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业

作品数:22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蚕茧
  • 8篇天蚕
  • 7篇天蚕茧
  • 7篇柞蚕
  • 7篇缫丝
  • 5篇解舒
  • 4篇茧层
  • 3篇樗蚕
  • 2篇野蚕
  • 2篇制丝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饲育
  • 2篇柞蚕茧
  • 2篇柞蚕品种
  • 2篇缫丝成绩
  • 2篇蚕品种
  • 1篇多丝量
  • 1篇性状
  • 1篇野外

机构

  • 22篇辽宁省蚕业科...
  • 2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2篇王建业
  • 8篇杜占军
  • 8篇赵桂珍
  • 6篇陈凤林
  • 3篇仝振祥
  • 3篇姜欣雨
  • 3篇杨彦波
  • 3篇郭天凯
  • 3篇王莹
  • 3篇于艳
  • 2篇王继红
  • 2篇常丽
  • 1篇张其苏
  • 1篇朴美兰
  • 1篇王凤成
  • 1篇丁素心
  • 1篇冀万杰
  • 1篇朱有敏
  • 1篇张博
  • 1篇王凤城

传媒

  • 5篇丝绸
  • 4篇蚕业科学
  • 3篇辽宁农业科学
  • 3篇北方蚕业
  • 3篇辽宁丝绸
  • 2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纺织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布在辽宁省的11种野蚕资源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近几年在辽宁省各地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辽宁省分布的野蚕资源除柞蚕以外,还有天蚕、栗蚕、樗蚕、透目大蚕、柳蚕、樟蚕、蓖麻蚕、合目大蚕、胡桃大蚕、曲线透目大蚕、丁目大蚕等11种野蚕,这11种野蚕属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泌丝昆虫。概述11种野蚕在辽宁省的分布、取食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为野蚕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杜占军杨桂梅陈凤林王建业仝振祥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天蚕茧不同解舒工艺的效果及对丝色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本试验采用6种不同的解舒工艺,通过缫丝试验,探索其工艺对天蚕茧的缫丝效果及其天蚕丝颜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别于柞蚕和桑蚕茧的解舒工艺,使天蚕茧层充分吸水后,进行湿热处理和用解舒剂Ⅱ水溶液长时间汤煮、再蒸煮的组合处理工艺,可以明显改善天蚕茧缫丝效果,保持天蚕丝的绿度和提高生丝回收率。
王建业赵桂珍丁素心
关键词:天蚕丝色蚕茧
多丝量柞蚕多元杂交组合茧缫丝成绩的比较试验被引量:1
1995年
对多丝量柞蚕三元和四元杂交种与二元杂交种进行了缫丝成绩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柞蚕茧缫丝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柞蚕的品种和柞蚕茧的质量,优良的多丝量柞蚕多元杂交种组合茧比过去的多丝量品种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良。
王建业王莹王凤城赵桂珍
关键词:柞蚕茧缫丝成绩
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开发利用野生泌丝昆虫资源的目的,在19、21、23和25℃4种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樗蚕(Samia cynthia cynthia)卵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结果表明,樗蚕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64±1.53)℃,有效积温为(156.12±15.93)d.℃。
杜占军王建业张喜山
关键词:樗蚕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 a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杜占军陈凤林王建业
关键词:樗蚕生活史饲育形式种茧保护
提高天蚕茧缫丝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995年
王建业
关键词:天蚕茧缫丝
栗蚕茧、丝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1999年
王建业
天蚕茧煮茧方法与缫丝特性的研究
1991年
采用五种不同的煮茧方法,通过缫丝试验,探索其工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别于柞蚕茧和桑茧的解舒工艺,以湿热前处理(特别使茧层吸水后的湿热处理)与添加活性剂的方式,可以明显改善天蚕茧舒性能,提高生丝回收率。
王建业赵桂珍
关键词:天蚕茧煮茧缫丝制丝
辽宁地区野蚕资源调查
通过在辽宁各地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对辽宁省区内分布的除柞蚕以外的11 种大蚕蛾科 (Saturniidae)绢丝昆虫的分布、饲料、生物学特性及各种野蚕利用概况等做一概述,为各种野蚕 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
杜占军陈凤林王建业
关键词:野蚕
室内育和野外育天蚕茧的茧质及缫丝特性的比较
1993年
本文对全龄人工室内育和野外育天蚕茧的茧形、茧质及缫丝特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龄人工室内育天蚕茧与全龄野外育天蚕茧相比较,茧型大、茧层厚薄开差小、上车率高,但茧色差。缫丝成绩表明:室内育天蚕茧的茧丝纤度粗,茧丝纤度偏差小、纤维量高,但出丝率低,而野外育天蚕茧的纤维量低、出丝率却明显高于室内育天蚕茧。室内育天蚕茧的生丝品质与野外育天蚕茧无显著差异,生丝颜色二者差异较大。室内育天蚕的缫丝效益显著高于野外育天蚕茧。
赵桂珍王建业杨彦波王莹温玉彦
关键词:天蚕饲育茧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