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军 作品数:21 被引量:9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50例疟疾患者救治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疟疾诊断、鉴别及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150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疟疾患者中,确诊前误诊22例,占14.67%。多脏器功能不全涉及中枢神经、血液、消化、呼吸、肾脏及其他多个重要脏器或系统,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治疗上应注意抗疟疾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退热治疗和激素的使用,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的监测。结论疟疾的早期诊断和鉴别在患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确诊后,应关注多脏器功能受损情况,及时识别和合理治疗并发症是关键。 邹洋 冯曼玲 王非 栗绍刚 田小军 王磊 李小丽 谷俊朝关键词:疟疾 治疗学 北京市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供资料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7月确诊的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0%患者伴有腹泻;肠黏膜组织压片均可以找到曼氏血吸虫卵,但日本血吸虫IgG抗体阳性率仅为33.3%。所有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B细胞比例明显上调,血免疫球蛋白以IgG抗体为主;16.6%的患者腹部超声见腹腔积液或脾脏增厚,16.6%患者磁共振检查见肝脏出现多发小结节或肠壁增厚,所有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均可见结肠炎,其中66.6%的患者合并多发溃疡,肠黏膜病理学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6例患者经吡喹酮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结论本文通过系统总结6例输入性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和实验室多方面资料,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 邹洋 王磊 李小丽 田小军 李威 安亦君 齐志群 李晶晶 王非 黄敏君关键词:曼氏血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病原学检测 吡喹酮 输入性病例 霍乱毒素B亚单位和旋毛虫幼虫抗原诱导黏膜免疫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黏膜佐剂霍乱毒素B 亚单位(CT-B )在激发旋毛虫感染的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方法24只NI H 小鼠随机分为4 组,每组6 只。CT-B 免疫组:每只小鼠于0 、7 、14 d 用含幼虫抗原100 μg 、C T-B 10 μg 的免疫原200 μl 经口灌服;正常对照组;免疫后感染组:免疫方法同CT-B 免疫组,末次免疫后第7 天,每只小鼠用200 条旋毛虫进行感染;单纯感染组:不免疫,与免疫后感染组同时进行感染。CT 蛳B 免疫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免疫后第7 天、免疫后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在感染后第7 天分别取血检测Ig A 、Ig G 1 、Ig G 2 b ,刮取肠黏液检测sIgA ,检测肠道成虫数,并收集每鼠雌虫,在体外检查其生殖力。结果与单纯感染组相比,CT-B 免疫后感染组肠道成虫数明显减少,雌虫生殖力明显降低,成虫与新生幼虫减虫率分别为88.2%和72.4%。CT-B 免疫组小鼠肠黏液sIg A 、血清Ig A 较对照组小鼠明显提高(0 .2 9 ±0 .04 vs 0.09 ±0.02,0.21 ±0.06 vs 0.08 ±0.01,P <0.001);而两组Ig G 1 和Ig G 2 b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T-B 免疫后感染组小鼠肠黏液sIg A 、血清Ig A 较单纯感染组小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 .5 5 ±0 .28 vs0.08 ±0.15,0.33 ±0.06 vs 0.10 ±0.10,P <0.001)。 田小军 薛燕萍 黄敏君关键词:霍乱毒素B亚单位 黏膜免疫 小鼠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肝脏肉芽肿动态及脾细胞IL-4 mRNA水平的相应变化 1997年 本研究观察了小鼠急性日本血吸虫病肝脏肉芽肿的动态改变及在ConA或SEA体外诱导下小鼠脾细胞IL-4mRNA水平的相应变化。实验结果显示SEA刺激下牌细胞IL-4mRNA的动态变化与肝脏内芽肿的形成、发展及调节过程密切相关。在血吸虫成虫排卵前,无论ConA或SEA均不能诱导IL-4mRNA的转录。在感染后5周,肝脏肉芽肿开始出现.此时用RT-PCR法可以检测到IL-4mRNA的特异条带。感染后8周,肉芽肿炎症反应达高峰,SEA诱导的IL-4mRNA转录水平同时增高。感染10周以后,肉芽肿体积逐渐缩小,IL-4mRNA特异条带也同时消失。提示IL-4可能在肉芽肿的形成及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胡永秀 薛燕萍 田小军 黄敏君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肉芽肿 脾细胞 从基因水平对IL-5与IL-10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中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7 2001年 本研究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细胞体外在SEA与ConA诱导下产生的IL 5和IL 10 2种细胞因子从mRNA转录水平进行研究 ,以探索这 2种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肉芽肿形成与调节的可能性。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雄性BALB C小鼠后 ,分别于感染后 3周、 5周、 8周、 10周和 12周取小鼠脾脏 ,制备脾细胞单细胞悬液并于含ConA或SEA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提取脾细胞总RNA。RT PCR及凝胶分析法被用来分析总RNA样品中IL 5及IL 10mRNA转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 ,未感染和感染 3周小鼠脾细胞均无IL 5和IL 10的表达 ,感染后第 5周的小鼠脾细胞出现IL 5特异性条带 ,感染后第 8周IL 5表达明显增强 ,感染后第 10周IL 5mRNA转录水平下降 ,感染后第 12周未能检测到IL 5表达 ,表明IL 5表达的动态变化与肉芽肿的形成、发展及调节相平行。