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初诊 163 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发热伴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疾病初诊病人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初次收治的经淋巴结活检及病理检查诊断明确的163例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病人,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组(感染组)、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组(非感染组)、肿瘤性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组(肿瘤及造血组)、其他类疾病组(其他组),对其性别、年龄、热程、淋巴结肿大特征、伴随症状、实验室资料、淋巴结病理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3例病人中,感染组63例(38.7%)、非感染组32例(19.6%)、肿瘤及造血组31例(19.0%)、其他组37例(22.7%)。临床特征中,四组间性别、年龄、淋巴结压痛、淋巴结肿大部位(头颈部/胸部/腹部)、合并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半年内体质量下降≥1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四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阳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发热伴淋巴结肿大主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其次为其他类疾病,前者病毒感染多见,后者以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为主。临床可通过病人基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初步鉴别诊断,淋巴结活检对诊疗有一定帮助。
- 袁剑伟王艳李雅琴王琳王宏霞任圆
- 关键词:发热淋巴结肿大病因传染病
- 丙型肝炎阴性受体接受感染供体肾脏移植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目前全球肾移植存在肾源短缺问题,部分原因在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供体的肾脏被丢弃。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使用HCV感染供者肾源已成为扩大供体库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对HCV阴性受者接受HCV感染供体肾脏移植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治疗时机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宏霞王艳王琳袁剑伟任圆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学的影响
- 目的: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的改善,近年来NAFLD患病率逐年增高,在2020年初,NAFLD更名为MAFLD后,随着诊断标准的调整和生活条件的改变,M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CHB...
- 王宏霞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后续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感染病科确诊初治的4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B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综合征组(CHB合并MetS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检查结果,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χ^(2)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结果CHB组247例(59.50%),CHB合并MetS组168例(40.50%)。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血糖及甘油三酯对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01;t=2.25,P=0.025),血压及腰围对血清HBsAg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负向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甘油三酯正向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水平,而血压及腰围并不影响患者HBsAg水平。
- 王宏霞王艳段瑞娴张建伟任圆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代谢综合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HIV-1包膜基因和生物学性状变异的体外研究及HIV-1培养条件的探索
- 樊卫平王桂琴李敬云鲍作义王宏霞吕富双周育森
- 该项目的HIV-1包膜基因和生物学性状变异的体外研究成果不仅达到了评价研制WB试剂用HIV-1毒株的稳定性,从而间接了解WB试剂的可靠性的目的,而且可应用于任何涉及HIV-1活病毒的科研或生产工作。使科研和生产工作应用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HIV-1体外
- 布鲁氏菌感染性动脉瘤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潜在的具有生命威胁的多系统感染性疾病,合并感染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但极易漏诊和误诊,增加瘤体破裂和败血症风险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联合足疗程抗感染治疗以及良好的手术时机是治疗布鲁氏菌感染性动脉瘤的关键。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知及诊疗能力,文中综述了布鲁氏菌感染性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
- 王琳王艳袁剑伟王宏霞任圆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感染性动脉瘤发病机制
-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部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3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将其分为MPP组和非MPP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成人MPP的危险因素。结果 MPP的发生率约为36.1%;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基础疾病、体温、干咳、咽部不适、胸闷气短、畏寒、寒战、乏力、头晕、降钙素原、树芽征和胸腔积液与MPP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18~44岁(OR=5.674,95%CI:2.551~12.623)]、体温[38.1~39.0℃(OR=3.031,95%CI:1.239~7.415)、39.1~41.0℃(OR=7.418,95%CI:2.803~19.634)]、干咳[OR=2.694,95%CI:1.225~5.920]及树芽征[OR=2.464, 95%CI:1.123~5.409]是成人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8~44岁,中高程度发热,出现干咳症状及树芽征的CAP患者是MPP的高危人群。临床医生应尽早进行MPP的危险因素筛查,识别高危患者并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
- 任圆王艳梁瑞峰郝斌威王宏霞
- 关键词: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