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星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食管
  • 4篇慢性
  • 4篇肝炎
  • 3篇细胞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干扰素
  • 3篇干扰素治疗
  • 3篇COX-2
  • 3篇病毒
  • 2篇乙肝
  • 2篇食管鳞癌
  • 2篇住院
  • 2篇住院病例
  • 2篇鳞癌
  • 2篇抗病毒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机构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作者

  • 15篇王星
  • 7篇张澍田
  • 5篇胡海一
  • 5篇苏智军
  • 4篇朱圣韬
  • 3篇宗晔
  • 3篇孟欣颖
  • 3篇郭如意
  • 2篇刘江福
  • 2篇林琪
  • 2篇余雪平
  • 2篇孙秀静
  • 2篇于中麟
  • 2篇何秀华
  • 1篇杨鹏雅
  • 1篇林成祖
  • 1篇吕富靖
  • 1篇林志鹏
  • 1篇赵红
  • 1篇赵红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公共卫生与临...
  • 1篇07全国炎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GC-1α基因在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1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HIV)包膜糖蛋白gp120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神经元损伤,与HIV相关性痴呆的发生有关,但gp120引起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gp120能够引起神经元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而PGC-1α是促进神经元内线粒体生成的关键基因。因此,本研究将分析PGC-1α基因在HIV-1包膜糖蛋白gp120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细胞后分为对照组、gp120组、空白质粒组、gp120+空白质粒组,gp120+PGC-1α质粒组、PGC-1α质粒组,检测细胞活力OD_(490 nm)、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活性氧簇(ROS)含量、凋亡率及PGC-1α、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p120组皮层神经元的PGC-1α表达水平、OD_(490 nm)水平、△ψm水平、AT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ROS含量、凋亡率、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过表达PGC-1α后,gp120+PGC-1α质粒组皮层神经元的PGC-1α表达水平、OD_(490 nm)水平、△ψm水平、ATP含量均高于gp120+空白质粒组,ROS含量、凋亡率、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低于gp120+空白质粒组。以上结果表明,gp120诱导皮层神经元出现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减退、线粒体途径凋亡等线粒体功能障碍的表现,抑制PGC-1α基因表达是gp120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之一。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了gp120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抑制PGC-1α基因表达是gp120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之一,这为今后阐明gp120诱导神经元损伤及HIV相关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王星刘江福杨鹏雅何秀华李由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障碍
33例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对抗真菌治疗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究福建泉州地区艾滋病患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特点、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33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性霉素治疗组19例和伏立康唑治疗组14例;分析其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体征发生的特点,以及抗真菌治疗后存活率的差异。结果:经两性霉素与伏立康唑分别治疗后,伏立康唑治疗组的存活率高于两性霉素治疗组,但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伴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在临床上没有典型的特征,初期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均为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但在艾滋病晚期患者伴马尔尼菲青霉菌病,采用伏立康唑部的安全性较两性霉素有较大的优势。
王星董明亮
关键词:艾滋病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两性霉素伏立康唑
NAs联合乙肝疫苗提高CHB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提高慢乙肝经治患者HBsAg清除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8例慢乙肝经治患者,分为联合乙肝疫苗组54例,原有抗病毒方案联合接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每月1次,对照组54例继续原有抗病毒方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滴度下降幅度为44.46 IU/ml,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20.89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HBs Ab滴度上升弧度为26.04 m IU/ml,而对照组HBs Ab反而下降0.20 m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阴转联合乙肝疫苗组有18例(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2例(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9,P=0.000)。联合乙肝疫苗组HBsAg血清转化19例(35.19%)高于对照组1例(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2,P=0.000)。结论联合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慢乙肝经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HBsAg清除率及HBsAg血清转换率,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刘江福林琪王星郭如意苏智军余雪平郑怡娟张华堂
关键词:乙肝疫苗
1996株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统计分析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484株革兰氏阳性(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最低(<27%),肠球菌耐药率高,除肠球菌外对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优于第三代。1 512株革兰氏阴性细菌(G-)中克雷伯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最敏感,其次是肠杆菌属、嗜麦芽单胞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烯菌、铜绿假单孢菌及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常见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但多数耐药率较高,及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陈素梅王星林琪苏智军
关键词:喹诺酮类耐药性
核因子KappaB途径在烟草提取物促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烟草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ion,EE)的促增生作用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抑制作用对NF-κB活性的影响,从而探讨NF-κB在烟草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EE分别与PDTC预处理的2株ESCC细胞共同孵育24h后,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凝胶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干预前后EE对NF-κB活性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ESCC组织标本中NF-κB的表达,并比较吸烟与非吸烟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PDTC在25~200mg/L浓度区间可抑制2株细胞的增生,呈剂量依赖性。EE作用24h后,对2株细胞均呈现剂量依赖的促增生和抑制凋亡作用。EE能促进2株细胞中NF-κB的活性。PDTC预处理后,EE的上述作用均减弱。ESCC组织中NF-κB的阳性率为79.59%;吸烟组NF-κB的阳性率高于非吸烟组。结论 EE可促进ESCC细胞株中NF-κB的活性,这种作用可被NF-κB抑制剂所阻断;ESCC组织中NF-κB呈高表达,吸烟可能增加ESCC组织中NF-κB的活性。
周巧直陆三军王星朱圣韬吕富靖张澍田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核因子KAPPAB吸烟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效的研究现状
2009年
α-干扰素虽然是目前公认对慢性乙肝治疗有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其无应答,或应答后复发。干扰素抗病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究发现其疗效受到基因水平及免疫应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王星苏智军
关键词:干扰素Α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回顾性分析254例溃疡性大肠炎住院病例分析诊断中的问题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住院溃疡性大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UC患者的特征,总结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调查我院1990年3月~2006年4月住院的254例UC患者,以2000...
胡海一于中麟孙秀静王星赵红张澍田
关键词:溃疡性大肠炎病理组织学
文献传递
溃疡性大肠炎254例住院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完善,检出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现回顾分析1990年3月-2006年4月我院16年间住院UC患者的资料,分析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利于提高消化医师的诊疗水平。
胡海一于中麟孙秀静王星赵红张澍田
关键词:住院病例分析溃疡性大肠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水平发病率
尼美舒利、阿司匹林对不同cox-2表达水平的食管鳞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比较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环氧酶-2(cox-2)抑制剂对不同 COX-2表达水平的食管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食管鳞癌细胞株 EC109和 TE-1,采用 Western Blot 测定 cox-2蛋白表达、MTT ...
孟欣颖张澍田叶菲胡海一朱圣韬宗晔王星徐庸
文献传递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效的研究现状
2009年
α-干扰素虽然是目前公认对慢性乙肝治疗有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对其无应答,或应答后复发。干扰素抗病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究发现其疗效受到基因水平及免疫应答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王星苏智军
关键词:干扰素Α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