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之望

作品数:2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3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文学
  • 8篇文艺
  • 3篇天津文学
  • 3篇桐城派
  • 3篇作家
  • 3篇文艺发展
  • 3篇《红旗谱》
  • 2篇邓小平
  • 2篇雕龙
  • 2篇姚鼐
  • 2篇艺术
  • 2篇中国气派
  • 2篇文心
  • 2篇文心雕龙
  • 2篇文艺创作
  • 2篇文艺工作
  • 2篇文艺工作者
  • 2篇格论
  • 2篇风格论
  • 2篇《文心雕龙》

机构

  • 24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韩国圆光大学

作者

  • 25篇王之望
  • 2篇闫立飞

传媒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3篇北方论丛
  • 3篇江淮论坛
  • 3篇理论与现代化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求索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89
  • 2篇1984
  • 1篇1983
  • 1篇198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代边塞诗与幽、蓟平台
2009年
唐朝幽、蓟二州地处东北边塞,成为吸引边塞诗人的一个重要平台。其中以陈子昂、高适、李白的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刚健清新、文质炳焕,抒发建功壮志与怀才不遇的情感冲突,歌颂戌卒英勇报国精神而又对其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人性关怀,暴露战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和灾难,抒写厌战反战、渴望和平的心愿,描绘多姿多彩的边塞风光和民风民俗。边塞诗是那个时代社会潮流和审美潮流的产物,不仅为源远流长的中华审美文化增添异彩,而且铸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灵魂深处,为塑造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高尚情操、审美趣味和价值理念,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王之望姜声调
天津文学论略被引量:1
2012年
天津文学作为区域文学,既是中国文学地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特有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架构。总体来说,其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建城之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而元点则应以清代初期张氏兄弟遂闲堂、帆斋的创建为标志。其后,天津文学经历了以水西庄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繁盛期、开埠以后至20世纪初的近代期、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繁荣发展期四个亮点时段。尽管此前的天津文学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盲点,但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与特点。
王之望闫立飞
关键词:天津文学
论风格的构成被引量:1
1984年
马克思曾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03页)世间一切具体事物都是由极其复杂的若干不同层次、不同因子构成的统一体。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从事物的最小单位入手,深入解剖其内部构造,进而获得对该事物系统而完整的认识。
王之望
关键词:作家人格理想情感状态对象化审美情感情趣美
“八字诀”:开启阴阳美学迷宫的钥匙被引量:1
2004年
如果说曾国藩提出的“古文四象”说属于风格审美分类的范畴,那么,他提出的“八字诀”则是对风格美之本质特征的概括。“八字诀”中的“雄、直、怪、丽”,是阳刚之美的特质:“茹、远、洁、适”,则是阴柔之美的审美特点。“八字诀”从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的高度,极大丰富完善了桐城派的风格理论体系,开拓深化了人们的审美视野,虽然还不能说己达到科学的高度,却毕竟是审美认识上的进步,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审美鉴赏和价值判断。“四象说”与“八字诀”的提出,不仅把桐城派刚柔学说推进到新的学理层面,也是对整个中国古典文艺理论批评的丰富与发展。
王之望
关键词:桐城派
珍贵的史料,博恰的赏评——查为仁的《莲坡诗话》评析被引量:1
2008年
《莲坡诗话》为天津诗人查为仁撰,收入丁福保辑《清诗话》,内容甚为丰富,述人品诗,清词丽句,言简意赅,博雅允恰,实乃清《诗话》之翘楚。它以随笔体形式,记述了天津诗人与上流社会名士的大量文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料价值。在诗文赏评中,渗透着自己独特的诗歌审美观、价值观,反对诗坛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风气,主张"独出性灵",倡导独创精神,推尊清新自然、不假雕饰的诗风,取向"淡而弥永"的审美境界。
王之望
论“古文四象”说被引量:2
2000年
王之望
关键词:阴柔姚鼐阳刚文艺理论风格论桐城派
全文增补中
佳词醇雅 笺助风流——略论查为仁、厉鹗的《绝妙好词笺》
2009年
《绝妙好词笺》在南宋词传播链中,处于承上启下、"扬波传响"的关键一环。它的两位编撰者,在审美价值取向、人生遭遇和政治同情等方面,都与词作者、编选者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王之望
关键词:传播链
论艺术焦点和焦点效应
1993年
艺术焦点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文章从对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及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的考察入手。对艺术焦点的实质、存在形态、功能效应等问题,作了比较详实澡刻的理论辨析。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焦点是一种具有特殊审美负荷和功能的艺术单元,是作品的结构点。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以之为核心而展开纵向延伸和横向开拓,形成特定的结构线和结构面。焦点在作品中往往一动万随,耸动全篇,富有强大的整合凝聚效应,其具体表现和范式为:以点为眼,前后顾注;以点作睬,汲引游龙;一点多向,辐射全篇。焦点在审美效果上具有强烈的升华效应,能使所有的美学元素和能量被激活,使欣赏主体进入具体可感的审美境界。焦点又是创作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着眼.最,是打开作品美学蕴藏的入口门径,具有或显或隐的导读效应。几种效应相互因依作用,并引发为巨大的连锁效应。
王之望
关键词:艺术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论审美效果文学现象西方文论
“津味”:地域文学新家族被引量:9
2001年
王之望
关键词:地域文学天津文学写作
当代文艺发展的必由之路——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
1997年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为我国当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一条走向成功和更大胜利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理论作为“话语权威”,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把艺术的聚焦瞄准中国巨变中的时代现实和主旋律,坚定不移地走文艺民族化之路.那些在文艺领域中的“崇洋媚外”的行为.“躲避崇高”的论调等,都是应予摈弃的.
王之望
关键词:文艺主旋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