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剑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系统发育
  • 2篇细菌
  • 1篇大亚湾海域
  • 1篇藻菌
  • 1篇藻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条纹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系统发育分析
  • 1篇可培养细菌
  • 1篇海域
  • 1篇发育分析
  • 1篇分子鉴定
  • 1篇浮游
  • 1篇浮游植物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PCR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王剑
  • 3篇王朝晖
  • 1篇林朗聪
  • 1篇江晓亮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亚湾浮游植物DNA指纹及其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2014年
于2012年5月、6月采集了大亚湾9个站点的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DNA指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2种;浮游植物DNA指纹也较为丰富,2个月份指纹条带数分别为26条和28条.DGGE指纹条带数一般远远低于浮游植物种类数,在剔除了相对含量小于0.1%的非优势种后,DNA条带数与种类数变化趋势相近,说明DNA指纹图谱能较大程度地反映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组成,而对于相对含量较少的物种,可能会由于优势种的屏蔽作用而被掩盖.DNA指纹图谱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相近,富营养化的近岸站点聚在一起,而远岸站点聚为一类.虽然目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以硅藻占据优势,但在某些站点大量出现的甲藻和蓝细菌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结果表明PCR-DGGE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熊毅俊王朝晖王剑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DNA指纹
典型赤潮藻类可培养藻际细菌的分子鉴定与藻菌关系研究
本文以条纹环沟藻(Gyrodinium instriat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3种典型赤潮微藻的藻际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藻细胞不...
王剑
关键词:赤潮藻分子鉴定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期条纹环沟藻可培养藻际细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梯度稀释法分离出条纹环沟藻5个生长时期的可培养藻际细菌,利用基于单菌落16S rDNA V3区序列测定对细菌进行了分子分类鉴定,与GenBank上的相似菌株序列构建了邻接系统发育树并计算遗传距离,同时对不同时期的细菌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培养出的32株细菌中,有12株不同种属细菌.12株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大细菌类群,在种类和数量上均以α-变形菌纲为主,其次为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门.每个生长时期可培养藻际细菌的种类数为5~8种,其中稳定生长期细菌种类数较为丰富,而在迟滞期和衰亡后期细菌种类较少.从各时期的细菌总数来看,对数生长期细菌数量最低,仅为2.83×10^6CFU/mL;在衰亡前期细菌数量最高,达到1.72×10^9CFU/mL;衰亡后期虽然细菌数量有所降低,但仍达到1.37×10^8CFU/mL.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衰亡前期细菌群落结构与其它时期差异较大,而藻细胞快速生长阶段的对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菌落结构相近.衰亡前期特异性菌株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的大量出现,可能与藻类迅速进入衰亡阶段有关;而各个时期均出现的一株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可能对条纹环沟藻的种群竞争起作用.在条纹环沟藻不同生长时期藻际细菌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差异,藻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可能对条纹环沟藻的生长、种群竞争以及赤潮的生消具有重要作用.
王剑王朝晖熊毅俊
关键词:RDNA系统发育
大亚湾海域可培养细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对大亚湾海域表层水体的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测定了分离培养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区序列,并采用该研究中的35个序列与从GenBank下载的46个序列构建了系统树,对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在9个站点的表层水体中共分离得到70株菌株,分属35个种。其中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为分离菌株最多的两个菌纲,分离率分别为40%和35.7%;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仅分离到1株(1.4%)。此外,还分离得到盖球菌属(Kytococcus)、间胞囊菌属(Intrasporangium)等非常见菌株。大亚湾海域细菌的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为3.21。大亚湾海域表层水体可培养细菌丰富的种类多样性以及较高的α-变形菌分离率,说明了该海域具有良好的水质,同时也是潜在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
江晓亮王朝晖王剑熊毅俊林朗聪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