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琦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原子
  • 1篇电离
  • 1篇电子碰撞
  • 1篇电子碰撞电离
  • 1篇三重微分截面
  • 1篇碰撞电离
  • 1篇微分截面
  • 1篇共面
  • 1篇NE原子
  • 1篇(E,2E)...
  • 1篇AR原子
  • 1篇TDCS

机构

  • 2篇安徽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篇王琦
  • 2篇贾昌春
  • 2篇张立民
  • 2篇陈长进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共面双对称条件下电子碰撞Ar原子单电离的一阶扭曲波Born近似
2014年
在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利用一阶扭曲波Born近似计算了中低能电子碰撞Ar原子(3p壳层电子)单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并与最近的实验数据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Ar原子,当入射电子能量比电离阈高40 eV以上,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binary和recoil碰撞机理逐渐占据支配地位;在近阈能量范围,上述碰撞机理不再处于支配地位,扭曲效应明显.要完备地描述中低能入射条件下Ar原子的电子碰撞电离过程,理论模型必须同时考虑多种散射机理.
张立民贾昌春王琦陈长进
关键词:电子碰撞电离AR原子
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Ne原子(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标准一阶扭曲波玻恩近似方法(DWBA)计算了共面双对称几何条件下不同能量电子碰撞电离N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与Nixon和Murray[1]最新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当入射电子能量较低时,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差;而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符合程度逐渐改善.
王琦贾昌春张立民陈长进
关键词:(E,2E)反应TDC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