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利

作品数:1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红鹰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5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文化
  • 3篇虚构
  • 3篇虚构写作
  • 3篇视域
  • 3篇写作
  • 2篇社会
  • 2篇身份
  • 2篇审美
  • 2篇文化身份
  • 2篇文化视域
  • 2篇文学
  • 2篇消费文化
  • 2篇化身
  • 1篇大学语文
  • 1篇新世纪文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性
  • 1篇学科性质

机构

  • 14篇宁波大红鹰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行政学院

作者

  • 14篇王光利
  • 1篇何二元
  • 1篇常勤毅
  • 1篇唐若兰
  • 1篇王臣申
  • 1篇马明洁
  • 1篇富赋
  • 1篇黎红
  • 1篇宣琳
  • 1篇傅绍磊
  • 1篇谷磊
  • 1篇刘宗艳
  • 1篇周常林
  • 1篇谷磊
  • 1篇杨湛
  • 1篇汪大勇
  • 1篇王前
  • 1篇王侃
  • 1篇陈颖

传媒

  • 2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当代文坛
  • 1篇探索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中华辞赋
  • 1篇浙江工商职业...
  • 1篇宁波城市职业...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河北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虚构写作及其审美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自2010年《人民文学》创立"非虚构"栏目以来,非虚构写作逐渐成为当代文坛的一股创作潮流。对传统虚构作品的情绪化反驳、传统写作者想象力的相对匮乏、新媒介平台的产生以及文学自身推陈出新的发展规律等是非虚构写作兴起的重要原因。真实性是非虚构写作的核心问题,与报告文学等纪实性作品相比,非虚构写作对原始材料的原真性艺术处理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而其文体的自由多元、语言的原汁原味、叙事的平实自然、作者情感的零度介入以及对读者期待视野的精准把握等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审美特征。
王光利
关键词:零度写作人民文学报告文学
命运观视域下的中国古典小说
2013年
命运观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中国传统的命运观体现为知命、安命、非命与因果、轮回等观念,是儒、道、墨诸家命运观与佛教命运观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内涵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有着客观存在性,影响小说的叙事模式,并蕴涵悲剧意识等审美特征。
刘宗艳王光利
关键词:命运观古典小说审美特征叙事结构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文学形式”的发轫
2018年
在'反传统'的历史背景下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新文学形式'最先在美国发轫,是对虚构文学的一种反拨。纪实性与小说创作手法的有效糅合是其主要特征。
王光利谷磊马明洁应一枝
论社会分层与人的跨阶层流动被引量:1
2017年
社会分层是每一个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分层有固化的倾向,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应采取措施促进社会流动,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动态的和谐社会。
王光利黎红
关键词:社会分层阶层流动
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实践精神被引量:6
2014年
目前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一门课程,有人说是一个学科,也有人说它只是补课性质的,这正说明了它兼有学科功能与教学实践的性质,也说明目前人们对它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性质研究得很不够。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成立后,第一次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对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学科理论到教材编写再到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
汪大勇王臣申何二元宣琳傅绍磊王光利王前陈颖富赋王侃周常林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实践
社会利益分配非均等化根源剖析——以文化身份为研究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利益分配非均等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着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而且还是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对社会利益分配非均等化的根源进行剖析,并对中国社会利益非均衡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提出消除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利益分配不公等现象的建议措施:政治制度层面的均衡化策略、经济层面的收入均衡化结构调节、文化教育层面的公平制度建设、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王光利
关键词:利益分配文化身份
浅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以宁波为例
2015年
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一些有着乡情与历史记忆的古镇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亟需政府和社会出手给予重视和保护。古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集中地展现了古人生活的足迹。古镇既有物质形态的古建筑群,也有非物质形态的民俗风情,既有文化传承价值,又有生态观赏价值。本文通过对宁波古镇文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探讨了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宁波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杨湛王光利
关键词:城镇化古镇文化可持续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职业素养要素及提升路径探析
2016年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学习者人数激增.对合格教师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由于发展历史短等原因,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汉语国际教师自身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汉语国际教育职业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应当具有的职业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人才路径,从而更好地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在海外快速、有效地推广和传播,具有重要研究与现实意义。
王光利谷磊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职业教育
经世致用思想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5年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虽然历经"入世"与"出世"的反复,但其影响力却长盛不衰。本文在分析梳理经世致用思想基本含义与演变过程基础上,阐释了其在当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现实意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议。
王光利
关键词:经世致用
新世纪中国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现状、困境及发展前景被引量:5
2019年
新世纪以来,中国非虚构文学写作逐渐成为创作潮流与研究热点,也逐渐暴露出文类概念界定模糊、文学性不足、写作伦理阀限、"消费底层"隐患以及作品扁平化、粗浅化等困境。通过探讨非虚构写作与当代文学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可以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路径。
王光利洪治纲(主持)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