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硕

作品数:150 被引量:585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7篇医药卫生
  • 8篇语言文字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耳蜗
  • 46篇言语
  • 46篇人工耳
  • 46篇人工耳蜗
  • 33篇植入
  • 28篇普通话
  • 28篇测听
  • 25篇耳蜗植入
  • 22篇言语测听
  • 21篇听力损失
  • 19篇听觉
  • 17篇助听器
  • 15篇人工耳蜗植入
  • 15篇汉语
  • 15篇感知
  • 13篇言语识别
  • 13篇音节
  • 12篇音乐
  • 12篇噪声
  • 12篇术后

机构

  • 1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2篇北京市耳鼻咽...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语言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四...
  • 2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北京老年医院
  • 1篇北京同仁医院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俄亥俄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50篇王硕
  • 52篇陈雪清
  • 52篇张华
  • 48篇刘博
  • 47篇陈静
  • 39篇董瑞娟
  • 33篇吴燕君
  • 30篇孔颖
  • 27篇亓贝尔
  • 23篇韩德民
  • 23篇莫玲燕
  • 21篇刘莎
  • 17篇王靓
  • 16篇郭连生
  • 15篇王媛
  • 14篇李玉玲
  • 13篇刘冬鑫
  • 11篇赵啸天
  • 11篇赵小燕
  • 11篇李靖

