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庆其

作品数:355 被引量:1,28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2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3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31篇中医
  • 46篇教学
  • 44篇黄帝
  • 44篇黄帝内经
  • 42篇医案
  • 40篇《黄帝内经》
  • 34篇教学查房
  • 34篇查房
  • 29篇中医药
  • 29篇国医
  • 28篇国医大师
  • 28篇《内经》
  • 27篇老中医
  • 26篇名老中医
  • 25篇医经
  • 23篇中医学
  • 23篇文化
  • 22篇中医教学
  • 16篇养生
  • 15篇慢性

机构

  • 344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甘肃中医药大...
  • 6篇上海中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四川中医药高...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嘉定区...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立同德...
  • 2篇环县中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九江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作者

  • 353篇王庆其
  • 55篇王少墨
  • 52篇邹纯朴
  • 32篇李孝刚
  • 31篇梁尚华
  • 30篇陈正
  • 30篇裘世轲
  • 29篇王秀薇
  • 26篇薛辉
  • 22篇王丽慧
  • 21篇李海峰
  • 20篇赵心华
  • 19篇陈敏
  • 19篇黄瑶
  • 17篇戴彦成
  • 16篇陈晓
  • 14篇柳涛
  • 14篇汤杰
  • 10篇费晓燕
  • 10篇周国琪

传媒

  • 45篇浙江中医杂志
  • 36篇上海中医药杂...
  • 30篇中医文献杂志
  • 30篇中医药文化
  • 26篇中医杂志
  • 2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5篇中国中医基础...
  • 15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家庭用药
  • 8篇中医药通报
  • 6篇中医教育
  • 5篇中国医药学报
  • 5篇中西医结合学...
  • 4篇中成药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江苏中医药
  • 3篇新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第三届中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15篇2018
  • 16篇2017
  • 33篇2016
  • 41篇2015
  • 13篇2014
  • 14篇2013
  • 21篇2012
  • 33篇2011
  • 23篇2010
  • 19篇2009
  • 18篇2008
  • 18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3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中的辨证论治思想被引量:3
2007年
分析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祛邪理论及相关医案,认为其祛邪理论并未脱离中医辨证论治的藩篱,而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辨证论治特点为辨证重邪实致病,论治重气血流通,汗吐下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陈晓王庆其
关键词:《儒门事亲》辨证论治祛邪汗法吐法下法
运气学说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运气与临床发病、疾病诊治、预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探讨,认为其在预测气象变化和推潮某年疾病的大致流行情况方面,尚有一定价值;同时亦发现目前运气学说推理演绎性研究较多,实践性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在运气与疾病的诊治预防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标准不一。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运气学说的科学实证性研究,进行严密科研设计,同时加强运气学说同其他多学科间的交叉研究,通过多学科理论方法,为中医学认识人体和疾病另辟蹊径。
薛辉陈晓王庆其
关键词:运气学说非典型性肺炎SARS疾病预防
学习裘沛然治疗慢性肾病经验之体会被引量:8
2008年
裘沛然关于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的认识为:"邪之所蕴,其气更虚","虚之所在,受邪之地。"如果正气不能驱邪,也可反从邪化,故津液酿成湿浊,血滞导致瘀血,出现正气愈虚则邪气愈实的情况。故慢性肾病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肾气血亏虚和风邪、水湿、热毒、瘀血相夹杂,是其基本特点。治疗主张表里合治、寒热兼施、利涩同用、补泻并投。基本方法是补肾摄精,祛毒泄浊。传承人王庆其综合应用导师养正徐图法、反激逆从法、大方复治法、医患相得法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
王庆其
关键词:慢性肾病验案
中医肺系疫病与病名规范化探讨被引量:12
2012年
中医肺系疫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肺系疫病从广义属于温病范畴,也属于外感热病范畴;从狭义属于瘟疫或者温疫范畴。中医肺系疫病包括传统肺系疫病和新发肺系疫病,在病名的命名上存在多样化和失系统性。针对命名规范化,文章提出传承中医传统命名、借鉴现代西医诊断命名以及促进临床实际创新的思路。
吴兆利王庆其
关键词:肺系疫病病名
河洛理数与《黄帝内经》被引量:13
2011年
河图洛书是两张具有阴阳五行结构及变化的时空象数图,以奇妙的数字排列著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黄帝内经》作者大量运用河洛理数来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九宫八风、五脏象数、脏腑阴阳、左肝右肺、心肾关系、脾主中央等理论。河洛理数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赵心华王庆其李海峰
关键词:河图洛书黄帝内经
建立立体化教学体系拓展本科生《内经》学习空间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奉为医学理论之宗,为学习中医者的必读经典.<内经选读>课程选择其中的理论精华,...
周国琪王庆其陈晓邹纯朴李海峰王丽慧
关键词:《内经》立体化教学本科生
文献传递
裘沛然关于疑难病的治法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所谓疑难病,系泛指邪正矛盾复杂,迁延难愈的一些病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病情错综复杂,或表里同病,或寒热错杂,或大虚大实;②病邪深痼,如风邪、火毒、沉寒、顽痰、粘湿、瘀血、滞积,相互胶结,不易被祛除;③病邪峻厉,人体正气不能与之抗拒,或患者意志萎顿,神气消索,对医疗失去信心。裘沛然教授从事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50余载,积有许多宝贵经验,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治疗方法。现就此作整理研究。
王庆其
关键词:疑难病中医药疗法
王庆其教授从瘀论治老年病经验举隅被引量:5
2010年
人至老年,"血气经络胜行则寿,不胜行则夭"(《灵枢·寿夭刚柔》),气血的正常运行是脉道通畅的必要条件。但是老年人气血已亏,脏腑之精已衰,生血乏源,运血乏力,从而出现血行迟缓涩滞或瘀阻脉中的现象。王庆其教授认为"瘀"是老年人重要的体质特点和病机演变规律,也是贯穿老年病始终的重要病理因素,既是老年人衰老的表现,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中提出"老人多瘀"的思想,
刘煊王庆其
关键词:血瘀老年病名医经验
先秦文化与《黄帝内经》的思维方式被引量:7
2016年
《黄帝内经》中思维方式的形成受到先秦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当时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黄帝内经》的整体思维主要体现在其结合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把五脏与四时联系起来,进而建立了"四时五脏阴阳"体系;辩证思维受到道家老子思想和儒家《易传》的影响很大,不论是阴阳的辩证范畴,还是动而不已的辩证命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思想的源头;意象思维与《淮南子·俶真训》的观点相一致,并对此阐释得淋漓尽致;直觉思维的体悟"神"类似道家的体悟"道",故其应是受到道家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意"或"悟"的认识方式则与儒家有念的"专意心悟"有相似之处。
马凤岐王庆其
关键词:先秦文化黄帝内经思维方式
《内经》文化内涵解析(续完)
2011年
(上接第1期) 防治疾病的实践方式 1.防病的方式——“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哲学,其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的关怀。《内经》162篇把养生置于《素问》之首,是寓于深意的。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卫生、护生、保生等,《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提示养生的目的旨在希望世人回归人类本来的天真纯朴自然的生存状态。《素问》又以“宝命全形”命篇。
王庆其
关键词:《内经》文化内涵《上古天真论》《素问》古代哲学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