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油菜
  • 5篇萌发
  • 4篇性状
  • 4篇全基因
  • 4篇全基因组
  • 4篇全基因组关联...
  • 4篇相关性状
  • 4篇萌发期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组
  • 4篇甘蓝
  • 4篇甘蓝型
  • 4篇甘蓝型油菜
  • 3篇种子
  • 3篇种子萌发
  • 2篇种质
  • 2篇种子萌发期
  • 2篇综合评价
  • 2篇胁迫
  • 2篇苯磺隆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王倩
  • 8篇周清元
  • 7篇崔翠
  • 6篇唐章林
  • 6篇李加纳
  • 3篇徐新福
  • 3篇林呐
  • 2篇陈东亮
  • 2篇殷家明
  • 1篇郭彦军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3篇2019
  • 5篇201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菜用豌豆品种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被引量:24
2019年
为研究菜用豌豆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本试验以31份菜用豌豆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2.5%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萌发期豌豆种子,统计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测定鲜重、干重、根长、芽长等指标,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相结合,对31份菜用豌豆品种资源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及耐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2.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菜用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各测定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根据综合抗旱系数值(CDC值)、耐旱性度量值(D值)、加权关联度(WDC值)大小对供试种质进行排序,其中耐旱性最强的4个品种依次为16110、16055、16140、16107;耐旱性最弱的3个品种依次为16106、16175、16177。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D^2=8.5处将31份豌豆品种资源划分为4种类型:第Ⅰ类包括16054、16142等20个品种;第Ⅱ类包括16140、16079和16055 3个品种;第Ⅲ类包括16175、16104等6个品种;第Ⅳ类包括16110和16107 2个品种。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D值密切相关的指标为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根长,这些可作为豌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综合选择指标。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菜用豌豆萌发期耐旱性机理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菜用豌豆耐旱品种选育及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愉风周清元郜欢欢叶桑王倩程闯郭彦军崔翠
关键词:菜用豌豆萌发期耐旱性鉴定
草铵膦胁迫下油菜苗期叶片药害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油菜大面积种植和田间草害的日益严重,草铵膦近年来被尝试性地用于田间除草,但草铵膦在杀除杂草的同时或轻或重会对油菜产生药害,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甚至影响其产量。本研究通过比较,选取最能体现油菜苗期耐药性差异的200 mg L–1作为胁迫浓度。以506份具有代表性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分析其基因型,对油菜种质苗期的单位叶面积干重耐除草剂系数(CLW)、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CCC)和综合药害指数(CPC)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从基因组水平分析油菜在草铵膦胁迫下的生理和形态反应。关联分析中,扫描到与单位叶面积干重耐除草剂系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6个,表型贡献率在6.53%~10.04%之间;与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相关的SNP位点共22个,表型贡献率在4.97%~6.20%之间;与综合药害指数相关的SNP位点98个,覆盖了A、C基因组,贡献率在3.25%~18.66%之间。通过对显著SNP位点对应的LD区间基因序列的分析,共获得18个与草铵膦的灭生机制相关的候选基因。在叶绿素含量耐除草剂系数关联位点的LD区域发现11个候选基因,其中9个参与酰基转移酶活性的调控,2个与乙酰CoA转移酶活性有关。在与综合药害指数关联位点的LD区域发现7个候选基因,其中1个与谷氨酰胺转移酶活性有关,参与谷氨酰胺代谢,其余6个和乙酰CoA转移酶活性有关。这些基因调控的生理生化过程均与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草铵膦的灭生机制有关。这些关联位点和候选基因的挖掘,将为油菜在草铵膦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反应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陈东亮崔翠崔翠王倩王倩李加纳唐章林
关键词:油菜苗期草铵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苯磺隆种质筛选与综合评价被引量:12
2018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除草剂苯磺隆特性,建立其筛选的评价体系,选育萌发期耐苯磺隆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采用苯磺隆耐性度量值(T值)、平均隶属函数值(ASF值)、加权耐性系数(WTC值)等指标及相关分析、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萌发期耐性。通过11份供试材料相对根长的方差分析,确定了油菜萌发期耐苯磺隆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研究的最佳苯磺隆浓度为25 mg kg^(–1)。在此浓度胁迫下,241份甘蓝型油菜的根长、芽长、率、发芽势、鲜重5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T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划分为5个苯磺隆耐性级别,其中Ⅰ级3份、Ⅱ级30份、Ⅲ级198份、Ⅳ级6份、Ⅴ级4份。对苯磺隆耐性较强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希望106、SWU95和WH-33,可作为甘蓝型油菜苯磺隆耐性育种和耐性机制研究的重要资源。根长、鲜重、发芽率可作为评价油菜种质资源萌发期耐性的指标性状。
王倩崔翠叶桑崔明圣赵愉风林呐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综合评价萌发期
甘蓝型油菜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油菜角果内籽粒着生密度影响每果粒数,对油菜产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本研究以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213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芸薹属60 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进行群体结构、亲缘关系以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然后基于最优模型对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WAS)分析。通过GWAS分析,共检测到10个SNP位点与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关联。其中与籽粒着生密度关联的标记有2个,表型贡献率分别为9.49%和11.17%;与角果有效长关联的标记有6个,单个位点可解释9.81%~12.17%的表型变异;与每果粒数相关联的标记有2个,分别解释10.44%和10.87%的表型变异。通过分析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的基因信息,筛选出16个与籽粒着生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KMD4和UGT76C2基因与细胞分裂素的调控有关;AGL104和ADC2基因参与种子的形成过程;MCCB、NGA2和MATE等基因参与侧生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它们的异常表达会导致一些侧生器官的变异。ADC2和UGT76C2两个候选基因可能对籽粒着生密度和每果粒数一因多效性。
