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会东

作品数:4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乳腺
  • 17篇肿瘤
  • 17篇腺癌
  • 16篇乳腺癌
  • 15篇乳腺肿
  • 15篇腺肿瘤
  • 14篇乳腺肿瘤
  • 10篇基因
  • 8篇超声
  • 6篇端粒
  • 6篇端粒酶
  • 5篇端粒酶基因
  • 5篇酶基因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癌患者
  • 4篇HTRT基因
  • 4篇超声引导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术后

机构

  • 37篇潍坊市人民医...
  • 12篇潍坊医学院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4篇潍坊市第二人...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37篇王会东
  • 12篇张永庆
  • 7篇王阳
  • 7篇王昌亮
  • 6篇林明臻
  • 6篇石毅然
  • 6篇赵常在
  • 5篇李贵新
  • 5篇王峰
  • 4篇徐功立
  • 4篇李文伦
  • 4篇张家鑫
  • 3篇马世庆
  • 3篇张建华
  • 3篇王礼泉
  • 3篇鞠吉雨
  • 3篇张军
  • 3篇杨福乾
  • 2篇李湘洲
  • 2篇王丽娜

传媒

  • 24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医药前沿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基因hTR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李贵新王会东张永庆赵常在徐功立
关键词:乳腺肿瘤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HTRT基因
原位杂交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和hTRT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01年
李贵新赵常在王会东李相洲石毅然王峰张永庆张建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端粒酶HTR基因HTRT基因原位杂交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结良、恶性肿瘤的声像特点。结果240例乳腺肿瘤均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断乳腺癌62例,乳腺纤维腺瘤16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病理诊断乳腺癌61例,乳腺纤维腺瘤16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增生结节2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8.4%,乳腺纤维腺瘤准确率98.8%,两种肿瘤的回声均以低回声为主,而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呈高阻血流,良性肿瘤无血信号或少量及点状血流信号,RI呈低阻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王会东李文伦林建军刘淑秀柳光恒
关键词: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
不同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力差异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差异并筛选其影响基因。方法以2种常见的乳腺癌细胞系MCF-7(低转移株)和MDA-MB-231(高转移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划痕实验、细胞黏附实验以及Transw ell侵袭实验分析2种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在细胞间的表达差异并采用细胞免疫组化SP法进一步确认。结果 MDA-MB-231细胞24、48 h的平均迁移距离分别为(218.75±20.16)、(211.50±16.54)μm,明显高于MCF-7细胞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30±29.62)、(119.50±25.65)μm](P<0.01);MDA-MB-231细胞黏附能力明显高于MCF-7细胞;MDA-MB-231细胞24 h平均穿膜细胞数[(57.75±4.19)个]明显多于MCF-7细胞[(35.50±4.20)个](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MCF-7细胞比较,MDA-MB-231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乳腺癌候选抑制蛋白1(BCSC-1)表达水平[分别为(0.09±0.01)、(0.15±0.03)]均明显降低(P<0.01),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表达水平(14.43±1.01)明显升高(P<0.01)。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ICAM-1以及BCSC-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 CF-7细胞,而M M P-1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 CF-7细胞。结论乳腺癌细胞系M DA-M B-231的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高于MCF-7细胞,细胞侵袭力可能与细胞内ICAM-1、BCSC-1低表达及MMP-14高表达有关。
邸大琳王丽娜付晓燕魏兵王会东鞠吉雨
关键词:乳腺癌
血清miR-1307-5p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miR-1307-5p在乳腺癌(BC)的表达及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评估其作为诊治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的依据。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miRNA表达数据,筛选差异表达miRNA。利用TargetScan,miRWalk,miRDIP数据库预测靶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分析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NA的诊断效能。结果共发现15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miR-1307-5p差异最明显(log FC>3),其靶基因功能富集于细胞内信号转导、大分子修饰、细胞蛋白修饰、蛋白质修饰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miR-1307-5p显著富集在cGMP-PKG,NF-κB,VEGF等癌症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得到5个关键基因:LYN,PRKCE,DICER1,PIP5K1C和MAPK13。这5个关键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及邻近组织中异常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中LYN表达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相关。miR-1307-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等无关(P>0.05)。miR-1307-5p水平诊断乳腺癌的AUC为0.904,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76,其诊断效能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结论miR-1307-5p可能通过靶基因参与相关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乳腺癌诊治的生物标志物。