传媒

  • 25篇听力学及言语...
  • 2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6篇中国耳鼻咽喉...
  • 16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中国听力语言...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全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耳鼻咽喉(头...
  • 3篇中华耳科学杂...
  • 3篇国际耳鼻咽喉...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第八次全国听...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耳...
  • 2篇中华医学会2...
  • 2篇第九次全国听...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5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2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差异与音乐感知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中国和外国听力正常者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文化差异与音乐感知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的评估及其评估工具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慕尼黑音乐经验问卷(Munich music questionnaire,MUMU)和人工耳蜗音乐评估软件(musical sounds in cochlear implant,MuSIC)分别对40例实验组(中国听力正常者)和对照组(外国听力正常者)进行音乐聆听行为评估和音乐感知能力测试,实验组与对照组音乐经验相互匹配。结果对照组F3音调辨别、旋律辨别结果明显好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4音调辨别、节奏辨别与和旋律辨别测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情感与不和谐音测试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外国受试者音乐感知好于中国受试者,文化差异对音乐感知能力尤其是旋律感知有一定影响。
刘子夜刘博钟佳利亓贝尔董瑞娟王硕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乐感知听力人工耳蜗植入
普通话言语测听双音节词表的编辑与初步等价性评估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根据言语测听以及普通话语音学的要求,编制汉语(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speechtestmaterials,MSTM)中的双音节词(扬扬格)表,作为临床常规测试言语识别阈以及言语评估的基本材料。方法组织各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制定选词标准,对于具体细节以中文、普通话的规则为准。共编辑了10张词表,每表50词,基本做到声、韵、调三维平衡。录制合成为磁带后进行了正常听力受试者的等价性测试,测试采用单耳耳机给声。并采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表间除表5以外相关系数很高,聚类分析将10张表分为2类,但一致性检验Kappa时显示各配对组中Kappa值≥0·40组很少,一致性不高。结论双音节词表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言语测听材料之一,其编制、录制、等价性评估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而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本次编制的材料尚需要进一步调整录制、测试方法,以期在符合音素平衡的前提下,适合临床、研究使用。
张华王硕王靓陈静陈艾婷郭连生赵小燕姬晨
关键词:耳蜗植入语言学
祖国辉煌七十载,听力阔步新时代
2019年
2019年国庆将至,共和国迈着矫健的步伐迎来70周年华诞。70年,箪路蓝缕,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砥砺前行。这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紧跟时代步伐,引领世界潮流。
刘博王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听力
中度和重度聋儿助听后早期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耳聋儿童助听后1年内听觉及言语能力发展变化趋势,探讨耳聋程度对聋儿的听觉及言语发育水平的影响,为聋儿的有效康复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患儿29例,男19例,女10例。助听器选配年龄3~8岁,平均5.6岁。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将患儿分为中度听力损失组(14例)和重度听力损失组(15例)。分别使用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问卷在助听前及助听后1、3、6、9、12个月时对患儿的听觉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度和重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在助听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听后1、3、6、9、12个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中度和重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在助听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助听后1、3、6、9、12个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聋患儿CAP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3、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聋患儿SIR平均得分助听前与助听后3、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助听后1个月与6、9、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和重度聋组患儿助听后1年内早期听觉及言语能力有显著提高,但各自有不同的发育特点和规律。
吕静陈雪清张华李靖吴燕君王硕孔颖刘博
关键词:耳聋儿童助听器
正常青年人噪声下普通话双音节词空间分离优势测试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对正常青年人进行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s)中的双音节词测试时信号与噪声空间分离对其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MSTMs中的双音节词表对50例(预测试6例,正式测试4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两种环境、六种信噪比(S/N)(噪声入射角为0°时信噪比为0、-2、-4、-6、-8、-10dB;噪声入射角为90°时信噪比为-10、-12、-14、-16、-18、-20dB)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在噪声入射角为0°和90°时,随着信噪比降低,言语识别率为90%、80%、70%、60%、50%、40%、30%、20%时,0°~90°信噪比的差值分别为5、6.1、6.8、7.3、7.8、8.3、8.9、9.3。结论噪声和言语声的方向会影响言语识别率的得分,当噪声和言语声空间分离优势增大(噪声入射角0°~90°信噪比差值越小)时,言语识别率更好。
陈静俞海英王硕李玉玲武文芳张华
关键词:双音节词言语识别率信噪比
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的复测信度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普通话可接受噪声级(M-ANL)材料进行复测信度评估,分析正常人的ANL与对噪声耐受的关系。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21~28岁青年受试者30例,对其进行M-ANL测试,再分别于1周及2周后,以同样的测试条件进行第2次复测。每位受试者于第1次测试前填写1份对噪声耐受问卷。使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次ANL值分别为(8.1±2.9)dB S/N、(7.4±2.2)dB S/N、(7.6±2.5)dB S/N,两两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P=0.079、0.147、0.588,r=0.722、0.746、0.849。ANL与问卷中7个问题得分均r<0.3。结论:M-ANL测试具有较好的复测信度;个体对噪声的耐受与ANL无关,其并不能正确地自我判断实际对噪声的接受能力。
吴丹张华陈建勇王硕陈静吴燕君李玉玲任丹丹
关键词:普通话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方法利用普通话版噪声下听力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分别测试30例ANSD患者,16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者和12例听力正常者在安静情况下和信噪比分别为15,10,5,0 d B的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结果 ANSD组在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SNHL组和听力正常组(P<0.05);ANSD组在安静条件下与信噪比为15 d B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信噪比为10、5和0d B条件下言语识别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情况下及噪声条件下,SNHL组和ANSD组言语识别能力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ANSD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较SNHL患者显著降低,大多数ANSD患者安静条件下言语识别尚可,但噪声情况下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噪声条件下言语测试对ANSD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董瑞娟王硕刘冬鑫王媛陈静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聋感音神经性言语感知
听神经病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和噪声条件下言语识别能力研究
目的 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成人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及其噪声条件下言语识别能力.方法 AN患者30例(AN组),感音性听力损失患者16例(SNHL组),听力正常对照组15例(NH组)....
董瑞娟王硕刘东鑫王媛陈静
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的等价性评估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对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进行难度等价性评估,以期选出具有较高信度者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方法选取听力言语正常的青年受试者48例,在6个给声强度下针对24张单音节小词表进行言语识别率的心理声学测量。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P-I曲线拟和,获得在不同声强级下单音节词的言语识别率,并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表间难度等价性分析。结果拟和24张单音节小词表P-I曲线,识别率平均50的阈值为(5.4±1.0)dB HL。线性区域的斜率为(4.2±1.8)%/dB。在24张单音节小词表中,16张之间彼此难度等价。结论经验证具有难度等价性的16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可应用于临床测试和试验研究。
邵广宇张华曹文陈静王硕郭连生
关键词:词表
参数改变对神经反应遥测波形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观察神经反应遥测技术 (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参数改变对其波形的影响。方法 本文对 2 0名Nucleus2 4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进行NRT测试 ,选取反应波形较好的电极作为测试电极。每次只改变某一个测试参数 ,观察波形的变化 ,从而总结出各测试参数对波形产生的影响。结果 对波形影响较大的参数有电流强度 (currentlevel,CL)、刺激脉宽 (stimulatepulsewidth)、延迟时间 (delay)、增益 (gain)、掩蔽刺激间期 (maskerad vance)等。结论 对波形采集时间影响显著的是刺激速率和叠加次数。
陈雪清王硕韩德民
关键词:多导人工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神经反应遥测波形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