较少且常年蒸发量过大,地下水埋藏深植物难以利用,因此土壤水分成为制约该地矿区复垦植被建设最重要的因素。综述了干旱半干旱矿区土壤质地、地形、降雨以及植被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发现各环境因素对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规律研究不够深入,关于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较少,矿区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研究不够全面。提出了今后应加深对矿区各环境因素影响土壤水分作用机理的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及相关模型加强对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研究,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研究矿区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
谷裕王金满刘慧娟王洪丹白中科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环境因素
安太堡露天矿区林草用地向耕地转变的驱动力浅析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的研究都是在大尺度区域上的。本文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从矿区复垦平台上的林草用地类型向耕地的转变着手,比较了...
曹银贵白中科
关键词:驱动力耕地露天矿
文献传递
碳中和愿景下“三生空间”转型及其碳储量效应——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18
2021年
研究目的:基于“三生空间”转型内涵及基本趋势,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区域“三生空间”转型及其碳储量效应。研究方法:ArcGIS空间分析,InVEST碳储量评估模型。研究结果:(1)“三生空间”转型实质是人地关系格局演变在空间形态上的映射,体现了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不断升级而导致的空间形态格局的演变;(2)1980—2020年贵州省“三生空间”转型剧烈,其中以近10年最为显著,林地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和草地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规模较大,工业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3)40年间贵州省碳储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共减少3.502万t,林地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和草地生态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型成为导致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应在把握区域“三生空间”转型特征的基础上,以“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以“三生空间”转型规律为依据,积极实施国土空间分类引导与调控政策,提升区域固碳能力。
陈美景王庆日白中科史泽宇
关键词:碳储量
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研究与实践
本文介绍了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部分研究结果。内容包括:矿区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和植被重建工艺的研究。同时提出今后研究的要点。
李晋川白中科柴书杰岳建英王文英
关键词:生态重建露天煤矿废弃地
文献传递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刺槐生长状况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安太堡露天煤矿1993~1998年土地复垦试验结果表明,在排土场边境条件下,刺槐可以正常生长。坡度、坡向、地表物质组成和植物配置模式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在阳向坡、避风处生长良好。黄土母质有利于1年生刺槐的生长,岩土混排则更有利于2年生以上刺槐的生长。刺槐与草混交抑制刺槐生长。
王改玲白中科赵景逵
关键词:露天矿排土场刺槐生长土地复垦煤矿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