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雷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神经缺损
  • 4篇缺损
  • 3篇神经组织
  • 3篇周围神经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 3篇微囊
  • 3篇微囊化
  • 2篇异体
  • 2篇异体神经
  • 2篇异体神经移植
  • 2篇皂甙
  • 2篇神经移植
  • 2篇神经再生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甙
  • 2篇人参皂甙RB...
  • 2篇周围神经缺损
  • 2篇坐骨神经缺损
  • 2篇脱细胞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王雷
  • 5篇蒋电明
  • 2篇黄英如
  • 2篇余学东
  • 2篇安洪
  • 2篇冼华
  • 1篇黄剑
  • 1篇陈增刚
  • 1篇李沿江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提高对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拇长伸肌腱(extensor pollicis longus,EPL)自发性断裂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既往有桡骨远端骨折、无新发创伤而确诊EPL自发断裂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和规范手术治疗。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存在"摩擦机制"和"压力机制"两种原因诱发EPL迟发性损伤,如未引起重视,则有可能发生EPL自发性断裂,早期可行端对端原位修复,晚期因肌腱近断端动力不足,多采取肌腱转位重建伸拇功能,示指固有伸肌腱是较好的动力肌选择。结论:需要充分认识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无论骨折移位与否,均有可能发生EPL自发性断裂。如果早期发现"摩擦机制"和"压力机制"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尽早干预处理,就可能降低EPL发生自发性断裂的概率。
王雷安洪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拇长伸肌腱
人参皂甙Rb1对玻璃化保存坐骨神经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对大鼠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及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坐骨神经在0、50、100、200μg.L-1G-Rb1玻璃化液(A、B、C、D组)中,-20℃保存4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玻璃化保存后的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组SD大鼠(A’、B’、C’、D’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4、8、14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观察,术后16周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及靶肌肉运动终板观察。[结果]坐骨神经玻璃化保存4周后,A组神经脱髓鞘严重,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破坏,B、C、D组髓鞘轻微变性,施万细胞质膜和基底膜保持完整;细胞凋亡B、C、D组轻于A组,C、D组轻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16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潜伏期及波幅,运动终板数量、面积、着色,B’、C’、D’组与A’组间,C’、D’组与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显示,A’、B’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少、髓鞘较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C’、D’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G-Rb1对玻璃化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
黄英如蒋电明冼华黄剑陈增刚王雷
关键词:人参皂甙RB1异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
人参皂甙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insenoside Rb1,G-Rb1)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对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3个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作为供体和受体。切取供体大鼠双侧坐骨神经15 mm长,随机在G-Rb1溶液(0、50、200 mg·L-1)中4℃保存4周(A4、B4、C4组)和6周(A6、B6、C6组),Western-blot检测供体神经Bcl-2表达,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冷保存6周供体神经生物活性。用冷保存6周的供体神经(A6、B6、C6组)修复对应的受体(A、B、C组)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后分期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第20周行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Western-blot检测Bcl-2表达,冷保存4周时,B4组高于A4、C4组(P<0.05),冷保存6周时,B6、C6组高于A6组,且B6组高于C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cein-AM染色LSCM观察,B6、C6组荧光强度与A6组比较,B6组与C6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各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0周电生理检测、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髓鞘厚度,B、C组与A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周透射电镜显示,A组再生有髓纤维少、髓鞘薄,结缔组织增生明显,B、C组有髓纤维较多、髓鞘厚,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结论]G-Rb1对冷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G-Rb1冷保存的坐骨神经能改善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效果。
李沿江黄英如王雷冼华吴珍元余学东
关键词:人参皂甙RB1冷保存施万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
微囊化神经组织联合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微囊化神经组织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桥接犬坐骨神经30mm缺损后腓肠肌的变化。方法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n=3):A组截取双侧坐骨神经行化学萃取制备脱细胞神经;B、C组使用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犬的坐骨神经30mm缺损, B组同时辅以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D组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缺损。术后定期观察术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6个月时检测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并取术侧及健侧腓肠肌行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 SDH)、突触素和运动终板染色,以及取距远端吻合口以远1cm的坐骨神经神经行Masson、固蓝及NF-200染色。结果 B、C、D组实验动物均纳入实验动物数量分析、无脱失。图像分析表明B组腓肠肌SDH光密度、肌纤维截面积、突触素及运动终板光密度及面积等与C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别,而与D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运动功能恢复、电生理及坐骨神经形态学检测均与腓肠肌检测结果相符合。结论微囊化神经组织细胞与脱细胞神经联合移植修复缺损神经后,重新支配靶器官,使腓肠肌萎缩明显减弱,效果优于单纯脱细胞神经移植,有望代替自体神经移植。
王雷蒋电明
关键词:微囊脱细胞神经腓肠肌
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体内后的生物活性,分析其在体内存活的时效。方法采用注射的方法将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到小鼠的腹腔。结果微囊化周围神经组织移植6周后,在小鼠的腹腔内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囊内的细胞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功能。结论微囊化神经组织可在体内保持活性至少6周,完善微囊化技术有望延长其存活时效,提高其促进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
王雷蒋电明
关键词:微囊化周围神经
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介绍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脱细胞方法的进展及脱细胞处理后的异体神经移植效果。结果相对于物理方法,化学脱细胞方法可有效降低移植神经的免疫原性,经过脱细胞处理后的异体神经移植后,效果良好。结论目前随着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长度的增加,神经再生效果逐渐降低,宿主雪旺细胞可能存在迁移极限,对长段脱细胞异体神经再细胞化或使用辅助手段提高雪旺细胞迁移能力,可望解决这一问题。
王雷蒋电明
关键词:周围神经
微囊化神经组织联合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拟通过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Polylysine-Algin,APA)成分构成的微胶囊包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以化学萃取获得脱细胞的犬同种异体神经,将二者联合移植修复不同长度的犬坐骨神经缺损,...
王雷
关键词:微囊化脱细胞神经坐骨神经缺损神经组织神经修复
文献传递
负载克林霉素的硫酸钙联合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负载克林霉素的硫酸钙联合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创伤后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予以林可霉素每次0.6 g,bid,静脉滴注1~2 h,连续3 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负载克林霉素的硫酸钙填充入清创后的骨缺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感染清除率、再手术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89.47%(34例/38例)和65.79%(25例/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19±1.00)和(15.47±1.61)d,愈合时间分别为(4.18±0.43)和(5.83±0.59)个月,感染清除率分别为94.74%(36例/38例)和65.79%(25例/38例),再手术率分别为10.53%(4例/38例)和31.58%(12例/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神经痛、胃肠道反应和血栓栓塞,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血栓栓塞和神经痛。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克林霉素的硫酸钙联合林可霉素注射液治疗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疗效良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王雷安洪余学东
关键词:创伤后骨髓炎
损伤控制骨科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9
2006年
近些年来,针对多发创伤,尤其是伴发严重骨折患者的治疗,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全面处理(ear-ly total care,ETC)”到“损伤控制骨科(dam age control orthopaed ics,DCO)”的转变,即“损伤控制”(dam agecontrol,DC)理论在骨科的应用和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合理应用DCO可提高严重多发伤的生存率。
王雷蒋电明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