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晔春

作品数:4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超临界
  • 9篇流体
  • 6篇稠油
  • 5篇电极
  • 5篇多元热流体
  • 5篇气泡
  • 5篇超临界水
  • 4篇气泡行为
  • 4篇感器
  • 4篇采油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弹跳
  • 3篇多相流
  • 3篇气泡动力学
  • 3篇换热
  • 3篇活性剂
  • 3篇光电极
  • 3篇沸腾换热
  • 3篇表面活性

机构

  • 4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中国航发沈阳...

作者

  • 42篇王晔春
  • 37篇郭烈锦
  • 16篇赵秋阳
  • 13篇黄祖杰
  • 12篇陈磊
  • 5篇金辉
  • 4篇金辉
  • 3篇张西民
  • 3篇陈磊
  • 2篇徐强
  • 2篇徐强
  • 2篇胡晓玮
  • 2篇彭晓峰
  • 1篇肖锋军
  • 1篇王跃社
  • 1篇邹遂丰
  • 1篇袁越锦
  • 1篇王江
  • 1篇刘明
  • 1篇李德标

传媒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2007多相...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吞吐采油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吞吐采油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采用高压氮气增压计量装置、二氧化碳增压计量装置、超临界水发生装置、原油注入装置、模拟岩心装置、回压控制装置和旁路装置形成超临界多元热流体吞吐采油试结构,利用高压...
郭烈锦陈磊黄祖杰赵秋阳王晔春苗岩谢天董宇
气水泡状流绕流开孔圆管分离特性研究
2019年
气液两相流绕流柱体时尾迹区内含气率通常较高,为了将这一特性用于气液分离,本文针对气水泡状流绕流开孔圆管的分离过程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入口水流量和含气率对开孔圆管气液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泡状流绕流过程受入口含气率大小影响,分为细泡状流阶段和泡状流向段塞流转变阶段。当细泡状流绕流时,大量气泡回流至开孔圆管壁面附近并发生聚并破碎。在泡状流向段塞流过渡阶段,随着长气泡流过,开孔圆管尾迹区内,形成一个"气袋",该气液相界面经历"扩张-达到最大-夹断脱落-收缩"过程。随着入口含气率增加,空气分离效率总体上经历"上升-水平波动-下降"3个阶段.相比入口含气率,入口水流量对压降的影响更为显著。
谢向东王进芝王晔春郭烈锦
关键词:泡状流
管内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圆管内横向蒸汽射流凝结速度场进行了测量。垂直圆管直径80 mm,喷嘴直径3.2 mm,喷嘴与管道壁面垂直,蒸汽射流雷诺数20192
徐强郭烈锦常亮王晔春张西民于子文潘辉
关键词:蒸汽凝结射流速度场
一种用于稠油机理实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机理实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装置,采用驱动气源注入装置、气流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两个独立设置的第一气体增压泵和第二气体增压泵的输出端串联,并且在其进气端设置截止阀、压力表和流量比例阀...
郭烈锦黄祖杰赵秋阳陈磊王晔春苗岩董宇谢天
文献传递
一种填砂管组合装置及其边界温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砂管组合装置及其边界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填砂管本体,填砂管本体的两端连接堵头密封形成的腔体,填砂管本体的外侧套接加热套,堵头轴向中心处均开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加热套上装有第二测量接头,第二测量接头内...
郭烈锦赵秋阳黄祖杰陈磊王晔春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稠油机理实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稠油机理实验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装置,采用驱动气源注入装置、气流控制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两个独立设置的第一气体增压泵和第二气体增压泵的输出端串联,并且在其进气端设置截止阀、压力表和流量比例阀...
郭烈锦黄祖杰赵秋阳陈磊王晔春苗岩董宇谢天
文献传递
超临界多元热流体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超临界水气化多元热流体热采方法有望成为海上稠油高效开发与利用的变革性技术。本文基于研制的稠油注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驱替热采岩心实验系统,开展了超临界多元热流体、传统多元热流体、超临界水和高压热水的驱替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注入工况下驱油效率、热效率、岩心温度压力分布及演变特性,获得了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驱替过程中热量传递和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驱兼具热驱、气驱和混相驱的优势,能显著提高驱油效率、采油速度和热效率,同时能抑制蒸汽超覆和超临界水超覆现象,扩大波及范围。超临界多元热流体驱(25 MPa、400℃)的驱油效率高达95%;相对于超临界水驱(25 MPa、400℃),驱油效率提高3%,采油速度提高47%,热效率提高16%。
黄祖杰赵秋阳陈磊苗岩王晔春金辉郭烈锦
关键词:稠油提高采收率
蒸发液滴内部Marangoni对流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固着液滴蒸发过程中的Marangoni对流特性对相际传热传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蒸发液滴为研究对象,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液滴蒸发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对蒸发液滴内部Marangoni流动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探究了不同接触角及不同基板温度下,液滴内部流动的变化特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基板温度对Marangoni对流有显著的影响,基板温度越高,液滴内部流动速度越大,Marangoni对流越强;液滴内部对流达到稳态后,在液滴内部区域,中心速度较大,边缘速度较小,右半部分形成顺时针的涡流,左半部分形成逆时针的涡流;基板温度相同时,接触角的增大提高了液滴内部的流动速度.
胡晓玮蒋鹤清段淑娜王晔春赵于袁越锦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光电催化过程中氧气泡成核—生长—脱离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光电催化过程中的气泡动力学特性是研究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的重要参数,对光电分解水的效率及反应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TiO_2光电极表面析出氧气泡的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通过独立设计的实验系统,得到了氧气泡整个演化过程的生长规律符合d∝(?)~s,气泡形成10 ms以内x为0.5~0.85,10 ms之后x≈0.33,捕捉到了气泡成核初期的图像,得到了光学手段能观察到的气泡成核时间和空间尺度,给出了激光功率和恒定偏压对气泡脱离直径的影响规律。
曹振山郭烈锦王晔春胡晓玮陈娟雯
关键词:气泡成核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气泡动力学研究进展
2023年
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中的气泡动力学,涉及多物理场和光催化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传统的沸腾换热和电解水领域气泡动力学更加复杂且具有独特性。本文从光催化分解水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催化剂表面气泡成核生长动力学规律及其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对于光催化分解水的气泡成核尺度和过饱和度,可以通过经典成核理论估算,然而受现有测试方式的制约,尚无法同时获取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成核过程信息。对于催化剂表面气泡的生长规律,通常可由惯性控制、扩散控制和化学反应控制3种机制进行描述,而决定气泡生长控制机制的关键是有效反应表面与气泡尺寸的相对大小。为了有效降低气泡覆盖对光催化反应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调节催化剂表面结构和润湿性为主的被动调控方式,以及施加外部流场、声场、磁场和周期性光照为主的主动调控方式,对气泡行为进行定向调控加以实现。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揭示光催化分解水过程中复杂物理场作用下的相间作用和能质输运机理,从而为未来低成本、高效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应用提供指导。
郭烈锦曹振山王晔春张博冯雨杨徐强
关键词:太阳能制氢光催化分解水气泡动力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