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民

作品数:64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混凝土
  • 19篇陶粒
  • 17篇陶粒混凝土
  • 6篇应力
  • 6篇纤维
  • 6篇力学性能
  • 6篇力学性
  • 5篇预应力
  • 5篇粘结
  • 4篇叠合
  • 4篇普通混凝
  • 4篇组合柱
  • 4篇黏结
  • 4篇箱形
  • 4篇教学
  • 4篇骨料
  • 4篇荷载
  • 4篇高温
  • 4篇高温后
  • 3篇挡板

机构

  • 63篇宁波大学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北京铁路局
  • 1篇宁波市房屋建...

作者

  • 63篇王建民
  • 14篇李玉顺
  • 10篇柳俊哲
  • 8篇袁丽莉
  • 7篇贺智敏
  • 6篇刘安庆
  • 5篇张家亮
  • 5篇汪一鸣
  • 4篇李俊华
  • 4篇巴明芳
  • 4篇黄静
  • 3篇蒋文婷
  • 3篇汪能君
  • 3篇严蔚
  • 3篇程博
  • 2篇林楠
  • 2篇季瑶
  • 2篇王新堂
  • 2篇丁勇
  • 1篇严晓东

传媒

  • 6篇宁波大学学报...
  • 5篇工业建筑
  • 5篇建筑材料学报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3篇施工技术
  • 3篇课程教育研究...
  • 2篇建筑结构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混凝土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施工技术(中...
  • 1篇第五届全国建...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1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Z形装配式混凝土叠浇试块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Z形装配式混凝土叠浇试块模具,特点是包括一块长方形底板、两块长方形挡板、两块插板和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长度可调的隔板,两块长方形挡板对称设置在长方形底板的侧边,两块长方形挡板的侧部通过挡板横向连接杆固定...
桑琴扬王建民范奕涛汪一鸣
文献传递
框架结构层间相对位移变化量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以平面框架为例,通过分析结构的横向柔度,深入研究了局部构件损伤对框架水平位移变化的影响机理特征。基于上述工作,利用框架的层间相对水平位移变化量(RDCSF)作为损伤特征参数,结合神经网络设计,对结构进行损伤检测分析。
王建民李辉陈龙珠
关键词:神经网络
一种Z形装配式混凝土叠浇试块模具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形装配式混凝土叠浇试块模具及其安装方法,特点是包括一块长方形底板、两块长方形挡板、两块插板和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长度可调的隔板,两块长方形挡板对称设置在长方形底板的侧边,两块长方形挡板的侧部通过挡板横向连...
桑琴扬王建民范奕涛汪一鸣
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与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被引量:32
2010年
进行了弯矩、轴力、剪力共同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以试验所得的粘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为基础,定义了三个特征粘结应力点,并提出了特征粘结强度、特征滑移的统计回归计算公式,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距柱底50mm处的基准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以基准粘结滑移本构模型为基础,引入反应不同位置粘结应力和滑移分布差异的位置函数,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任意位置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综合考虑反复荷载作用下型钢混凝土柱粘结强度、滑移刚度退化规律,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粘结滑移恢复力模型,提出了恢复力模型中骨架曲线、加卸载刚度的确定方式,加卸载路径、强度衰减规律以及滞回环规则。研究结果为型钢混凝土柱考虑粘结滑移的有限元分析和地震反应全过程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俊华李玉顺王建民王新堂薛建阳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陶粒轻骨料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剪切性能被引量:2
2022年
设计制作了双面直剪型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试块并进行剪切破坏试验,发现各组试块的最终剪切破坏面层不同程度地由两侧混凝土及初始浇筑面层共同组成.为此,给出了具有内部分层式速度间断面的剪切破坏机构模型,并选用Mises屈服条件及Coulomb剪破条件,根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2种混凝土黏结层剪切破坏强度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时,考虑浇筑结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力影响的最终剪切破坏遵循Mohr-Coulomb强度准则.
王建民李鹏飞冯楚祥肖自强柳俊哲
关键词:混凝土粘结剪切性能塑性极限分析
火灾后陶粒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与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研究火灾后配筋陶粒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对一组陶粒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高温过火及火灾后的常温加载试验。与火灾前相同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对比,过火后试件的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对陶粒混凝土试件的高温过火及过火后的加载试验进行有限元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袁丽莉王建民赵亚军闫成文
关键词:火灾后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
梯度混合混凝土叠浇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对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叠合浇筑试块进行双面剪切试验,研究混合混凝土叠合浇筑时,结合面处理方式及浇筑间隔时间对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了浇筑结合面微观结构的形貌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两种结合面处理方式下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强度均发生相同规律的降低变化。人工凿毛处理后的浇筑结合面水化反应充分均匀,微观结构较为致密,无明显收缩微裂缝或缺陷;粉煤灰砂浆涂刷处理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浇筑结合面机械咬合力及有效摩阻力,弱化了浇筑结合面上的微空隙结构,后期浇筑普通混凝土硬化收缩时,局部产生微裂缝或微空隙缺陷,从而影响了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性能。
诸成烽范奕涛肖自强赵启俊王建民
关键词:微观结构
预应力陶粒混凝土叠合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研究预应力叠合梁施工工艺对叠合梁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等幅疲劳试验。制作了4根预应力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梁,其中两根进行三等分静力加载,两根进行三等分点疲劳受弯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陶粒混凝土T梁构件的受弯性能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在不断衰减;随着疲劳加载次数增加,同级静载作用下挠度值和钢筋应变值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循环加载200万次未发生疲劳破坏的试验梁,静载破坏形式仍为典型的受弯破坏,且其剩余承载能力相对于静载试验梁有一定明显降低,且后张预应力梁相比于先张预应力梁下降程度更为明显。
李鹏飞冯楚祥诸成烽肖自强贺智敏王建民
关键词:陶粒混凝土预应力
一种易于搭建的梁柱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搭建的梁柱节点结构,特点是包括预制柱、组合工字梁、连接头和支撑块,连接头、组合工字梁和支撑块两两榫卯连接固定,支撑块与连接头榫卯连接后与预制柱榫卯固定,优点是预制柱与组合工字梁皆可预制拼装,标准化...
吴俊俊李玉顺周佳如王建民
文献传递
建筑装配化新形势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2018年
推进建筑装配化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而建筑装配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结构的装配化。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方式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建筑工业化及相关设计与施工规范。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装配化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在此基础上,从专业课程设置、授课内容的完善提炼及培养教育方式的改革等三方面,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和培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有限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条件下,提出结合专业实习设置基于建筑工业化项目的课程实践;将建筑装配化新进展和专业技术知识以不同方式融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培养当中,让学生及时掌握建筑行业前沿发展和专业技术,为建筑装配化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王建民桑琴扬范奕涛
关键词:土木工程高等教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