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激励研究
- 中国的农业,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会过份。解决中国农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会过高。 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技术的贡献率依然较低,农业技...
- 王晓军
- 关键词: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 劳动力选择性流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在劳动力选择性转移的大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农户兼业生产的新技术采用模型,不但考察了兼业生产农户对新旧技术收益的比较、新旧技术和从事非农生产的比较,而且考察了采用新技术后新技术投入物在劳动力不流动和劳动力流动下的使用量大小以及由此导致的最终产出的比较。结论表明,与劳动力不能流动的情况相比,当农业工资率与非农工资率差距比较大时,劳动力流动下的兼业生产行为提高了新技术采用的收益标准,抑制了新技术采用量,从而导致农业产出总量减少。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流动农业技术
- 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内生决定——基于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基于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内生化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公共农业科研投资的决定,并以我国31个省(市、区)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以农业份额表示的结构变量是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负向决定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正向影响科研投入,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负向影响科研投入,农业人口对科研投入的影响为负,公共农业科研投资是一种联合产品,并不遵循公共物品收入中性理论,技术溢出对农业科研的影响为正。另外,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积极作用。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内生决定
- 技术机会、产品需求和创新专有性—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1年
- 本文以农业技术创新实现所必须的技术机会、产品需求和创新专有性三要素为基础,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三维模型。并以此构建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分析框架,阐述了三维模型基础上政策农户相互作用的农业技术创新实现机制。论文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八个主要影响因素;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对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的影响,探讨了政府政策在促进农户新技术采用、提高产量方面的作用,最终解释了我国农业生产中较高产出、较低创新水平的因果关系。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
- 我国农业公共科技投资改革的边界
- 2012年
- 农业科技投资的数量内生于一定的经济体系。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和私人科研投资的投资领域由农业科技活动的经济学性质所决定。我国农业公共科技投资市场化的边界是一项农业科技投资由公共部门投资转向私人投资时,私人投资的效率增进加上政府规制成本的增加等于该项科技活动由公共投资所产生的效率损失和规制成本减少量之和时刚刚好。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在一定领域是互补的,而在另外的领域则是替代的。农业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合作存在固有的缺陷。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农业政府规制
- 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内生决定——基于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 2012年
- 本文基于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内生化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公共农业科研投资的决定,并以我国31个省(市、区)1987-2009年的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以农业份额表示的结构变量是政府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负向决定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正向影响科研投入,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负向影响科研投入,农业人口对科研投入的影响为负,公共农业科研投资是一种联合产品,并不遵循公共物品收入中性理论,技术溢出对农业科研的影响为正。另外,农业生产条件、农民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农业科研投入产生积极作用。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内生决定
-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决定因素--基于技术特征和资产可逆性的均衡分析
- 2011年
- 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而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实现技术进步的关键一环。本文从技术特征和资产可逆性的角度,在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内,考察了企业的技术选择和新技术采用行为。分析表明,企业进入时的技术选择和进入后的新技术采用取决于不同技术的效率、固定资产及其可逆性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低效率的旧技术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高效率的新技术对经济主体而言则没有诱惑力;同时,一定的技术进步激励政策可能会由于技术采用方面的"阿弗奇—约翰逊效应"而产生与政策初始愿望相反的后果。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可逆性
- 绿色经济发展中政府介入时机与政策选择——基于技术采用均衡时间的比较静态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经济转型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市场自身转型的滞后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转型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财政的本质意味着政府介入从而消除滞后的合意性。绿色新技术采用的滞后是造成转型滞后的关键,新技术采用路径的均衡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从而滞后的程度也就不同;但均衡时间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表明,新技术创新的强度、市场需求、贴现率、技术采用成本、既有生产成本以及企业行为等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均衡的采用时间,这些都为政府的介入提供了基础。
- 刘纯彬王晓军
- 关键词:绿色经济比较静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