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原

作品数:2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死刑
  • 4篇民法
  • 4篇民法典
  • 4篇法典
  • 3篇董必武
  • 3篇薛允升
  • 3篇学术
  • 3篇沈家本
  • 3篇明律
  • 3篇法律
  • 3篇法制
  • 2篇学科
  • 2篇学术共同体
  • 2篇元代
  • 2篇人民
  • 2篇死刑程序
  • 2篇唐代
  • 2篇唐律
  • 2篇唐律疏议
  • 2篇起草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公安...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28篇王平原
  • 4篇赵晓耕
  • 2篇仇加勉
  • 1篇曾代伟

传媒

  • 4篇山东警察学院...
  • 4篇中国审判
  • 3篇铁道警官高等...
  • 2篇江苏警官学院...
  • 2篇法律文化研究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武汉公安干部...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江西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元代烧埋钱无法追缴案被引量:3
2007年
案情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龙兴路翼军人张广打死袁六二。两年多后,张广于大德元年(1297年)因皇帝颁布赦令而得到释放。但根据元代法律,张广仍须缴纳烧埋银。
王平原
关键词:元代官府蒙古人皇帝汉文化
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元代兄收弟妻断离案被引量:2
2007年
王平原
关键词:法文化元代收继婚蒙古贵族元朝
唐代死刑研究
王平原
关键词:死刑唐代
屠城、妄杀与死刑奏报——论蒙元时期死刑文化的转化被引量:2
2008年
蒙古帝国初进中原的屠城之制,是根据蒙古传统法令而进行的一种刑事惩罚,它并不包括在成吉思汗所禁止的"妄杀"的范围内。但在向中原汉文化地区不断扩张的过程中,面对着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蒙古统治者也不得不逐步改变其政策和法令,其草原法文化也开始深受中原地区法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死刑方面的转化就是把屠城包括在妄杀之中加以禁止,并在忽必烈时代开始建立起死刑的奏报制度,对死刑加以控制。但和唐代等比较起来,元代的死刑程序比较粗略。
王平原
关键词:死刑死刑程序法文化
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论纲被引量:3
2007年
旧中国的民法体系随着《六法全书》的废除而在中国大陆被废除,其结果之一就是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没有一个完整的民事法律体系,而只有极个别的、零散的民事法律法规存在。改革开放前,过快地向社会主义性质转变,使商品经济形态中正常的民事关系,在认识上被否定、批判,在现实中被限制、扭曲,民法典的制定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支撑。改革开放后,制定民法典的历史任务再次被提出,但怎样制定民法典以及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却是明的、暗的各方利益的博弈,总结、研究这种利益博弈的过程,即深刻认识怎样通过制定民法典来构建起和谐社会中各种利益的公正、平和、有序的表达机制,可能比制定出一部民法典本身更有益于社会发展。
赵晓耕王平原
关键词:六法全书民法典民法体系利益博弈权势转移
学术与变革:清末的唐明律研究与评价被引量:2
2004年
唐明律研究本身是法律史研究中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学术性问题 ,但在清末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下 ,对唐明律的研究与评判实际上与当时的法制变革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薛允升的贡献在于他意图以唐律为标准来评价明律 ,从而间接地批判清律。沈家本继承和发扬薛允升的批判精神 ,并第一次试图用西方现代法律思想来对唐明律、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法律进行评判 ,从而为其法律变革提供精神动力。就纯粹学术而言 ,他对唐明律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 ,但沈家本首先是一个法律变革的实践家 ,他对学术的追求不得不让位于他对“法律救国”理想的追求。对此 ,我们应当持以“理解之同情”的态度。
赵晓耕王平原
关键词:法律史清朝薛允升沈家本
董必武等领导的华北根据地《民法典》起草情况初探
<正>1948年,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根据地合并、统一的华北根据地开始形成,并成为了统一全国的开始①。在创建统一的华北根据地和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制定《民法典》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被提了出来...
王平原
文献传递
“札撒”、《札撒》与《大札撒》辨析被引量:1
2007年
“札撒(yasa)”系蒙古语的汉语标音写法,也读作“札撒黑(yasaqha或yasaq)”,是“政令”、“惩则”之意。在《史集》等史料中,许多“札撒”是临时性的命令。作为临时性命令的“札撒”并不具有法律的性质。作为法律的《札撒》是那些针对普遍情况和一般行为、并且经过忽里勒台的商议并以一定形式公布的规范性规定。制定颁布《札撒》,通过立法来管理组织社会,是蒙古法制历史上的一个飞跃。《大札撒》是成吉思汗时期《札撒》的集大成者,它并非颁布于1206年,而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的1229年。以成吉思汗《大札撒》为核心的蒙古法律文化不仅及于汉文化区,而且在中亚等广大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王平原
关键词:成吉思汗
论警察职业保护的国家义务性——“警察执法权益保护”之我见被引量:18
2010年
2000年"警察执法权益"诞生,现在,它已经成为公安理论及实务界的热词。但对其置疑也从未间断。"警察执法权益"的提法使国家权力与个体利益挂钩,因而存在法理上的矛盾,故宜用警察职业保护取代警察执法权益保护。建立并维持公共机关是国家的传统义务之一;现代社会,对公民权利保障的国家义务越多,对国家权力的保障也必须越到位;公安机关承担的繁重任务也要求国家必须加以特别保护。明确警察职业保护的国家义务性,有助于完善警察职业保护立法,有助于从国家层面统筹解决警察职业保障问题,有助于国家机关积极主动地履行其保护警察权益,有利于正确处理公安机关、警察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王平原
关键词:执法权益国家权力国家义务
新中国民法典起草与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被引量:2
2011年
最早使用中文"法权"一词的不是《哥达纲领批判》的翻译者何思敬而是列宁《国家与革命》的翻译者陈昌浩。对德语Recht和俄语npabo翻译用词不同的学术差异并未影响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民法典起草。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误解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共革命早期所受到的苏俄革命的影响。1958年对资产阶级法权的讨论趋向极端,侵蚀了民法典起草工作的理论与舆论环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实质是否定公民权利。文革后对"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否定是思想解放的先声,也吹响了第三次民法典起草的号角。
王平原
关键词:法权公民权益民法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