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梅

作品数:89 被引量:280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文昌鸡
  • 14篇营养
  • 9篇饲料
  • 8篇屠宰
  • 8篇屠宰性能
  • 8篇青贮
  • 7篇营养价值
  • 7篇肉品
  • 7篇肉品质
  • 7篇抗氧化
  • 6篇原鸡
  • 6篇仔猪
  • 6篇免疫
  • 5篇动物
  • 5篇多糖
  • 5篇营养成分
  • 5篇杂交
  • 5篇日粮
  • 5篇酵母
  • 5篇发酵

机构

  • 79篇海南大学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黑龙江省畜牧...
  • 1篇广西科胜生物...

作者

  • 86篇王学梅
  • 23篇杨雨辉
  • 22篇李笑春
  • 21篇张海文
  • 19篇吴科榜
  • 14篇管庆丰
  • 14篇胡日查
  • 9篇王金花
  • 9篇赵建国
  • 8篇陈涛
  • 8篇许丽
  • 6篇黄东益
  • 5篇吴丽丽
  • 5篇韩新畴
  • 3篇满初日嘎
  • 3篇姜亚磊
  • 3篇钟毅
  • 2篇杜丽
  • 2篇严虹羽
  • 2篇倪承结

传媒

  • 10篇饲料工业
  • 7篇黑龙江畜牧兽...
  • 7篇中国家禽
  • 7篇黑龙江畜牧兽...
  • 6篇饲料研究
  • 6篇中国饲料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热带农业工程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兽药与饲料添...
  • 1篇饲料博览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畜禽业
  • 1篇农技服务
  • 1篇养猪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5篇2002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薯部分替代玉米对文昌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薯部分替代玉米对文昌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探讨大薯替代玉米作为文昌鸡饲料开发的可行性。选择28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50日龄文昌鸡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Ⅰ、Ⅱ和Ⅲ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以大薯替代基础日粮中10%、15%、20%玉米的等能等氮试验日粮。试验期28d。结果表明,经过14d饲养试验,大薯替代不同比例玉米对文昌鸡盲肠微生物区系无显著影响(P>0.05),对文昌鸡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Ⅲ组丙酸、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养期延长至28d,大薯替代不同比例玉米对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Ⅱ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粪链球菌、总厌氧菌数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Ⅰ组丁酸和丙酸含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综上所述,大薯部分替代玉米能提升盲肠有益菌群数量,但短期饲喂会降低短链脂肪酸生成,长期饲喂对短链脂肪酸生成无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大薯替代玉米比例以15%为宜。
陈涛黄东益杨雨辉王学梅
关键词:玉米文昌鸡微生物短链脂肪酸
黄秋葵对儋州鸡抗氧化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黄秋葵粉对儋州鸡抗氧化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日龄和体重相近的90日龄儋州公鸡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2.0%的黄秋葵粉。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Ⅰ组相比,Ⅲ组、Ⅳ组、Ⅴ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Ⅳ组、Ⅴ组肝脏中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Ⅴ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Ⅴ组肝脏中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均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中各试验组MDA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与Ⅰ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Ⅳ组、Ⅴ组最为明显,均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秋葵粉可增强儋州鸡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器官指数,其中以2.0%的添加量最适。
张海文管庆丰吴科榜李笑春王学梅
关键词:抗氧化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力
发酵中药渣对文昌鸡脂类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对文昌鸡血清和肝脏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文昌鸡母鸡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CK,T1,T2,T3组发酵中药渣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5%,1.0%,1.5%,试验养殖周期为4周。结果与CK组相比,血清中T1、T2、T3组LDL-C/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2、T3组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T1、T2、T3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脂(TG)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文昌鸡肝细胞损伤,促进肝脏的营养代谢功能,其中以1.5%的添加量相对合适。
刘晓孙楠王闫宇王学梅冯坤张海文
关键词:文昌鸡脂类代谢
微量元素锌和铜与免疫被引量:4
2002年
王学梅许丽叶建敏
关键词:微量元素动物免疫
JN农商行同业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务利润空间大幅缩减,同业业务凭借其独特优势,受到广大商业银行的青睐。随着国家对“三农”发展的高度重视,农信社纷纷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成为扶...
王学梅
关键词:同业业务风险管理
文献传递
