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琦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术后
  • 2篇盆腔
  • 2篇盆腔淋巴
  • 2篇盆腔淋巴囊肿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囊肿
  • 2篇囊肿
  • 2篇内膜
  • 2篇内膜癌
  • 2篇宫内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琦
  • 3篇张云亭
  • 2篇张旭红
  • 2篇李威
  • 2篇薛凤霞
  • 2篇王颖梅
  • 2篇韩姹
  • 2篇闫晔
  • 2篇姜素
  • 2篇潘明霞
  • 1篇许强

传媒

  • 2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右额叶脱髓鞘假瘤1例被引量:1
2003年
王琦张云亭李威
关键词:CTMRI
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4
2002年
颈部淋巴引流丰富,头颈部原发恶性肿瘤及淋巴瘤均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它是决定肿瘤分期与治疗决策的重要因素。影像学检查是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手段,但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有其优缺点,多种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可能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王琦
关键词: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CT
动脉粥样斑块的MRI检查
2004年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严重疾病,粥样斑块破裂是心、脑及外周器官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不稳定斑块的组织学特点和MRI特征,回顾了粥样硬化斑块的MRI检查技术及分型方法。
王琦张云亭
关键词:动脉粥样斑块MRI检查磁共振成像组织学
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特征 ,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CT、MRI表现。其中男 2例 ,女 4例。年龄 19~5 4岁 ,平均 36 3岁。结果  6例中 ,5例位于一侧硬腭 ,1例位于软腭 ;平均最大径 2 3cm ;4例为类圆形 ,2例呈分叶状 ,边界均清楚。肿瘤多呈软组织密度或稍长T1、稍长T2 信号 ,少数病变中心可出现更低密度或明显长T1、长T2 信号的囊变区。MR增强检查可呈轻至中度均一强化。结论 腭部小涎腺多形性腺瘤是腭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结合病史及典型CT。
李威张云亭许强王琦
关键词:涎腺肿瘤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感染相关因素及最佳引流时间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淋巴囊肿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淋巴囊肿的最佳引流时间。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97例,术后发生淋巴囊肿者76例,淋巴囊肿感染者20例。结果①淋巴囊肿感染的发生率为5.04%(20/397),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囊肿直径≥5 cm ,术后贫血是淋巴囊肿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P〈0.001,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淋巴囊肿直径≥5 cm是淋巴囊肿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②在淋巴囊肿感染的治疗中单纯使用抗生素组较抗生素联合引流组治疗时间短(P=0.008)。在辅以引流治疗的患者中3 d以内给予引流者治疗时间较第4天及以后给予者治疗时间缩短(P=0.048)。结论明确引起淋巴囊肿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会减少淋巴囊肿感染的发生;对于需要辅以引流治疗的患者越早给予,治疗时间将会缩短。
潘明霞王颖梅闫晔王琦姜素韩姹张旭红薛凤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囊肿引流
子宫内膜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97例,术后发生淋巴囊肿者76例。结果子宫内膜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19.14%,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切除范围、FIGO分期、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及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淋巴囊肿发生相关(P=0.002,P=0.010,P=0.046,P=0.040,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是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淋巴囊肿是子宫内膜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的常见并发症,采取个体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将会减少淋巴囊肿的发生。
潘明霞王颖梅闫晔王琦姜素韩姹张旭红薛凤霞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淋巴囊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