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未来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汽车
  • 2篇下背痛
  • 2篇工效学
  • 2篇风电
  • 2篇风电场
  • 2篇背痛
  • 1篇信度
  • 1篇制造业
  • 1篇中毒
  • 1篇中毒防治
  • 1篇中毒事故
  • 1篇生化指标
  • 1篇事故发生
  • 1篇汽车制造
  • 1篇汽车制造业
  • 1篇汽车装配
  • 1篇现状及原因分...
  • 1篇量效
  • 1篇量效关系
  • 1篇螺丝

机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南车株洲电力...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温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温州市...
  • 1篇北京市化工职...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东风雷诺汽车...

作者

  • 7篇王未来
  • 6篇王忠旭
  • 6篇李玉珍
  • 6篇贾宁
  • 5篇张雪艳
  • 2篇李涛
  • 2篇陈松林
  • 1篇李明艳
  • 1篇单琳琳
  • 1篇李斌
  • 1篇凌瑞杰
  • 1篇缪庆
  • 1篇顾永恩
  • 1篇姚三巧
  • 1篇顾缨缨
  • 1篇张琼
  • 1篇罗桂莲
  • 1篇李珏
  • 1篇黄剑波
  • 1篇赵霞

传媒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拧螺丝作业力学负荷与肌电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模拟不同力学负荷下的拧螺丝作业,探讨力学负荷与局部肌肉肌电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名男性青年志愿者,采用表面肌电描记(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技术,测试在不同力学负荷下用扭矩扳手模拟拧螺丝作业时局部肌肉的sEMG,并对其标化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拧螺丝作业的力学负荷分别与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TB)、肱桡肌(brachioradialis,BR)和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BB)的三项sEMG指标包括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积分肌电值(intergrate EMG,IEMG)和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力学负荷与TB的RMS、IEMG和MA关联(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7和0.998)较强,且P值均<0.01。结论在拧螺丝作业活动中,TB、BR和BB三块肌肉的三项sEMG指标(包括RMS、IEMG和MA)的变化可反映力学负荷大小,其中TB更具有代表性。
王未来姚三巧李玉珍贾宁张雪艳李明艳王忠旭
疲劳量表-14在汽车装配作业工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检验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在汽车装配作业工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FS-14对588名汽车装配作业工人进行调查,选用项目区分度对FS-14进行项目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评估量表分半信度;运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和因子分析方法验证量表的各条目与量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结果 项目分析: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维度能够区分调查对象的不同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水平(P〈0.01);信度: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9,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2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0和0.677,Spearman-Brown系数为0.676;效度:各条目得分与总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9~0.690(P〈0.01),KOM值为0.852。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8.839%;每个公因子均涵盖了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结论FS-14在汽车装配作业工人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而脑力疲劳维度需根据实际工作进一步完善修订。
李玉珍王伟凌瑞杰贾宁张雪艳陈松林顾缨缨王未来单琳琳赵霞顾永恩王忠旭
关键词:汽车装配信度
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的发生情况,探讨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某公司风电事业部所属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15...
贾宁南车易龙张琼李强黄剑波罗桂莲李涛李玉珍张雪艳王未来王忠旭朱新河孙康胡双球
关键词:风电场下背痛工效学
汽车制造男性作业工人多部位肌肉骨骼损伤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描述汽车制造男性作业工人多部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特征及其职业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北欧标准化肌肉骨骼症状调查表(NMQ)疼痛问卷对某汽车制造企业1 494名男性作业工人的WMSDs、发生部位及其发生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WMSDs阳性率28.51%,主要发生在下背/腰、颈、肩、手腕和小腿。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的阳性率为18.53%,各车间同时发生2部位和≥5部位WMSDs的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项指标变量(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文化程度、运动、吸烟、饮酒和工龄)的分层分析中,年龄和工龄两项指标WMSDs的发生风险(OR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有随其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高中比大学文化程度者更易同时发生3部位和≥5部位WMSDs(P<0.05)。各车间作业工人WMSDs发生部位各有不同,冲压车间以下背/腰、颈和肩部为主,焊装车间以颈、下背/腰、手腕和肩部为主,树脂车间以颈、小腿、踝、肩和下背/腰为主,涂装车间以下背/腰、颈部为主,总装车间以下背/腰、颈、肩和手腕为主。以同时发生2部位WMSDs为例,冲压车间主要为颈与下背/腰;总装车间主要为颈和其他、下背/腰和其他、手腕和其他;焊装车间主要为手腕和其他、肩和其他、大腿和小腿;树脂车间为肩和小腿。[结论]汽车制造工人WMSDs主要发生在下背/腰、颈、肩、手腕和小腿,不同车间作业工人WMSDs发生部位各有不同,汽车总装、冲压和涂装作业工人均以下背/腰部阳性率为最高,而焊装和树脂作业工人均以颈部阳性率为最高。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可能与工人的作业活动类型相关,多部位WMSDs发生风险有随年龄和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高中比大学学历者更易同时发生多部位WMSDs。
王忠旭王伟贾宁李玉珍凌瑞杰王未来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肌肉骨骼损伤
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某公司风电事业部所属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15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s,NMQ)、华盛顿州工效学检查工具(Washington State Ergonomics Tool,WSET)、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ERI)和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接触的快速检查法(Quick Exposure Check,QEC)经适当修改形成综合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下背痛、不良工效学因素、职业紧张因素、个体因素及生活因素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的发生率为88.7%。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后背是否有支撑物、高负荷高紧张暴露和搬举物体超过4.5kg(2次/min以上)被选入模型,其中后背有支撑物为保护因素。结论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比较严重,应考虑从改善狭小作业空间、调整作业姿势、减轻劳动负荷、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电脑使用时间和配备符合工效学要求的桌椅等方面入手,避免和减少下背痛的发生。
贾宁李涛朱新河易龙孙康胡双球罗桂莲张琼李强黄剑波王未来李玉珍张雪艳王忠旭
关键词:风电场下背痛工效学
汽车装配工人局部肌肉负荷与疲劳量效关系试验研究
目的通过使用扭矩扳手模拟不同力学负荷下紧固螺丝作业活动,分析上肢疲劳时的血生化指标和局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局部肌肉负荷与疲劳的量效关系,同时探讨肌肉疲劳的客观评定方法,为预防和控制目标人群疲劳发生,进而为...
王未来
关键词:生化指标量效关系
文献传递
2002—2012年我国文献报道的中毒事故发生现状及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近年中毒事故现状及发生原因,为制定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毒事故为检索关键词,对2002—2012年11年间期刊发表的中毒事故进行系统检索与分析。结果收集11年间期刊发表的中毒事故129起,中毒917例,其中死亡81例,各年间中毒人数与死亡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无线性趋势(P>0.05)。共涉及55种有毒物品,事故主要发生在化工、金属加工、食品加工、建筑、废品回收、污水处理、仓储等行业。所致事故发生频次从高到低的有毒物品依次为硫化氢、一氧化碳、砷化氢中毒等,引起中毒人数较多的有毒物品依次为光气、硫化氢、二甲基酰胺、氨气、一氧化碳、溴气、砷化氢、三氯甲烷等。事故由违规操作、通风情况差引起的有92起,占71.3%;由不佩戴防护用品引起的有82起,占63.6%。结论导致中毒事故发生的有毒物品种类多,行业分布广泛,企业防护设施缺失或落后,管理者和工人防护意识差,事故可能波及非职业人群,需对有毒物品、企业及作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以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张雪艳李珏秦兴强李玉珍李斌贾宁缪庆王未来陈松林王忠旭
关键词:中毒事故中毒防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