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灯亮

作品数:61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会议论文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血管
  • 15篇手术
  • 14篇出血
  • 13篇蛛网膜
  • 13篇蛛网膜下
  • 13篇蛛网膜下腔
  • 13篇蛛网膜下腔出...
  • 13篇网膜
  • 13篇下腔出血
  • 13篇膜下
  • 12篇痉挛
  • 11篇动脉
  • 11篇动脉瘤
  • 10篇血管痉挛
  • 10篇细胞
  • 9篇手术治疗
  • 8篇外科
  • 8篇脑血
  • 8篇脑血管
  • 8篇脑血管痉挛

机构

  • 6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1篇王灯亮
  • 54篇康德智
  • 40篇林元相
  • 26篇余良宏
  • 21篇林章雅
  • 20篇郑树法
  • 13篇连葆强
  • 10篇戴琳孙
  • 10篇王丰
  • 10篇姚培森
  • 8篇游鸿海
  • 8篇张元隆
  • 7篇薛毅辉
  • 5篇吴赞艺
  • 5篇黄小芬
  • 4篇吴喜跃
  • 4篇江常震
  • 3篇方文华
  • 3篇王晨阳
  • 3篇林建华

传媒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3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SCs和BDN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修复的影响
王灯亮康德智余良宏
单侧翼点锁孔夹闭对侧颈内动脉瘤
王灯亮林元相余良宏郑树法林章雅康德智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巨大型脑膜瘤1例
2022年
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脑膜瘤在临床上罕见,主要症状为头痛、癫痫发作及肢体无力,部分患者一期行脑膜瘤及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部分行分期手术,还有患者仅行脑膜瘤切除术,总体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以"双眼视物模糊、反应迟钝"为主要症状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巨大型脑膜瘤患者,在复合手术室一站式完成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畸形病变栓塞术及脑膜瘤和畸形病变切除术,术后疗效较好。
李承俊赖学邈姚培森林福鑫康德智林元相王灯亮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切除术复合手术预后良好分期手术
CT引导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内小病灶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评价CT引导的立体定向下显微或直视手术在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切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T-脑立体定向靶点定位和导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30例脑内小病灶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本组30例,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13例(其中运动语言功能区14例),颞叶7例,枕叶2例。所有病灶均定位准确病灶一次切除,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并发症。结论CT引导的立体定向技术能对脑内小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结合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实现对脑内或功能区小病灶手术的微创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神经功能损伤。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微创手术。
余良宏康德智林章雅林元相王灯亮
关键词:微创手术小病灶
棘突椎板联合体回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棘突椎板联合回植的方式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入院后行后正中入路,分离竖脊肌,暴露棘突及两侧椎板,保全嵴上韧带,将棘突椎板作为联合体取...
王灯亮康德智余良宏林章雅林元相薛毅辉江常震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文献传递
eNOS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成两组:(1)对照组(12只);(2)SAH组(60只)。SAH组进一步按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d、3d、5d、7d、10d5个亚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二次注血后在各个时间点采用灌流固定法处死动物,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eNOS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SAH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Western blotting观察到eNOS在对照组大量表达,实验组第1天表达开始减少,第5天表达水平最低,之后表达逐渐增加。结论 SAH后eNOS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eNOS蛋白减少可能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展。
王灯亮康德智张元隆林章雅林元相余良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ENOSWESTERNBLOTTING脑血管痉挛
介入治疗单侧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探讨
王灯亮戴琳孙连葆强郑树法何理盛康德智
锁孔入路床突旁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床突旁动脉瘤的锁孔入路手术夹闭、载瘤动脉重建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62例颅内床突旁动脉瘤锁孔手术经验。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34-69岁,平均约54岁,入院时Hunt-Hess分级:0级21例...
余良宏康德智林元相林章雅郑树法王灯亮
关键词:手术夹闭锁孔入路
文献传递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基底动脉中原癌基因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规律,以探讨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将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12只;②SAH组:60只。SAH组又随机分为注血后1、3、5、7、10 d,共5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稳定的兔CVS模型,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Western印迹分别观察兔基底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和JNK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测量管径的变化来判断CVS的严重程度。结果 SAH组的基底动脉出现相应的病理学改变,管腔狭窄呈急性期收缩和迟发性痉挛双相改变;SAH组的JNK表达升高,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P<0.01),第10天后表达稍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兔CVS模型的基底动脉中JNK的表达明显上调,呈现一定的时序性变化规律,与迟发性CVS的严重程度一致,在CV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游鸿海康德智王灯亮张元隆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JNK细胞凋亡
eNOS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关系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大白兔72只,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12只)...
王灯亮康德智张元隆林章雅林元相游鸿海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ENOSBLOTTING血管痉挛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