王阳王昊辰尹丽倩苗霞王会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靶基因生物信息学
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MDA-MB-231侵袭能力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已构建的乳腺癌候选抑制蛋白-1(breast cancer suppressor candidate 1,BCSC-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观察BCSC-1基因异位表达对MDA-MB-23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v5-HisB-BCSC-1和空质粒pcDNA3.1/v5-HisB转染野生型MDA-MB-231细胞,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v5-HisB的MDA-MB-231细胞为对照组,野生型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转染后经G418加压筛选获得稳定BCSC-1表达细胞株。细胞划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转染前后基因的变化,细胞免疫组化分析转染前后BCSC-1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变化。结果:转染后成功获得BCSC-1基因异位高表达稳定细胞株。细胞划痕实验显示,转基因组细胞平均迁移距离为(105.33±13.61)μm,较对照组(225±18.02)μm和对照组(236±16.46)μm明显降低,F=60.50,P=0.002。细胞侵袭实验显示,转基因组24h平均穿膜细胞数为34.67±2.52,较空白对照组56.66±2.08和对照组63.33±4.16明显降低,F=72.33,P=0.005。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CSC-1表达水平为32.66±2.51,较对照组2.33±1.52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F=333.12,P=0.001;转基因组ICAM-1表达水平为28.67±3.79,较对照组3.33±1.53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F=127.14,P=0.003。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转染后BCSC-1以及ICAM-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BCSC-1基因的异位表达对MDA-MB-231细胞体外转移和侵袭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ICAM-1表达增高有关。
邸大琳陈蕾王丽娜王洪伟魏兵王会东鞠吉雨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表达MDA-MB-231细胞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情况与新辅助化疗(NCT)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68例乳腺癌患者NCT前后健侧上肢静脉血5ml,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富集血标本中单个核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所获得单个核细胞中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的CTC数目。结果 NCT前外周血CTC检出率为24.29%,与患者年龄及HER-2表达情况有关。根据NCT前后CTC检测情况,将患者分为阳性-阳性、阳性-阴性、阴性-阳性及阴性-阴性4组,以RECIST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75.00%,69.23%,0和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Miller-payne标准评估NCT疗效时,4组有效率依次为75.00%,61.54%,0和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 NCT前后CTC的变化情况与疗效有一定关系,CTC可作为评估NCT疗效的潜在预测指标。
林明臻王凯王阳王会东张同俊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循环肿瘤细胞
MUC1与HER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石毅然曲建军李湘洲马世庆王峰王会东张永庆王昌亮
该课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并分析MUC1和HER2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关键词:MUC1乳腺癌
超声引导高温蒸馏水加干扰素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的研究
黄进李文论王会东杨连荣张荣庆
该项研究已在本院临床应用5年,治疗病人36余例,效果满意。结果证明:超声见肿瘤缩小32个(56.1%);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内血流消失46个(80.7%);肿瘤内血流明显消失8个(14%);57个肿瘤均行超声引导下活检,病...
关键词:
关键词:干扰素超声引导高温蒸馏水肝癌瘤内注射
BCSC-1和E-钙黏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2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抑制候选物1(BCSC-1)和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和89例乳腺导管癌组织中BCSC-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乳腺纤维瘤组织和乳腺导管癌组织中,BCSC-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0%和62.92%,乳腺纤维瘤组阳性率高于乳腺导管癌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0%和66.29%,乳腺纤维瘤组阳性率高于乳腺导管癌组(P<0.05)。BCSC-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析表明,BCSC-1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阳性率(18.75%)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2.60%)(P<0.01);BCSC-1的表达在Ⅰ期中阳性率(86.96%)显著高于Ⅱ期及以上患者阳性率(54.5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BCSC-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正相关(乳腺纤维瘤组r=0.7558;乳腺导管癌组r=0.7162)。结论BCSC-1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乳腺导管癌中均下降,且二者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王会东杜小萍王惠王成东鞠吉雨王阳
关键词:E-钙黏蛋白乳腺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