原鸡与文昌鸡杂交F1和F2代肉质性状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试验通过比较原鸡(♂)与文昌鸡(♀)杂交F1和F2代肉质性状,探讨原鸡与文昌鸡杂交改良肉质的效果。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原鸡(♂)与文昌鸡(♀)杂交F1代和杂交F1代(♂)与文昌鸡(♀)杂交F2代肉鸡各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饲喂相同日粮,试验第90、120天时,每个重复随机取10只鸡进行屠宰,取胸肌和腿肌样本测定肉质性状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除90日龄F1和F2代胸肌和腿肌pH、胸肌剪切力及120日龄F1和F2代胸肌和腿肌24h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和腿肌pH24h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肉质物理性状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而对肌肉组织学而言,除120日龄F1和F2代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处理间均差异显著(P<0.05),F2代肌纤维密度高于F1代,尤其母鸡杂交优势更明显;在肌肉化学方面,除120日龄腿肌粗脂肪含量各杂交后代差异显著外(P<0.05),90和120日龄杂交后代胸肌和腿肌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显著杂交优势。提示,原鸡与文昌鸡杂交F2代更适合作为优质肉鸡开发利用,120日龄出栏较适宜。
符传松王瑜宋文晴王丽丽朱玉洁王学梅
关键词:原鸡文昌鸡杂交肉质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氧化损伤的最佳条件,构建可靠、稳定的氧化损伤模型,为今后探究紫大薯花青素对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提供模型条件。【方法】试验采用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第一因素为H_(2)O_(2)处理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350、430、460、490、520和550μmol/L,第二因素为对GMEC的处理时间,分别为8、11、14、17 h。舍弃细胞存活率低于60%的处理组,并根据结果重新调整处理浓度与时间。然后通过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培养液内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确定最佳的H_(2)O_(2)处理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H_(2)O_(2)处理组作用8 h后GMEC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350、430、460μmol/L H_(2)O_(2)处理8 h时细胞存活率分别降低至64.6%、72.9%、66.2%,基本符合细胞存活率的筛选需求(70%)。因此,选择350、430、460、490、520μmol/L H_(2)O_(2)处理4、6、8、10 h进行后续试验。调整后,除4 h 430μmol/L处理组外,各处理组LDH活性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10 h时各处理组LDH活性均达到最大值,且与浓度呈正比;各处理组ROS含量在6 h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8 h时各处理组ROS含量较6 h均大幅度显著升高(P<0.05),说明8 h为ROS含量变化的转折点;430、490、520μmol/L处理组MDA含量在处理8 h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430μmol/L处理组MDA含量在8和10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浓度组CAT、SOD、GSH-Px和T-AOC活性在处理6~8 h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且8 h时仅430μmol/L处理组CAT、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低于照组(P<0.05)。【结论】430μmol/L H_(2)O_(2)处理GMEC 8 h为构建GMEC氧化损伤模型最佳条件。
张元锌王闫宇云艳虹陈俊朴石惠宇王学梅
关键词:过氧化氢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抗氧化
一种耐葡萄糖的β-葡萄糖苷酶及其表达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葡萄糖的β‑葡萄糖苷酶及其表达基因和应用。本发明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可产β‑葡萄糖苷酶的聚多曲霉L1,通过比较转录组的方法筛选聚多曲霉L1分别以葡萄糖、微晶纤维素和纤...
王学梅刘晓烜孙楠张冰溪张海文管庆丰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2年
1 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原理标记化合物与其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完全一样,两者一经混合用化学法就不能分离,只是放射比度有所降低。降低程度与相应非标记化合物的数量(或浓度)成正比。
王学梅许丽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技术动物营养研究标记化合物
蝇蛆抗氧化肽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以蝇蛆抗氧化肽(FTP)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化学和细胞试验,探究FTP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浓度(500、1000、2000、3000、4000μg/mL)FTP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检测FT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将IPEC-J2细胞用不同浓度(0、100、250、500、1000、2000μg/mL)FTP培养,利用MTT法测定孵育24 h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利用MTT法筛选出适宜的过氧化氢(H 2O 2)浓度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根据构建的氧化应激模型和FTP适宜的浓度梯度,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试验组(100、250、500、1000μg/mL),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水平以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当FTP浓度为4000μg/mL时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54.82%和81.90%;不同浓度FTP对IPEC-J2细胞均无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均高于100%,呈浓度梯度性增长,且FTP浓度为2000μg/mL的细胞存活率是空白组的1.22倍;H 2O 2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适宜浓度为1000μmol/L。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ROS和MDA水平极显著提高,SOD和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个试验组细胞存活率均极显著增高(P<0.01),500μg/mL FTP组细胞存活率是模型组的2.37倍,500和1000μg/mL FTP组的ROS和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5),SOD和CAT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FTP对IPEC-J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效应。
李永强包瑞莹王琴邱平飞李笑春石慧宇张海文王学梅
关键词:氧化应激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