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选择及不同术式比较
-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选择原则,并对经腹腔切口、经腰切口及后腹腔镜取肾等三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2003年来我院行的3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三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腹腔取肾5例,经腰...
- 王龙信王禾袁建林秦卫军田丰张更
- 文献传递
- TGF-β_1基因转染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转染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从Wistar大鼠骨髓培养imD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用TGF-β1-pcDNA3质粒转染imDC,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IL-10、IL-12、TGF-β1水平,观察其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比较其在体外刺激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TGF-β1-imDC在LPS刺激后仍能保持未成熟的细胞形态,表面抗原CD86,CD80,CD40及MHCⅡ表达都有明显下降(P<0.01),分泌TGF-β-1水平为(793.82±206.38)ng/L,明显高于imDC和mDC(P<0.01),分泌IL-10、IL-12明显低于mDC(P<0.01),而与imDC无显著差异(P>0.05),LPS刺激TGF-β1-imDC 24 h后分泌IL-10、IL-12的能力显著低于imDC(P<0.01),在体外刺激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低于imDC和mDC(P<0.01)。结论TGF-β1-imDC的表面抗原表达明显下降,抗原递呈能力降低,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增加,能够维持细胞于未成熟状态。
- 郭庆东李兵章翔秦卫军王福利田丰郭应禄温中华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树突状细胞转染
- 转化生长因子β不敏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肾癌的免疫治疗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不敏感、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小鼠肾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修饰的TβRII粒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肾癌Renca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获得表达显性负相TpRII(TpRIIDN)的DC,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变化,观察TGF-β体外增殖抑制效果,Western blot检测SMAD-2的磷酸化水平。Renea细胞皮下荷瘤BALB/C鼠40只,随机分TβRIIN—DC组、DC-抗原组、DC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的皮下接种,观察肿瘤体积改变和小鼠生存期。结果经方差分析,TβRIIDN—DC组与DC-抗原组,DC、组的DC细胞CD86、CD80,CD40、CD11c及MHC-Ⅱ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对TβRIIDN—DC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在TβRIIDN—DC组未检测到磷酸化SMAD-2。TβRIIDN—DC组、DC抗原组、DC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36.27±13.09)、(115.51±20.75)、(218.10±18.93)和(239.21±21.82)mm^3,4组荷瘤小鼠生存期分别为(75.6±10.2)、(44.3±8.5)、(19.0±5.4)和(21.2±6.7)d,其中TβRIIDN—DC组2只小鼠肿瘤完全消失,TβRIIDN-DC组肿瘤体积及荷瘤小鼠生存期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不敏感的DC疫苗对肾癌荷瘤BALB/C小鼠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
- 秦卫军王福利田丰宋斌温伟红李郁梁丽莉王禾郭应禄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肾肿瘤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 利用互动式讨论课教学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质
- 2006年
- 为了培养医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其科学素质,我们尝试了互动式讨论课教学.经过几年的实践,证实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对科学问题的洞察力及深度思维、对科学时事的关注度以及医学生的总结、表达能力.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的地方.
- 李郁边惠洁孔令敏田丰蒋建利陈志南
-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讨论课教学改革
- 嗜酸性膀胱炎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病人,男,54岁。1月前开始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后间断出现肉眼血尿,无明确过敏史,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白细胞15~20/HP,红细胞++,BLD++。尿脱落细胞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超声检查示:膀胱三角区黏膜明显增厚。
- 田丰吉凯
- 关键词:嗜酸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
- 军事训练剧烈运动后致ARF并MODS 6例被引量:1
- 2009年
- 包丽媛朱开常田丰嵇晓娇
- 关键词:军事训练急性肾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靶向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对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 田丰王龙信
- 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力尔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方法将152例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力尔凡+DDP+放疗;对照组:DDP+放疗。比较两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总数。结果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复发间隔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NK细胞及CD4/CD8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力尔凡不但可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有免疫复苏作用,在体内与其他免疫因子和化疗药物起协同作用,对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失为1种化疗配伍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 程文郭春晓邢潇潇王龙信田丰徐锋张征宇位志峰徐晓峰
- 关键词:膀胱癌力尔凡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S)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上段输尿管结石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URS 38例,行RPLU 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URS组38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直径无>4 mm结石残留)为86.8%(33/38),RPLU组32例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0%。URS组手术时间(85.63±14.01)min,术中出血量(11.18±7.11)mL,术后住院时间(3.95±1.51)d,术后并发症5例,RPLU组分别为(79.94±18.59)min,(20.94±10.96)mL,(4.53±1.24)d和0例。RPLU组在手术成功率上显著高于URS组,在术后并发症上也显著低于URS组(均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上URS组则显著少于RPLU组(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与RPLU比较,RPLU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而URS失血量少。
- 田丰董杰王龙信傅点程文王立新黄亮周凯
- 关键词:上段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 肾脏孤立性纤维瘤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诊断(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肾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肾孤立性纤维瘤进行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左肾,1例来源于肾实质,1例与左肾盂关系密切,临床、影像学诊断为左肾癌,均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肿瘤大体为球形或表面略分叶状的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镜下梭形细胞呈束状、旋涡状或不规则状排列,部分与胶原纤维混杂,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细胞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未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34及CD99阳性,S100,SMA,CKpan,P63,HMB45均为阴性,确诊为肾脏孤立性纤维瘤,2例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肾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肿瘤,临床及影像学上易误诊为肾癌或肾盂癌,免疫组化CD34阳性表达是其病理学特征性表现,根治性切除及术后长期随访是治疗肿瘤的必要手段。
- 王龙信董杰程文田丰高建平
- 关键词: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