任义英崔翠王倩徐新福林呐殷家明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铝毒特性综合评价及其种质筛选被引量:15
2019年
种子萌发是油菜植株形态建成的重要阶段,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影响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筛选出种子萌发过程中耐铝毒种质对油菜生产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筛选出油菜萌发期耐铝毒种质资源处理的适宜胁迫浓度为90μg mL^-1。并以该浓度处理14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于萌发期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鲜重、干重、根长和芽长等指标,通过铝毒胁迫耐性综合评价值(A 值)、平均隶属函数值(ASF值)、对铝毒加权耐性系数(WAC 值)、相关性、频数、主成分、灰色关联度、聚类和逐步回归分析等鉴定萌发期耐铝性,建立萌发期对铝毒耐性综合评价模型并筛选出适宜的评价鉴定指标。结果表明,148份甘蓝型油菜的萌发期各指标在品种(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萌发期耐铝毒甘蓝型油菜品种(系) 01188、WH-20、A109、甲预31 棚等。根据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结果认为,在油菜萌发期测定其根长、芽长、鲜重、发芽率和发芽势,通过回归方程估算其A值,可以初步判断甘蓝型油菜种质的耐铝毒特性。
郜欢欢叶桑王倩王刘艳王瑞莉陈柳依唐章林李加纳周清元崔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萌发期铝毒胁迫种质资源筛选综合评价
苯磺隆胁迫下油菜萌发期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苯磺隆残留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揭示苯磺隆胁迫下油菜萌发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因子和候选基因,探究油菜在苯磺隆逆境胁迫下的生理形态所反映的基因调控机制,为耐苯磺隆油菜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41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25 mg·L-1苯磺隆溶液为处理液、蒸馏水为对照进行发芽试验。发芽7 d测定并计算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结合芸薹属60K SNP芯片分析群体基因型,通过STRUCTURE软件和TASSEL软件分别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以及亲缘关系和LD衰减分析。为有效排除假关联的影响,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中的6种模型进行比较,确定每个性状GWAS分析的最优模型。同时,利用TASSEL软件在最优模型下对241份材料的3个性状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根据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序列预测候选基因。【结果】241份品种(系)群体可分为P1(94份材料)和P2(147份材料)2个亚群,其中约56.28%的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为0。全基因组关联分析(K+PCA模型)共检测到16个与性状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这些位点可解释9.42%—13.14%的表型变异率。通过分析显著SNP位点的LD区间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筛选出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其中9个为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5个参与谷胱甘肽合成或代谢过程,2个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同时发现与相对发芽率显著相关的基因ATGSTU19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参与毒素分解过程,在各种胁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共同鉴定到的候选基因BnaC02g27690D功能未知。【结论】共检测到16个SNP位点与耐苯磺隆性状显著关联,筛选出25个候选基因可能与油菜耐苯磺隆有关。
周清元王倩叶桑崔明圣雷维郜欢欢赵愉风徐新福唐章林李加纳崔翠
关键词:油菜萌发期苯磺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草铵膦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草铵膦对油菜种子萌发和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模拟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下,低剂量草铵膦残留对甘蓝型油菜萌发后幼苗生长初期的生长发育和根尖细胞分裂活动的影响。[结果]草铵膦处理对油菜发芽期幼苗下胚轴、初生根等性状的抑制效果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0.000 01%的草铵膦残留即可对油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下胚轴对草铵膦的敏感性显著大于初生根;0.005%的草甘膦处理根尖4 h可显著抑制油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强,并可诱发细胞产生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多级分裂、间期微核、染色体浓缩等染色体变异。[结论]试验结果为草铵膦在油菜田使用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文涛陈东亮任义英王倩叶桑崔明圣周清元
关键词:油菜草铵膦种子萌发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
油菜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油菜高产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角果密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等性状与产量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油菜高产育种考查的主要性状。为揭示油菜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遗传背景和地理来源的213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芸薹属60K Illumina Infinium SNP芯片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在成熟期调查该群体主花序有效长和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计算主花序角果密度。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分析,Tassel 5.1.0软件分析亲缘关系和染色体连锁不平衡的衰减;然后基于最优模型对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依据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序列,预测与性状相关的重要关联候选基因。【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213份甘蓝型油菜分为P1和P2亚群,P1亚群包含50份材料(23.5%),P2亚群包含163份材料(76.5%),基本上和油菜的地理栽培属性一致;亲缘关系发现约89.74%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值小于0.2,其中约有59.91%材料的亲缘关系值为0。总体来看,整个自然群体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对A、C基因组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A和C基因组的r2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加而下降,A基因组的衰减距离整体比C基因组的衰减距离小。GWAS分析两年数据共检测到17个SNP位点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关联。其中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和主花序有效长相关的SNP标记分别有7个和9个,并分别解释11.34%—15.96%和9.67%—13.10%的表型变异;与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相关联的标记有1个,解释11.56%的表型变异。通过分析关联SNP位点的LD区间与甘蓝型油菜对应的区间序列,找到22个与主花序角果密度及其相关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Bna A01
任义英崔翠王倩唐章林徐新福林呐殷家明李加纳周清元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SNP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