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损害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脓肿
  • 1篇抗甲状腺药
  • 1篇亢进
  • 1篇亢进症
  • 1篇甲亢
  • 1篇甲亢合并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功能
  • 1篇甲状腺功能亢...
  • 1篇甲状腺功能亢...
  • 1篇甲巯咪唑
  • 1篇功能亢进
  • 1篇功能亢进症
  • 1篇非糖尿病
  • 1篇肝脓肿
  • 1篇GRAVES...
  • 1篇病人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4篇王永艳
  • 3篇阎胜利
  • 3篇殷静
  • 3篇王颜刚
  • 2篇贾兆通
  • 2篇王冲
  • 1篇张卉
  • 1篇王冲
  • 1篇张莎莎
  • 1篇王岩

传媒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甲巯咪唑致Graves病患者肝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甲巯咪唑(MMI)致山东地区汉族Graves病(GD)患者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或住院的GD患者(GD组)和同期到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健康对照组)。GD组分为3个亚组:单纯性GD组、MMI致肝损害组和甲亢性肝损害组。收集受试者外周非抗凝静脉血血凝块,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和启动子区-318位点基因型,计算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共收集到GD患者160例,其中单纯性GD组65例,男1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0.4±14.4)岁;MMI致肝损害组40例,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0.5±13.7)岁;甲亢性肝损害组55例,男9例,女46例,平均年龄(38.0±12.9)岁。健康对照组64例,其中男20例,女44例,平均年龄(40.7±10.7)岁。各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和健康对照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9%(147/160)和78.1%(50/6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4%(238/320)和59.4%(76/1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3,P=0.004;χ2=6.259,P=0.012);启动子区-318位点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的3个亚组之间两两比较,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启动子区-318位点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区-318位点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MI所致肝损害无明显相关性,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的发生可能相关。
殷静阎胜利张卉王永艳张莎莎
关键词:甲巯咪唑GRAVES病肝损害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并发肝脓肿临床特点的比较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病人并发肝脓肿临床特点的差异,为其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肝脓肿病人7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组39例,非糖尿病肝脓肿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肝脓肿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压痛与叩痛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11.86,P<0.01),并发肺内感染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6.05,P<0.05)。穿刺脓液细菌培养多为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检查三酰甘油、尿素氮、空腹血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5~6.83,P<0.05),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组空腹血糖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34,P<0.01)。两组治疗及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病人症状体征不明显,容易漏诊误诊,且易并发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白杆菌亚种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
王冲王颜刚王岩王永艳
关键词:糖尿病肝脓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肝损害病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并发肝损害病人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64例甲亢病人(单纯性甲亢75例、甲亢并发肝损害89例)的成因构成、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甲亢并发肝损害发生率为54%,以甲亢性肝损害最常见。所有甲亢并发肝损害病人以肝细胞型肝损害为主,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指标为谷丙转氨酶(ALT),多表现为亚临床性。抗甲状腺药物(ATD)致肝损害ALT升高最为明显,黄疸型肝损害发生率最高,甲巯咪唑(MMI)导致的肝损害最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4是甲亢并发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甲亢性肝损害以治疗甲亢为主辅以保肝治疗,预后一般较好。15例ATD致肝损害病人10例停用ATD,保肝治疗后行131I治疗。结论甲亢易并发肝损害,FT4是甲亢并发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控制甲亢辅以保肝治疗后绝大部分肝损害可恢复正常,ATD导致肝损害病人多需131I治疗。
王永艳阎胜利贾兆通王颜刚殷静王冲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害抗甲状腺药
甲亢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05年9月-2010年9月164例住院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共164例,分为单纯性甲亢组75例与甲亢合并肝损害组89例,甲亢合...
王永艳阎胜利贾兆通王颜刚殷静王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