IL 10mRNA转录也于感染后第 5周出现 ,但感染后第 8周、第 10周、第 12周与第 5周相比 ,IL 10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改变 ,显示IL 10mRNA转录水平并未随着肉芽肿的调节而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IL 5可能在肉芽肿形成和调节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而IL 10可能并未直接参与肉芽肿的调节 ,但其转录可能与防止宿主过度肉芽肿炎症反应有关。 田小军 薛燕萍 黄敏君 诸欣平关键词:IL-5 IL-10 小鼠 MRNA转录 基因水平 山西省及周边地区利什曼原虫SSU rRNA基因和ITS-1序列克隆及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解山西及周边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虫种类型及其基因多态性,使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例来自山西及周边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骨髓样本提取DNA,分别扩增其核糖体小亚基r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Ⅰ(ITS-1)并应用其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患者感染原虫的虫种类型及其遗传关系。结果显示,13个临床样本SSU rRNA和ITS-1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9%和99.93%。基于SSU rR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个患者感染的虫种与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和恰氏利什曼原虫L.chagasi聚为一支。基于ITS-1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3例患者感染的利什曼原虫均属于婴儿利什曼原虫。SSU rRNA与ITS-1序列分类的结果一致,ITS-1在利什曼原虫虫种鉴定上较SSU rRNA分辨率高,可鉴定到亚种水平。13例山西及周边地区利什曼病患者感染原虫均为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感染虫株间同源性较高。 吴云 安亦军 齐志群 齐志群 田小军 李威 栗绍刚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ITS-1 表达序列标签在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组学已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拓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是一种快捷、高效地揭示基因组功能信息的方法。本文就EST在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田小军 薛燕萍关键词:基因组学 寄生虫学 24例脑裂头蚴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24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资料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所确诊24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脑裂头蚴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或者肢体无力,41.7%患者有颅内压增高,50.0%的患者脑脊液蛋白增高,66.7%的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70.8%的患者脑脊液Ig G增高,头颅MR见87.5%患者表现为多发病灶,病灶具有"绳结状"強化特征,T2WI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周围有大范围水肿带,91.6%的患者曼氏裂头蚴抗体呈现阳性,83.0%的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结论以癫痫或者肢体无力就诊的颅内占位患者需注意检查脑裂头蚴病询问流行病学史、寄生虫抗体及头颅MR检查是降低脑裂头蚴病误诊的重要方法。 王磊 王非 齐志群 李威 田小军 安亦君 邹洋关键词:脑裂头蚴病 39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内脏利什曼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制定有效的诊治内脏利什曼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9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地域分布、人群结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抗rk39抗体检测、诊治情况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分别为来自山西(29例)、甘肃(6例)、河北(2例)、陕西(1例)和河南(1例)。患者以成人为主(31/39),男女性别比为1.3∶1。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盗汗、呕吐、头痛以及脾、肝脏增大。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红蛋白降低、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白蛋白减少、血清球蛋白增加、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常见的合并感染病原体有支原体、细菌性肺炎、萨科奇病毒、衣原体、EB病毒和腺病毒。本组病例抗rK39抗体检测的敏感度为92.31%,骨髓镜检的敏感度为64.1%。使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利什曼原虫多数患者有效(33/34),1例患者怀疑锑剂耐药(1/34),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地区分布不均匀,居住以农村为主,易误诊,应提高该病的诊断能力,以降低病死率,为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吴云 田小军 齐志群 齐志群 安亦军 李威 栗绍刚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嗜酸性粒细胞 利什曼原虫 临床流行病学 嗜酸性粒细胞与蠕虫感染 被引量:6 2011年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一种效应细胞,当有寄生蠕虫感染时被激活,比例可高达40%,在抗蠕虫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Eos的结构、功能以及在抗蠕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和组织损伤作用作一综述。 田小军 谷俊潮 郭增柱关键词:嗜酸细胞 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