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义强

作品数:94 被引量:50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5篇生物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基因
  • 18篇银杏
  • 13篇发酵
  • 10篇纤维素
  • 9篇蒸汽爆破
  • 9篇纤维素酶
  • 8篇乙醇
  • 8篇燃料乙醇
  • 8篇纤维
  • 7篇丁醇
  • 7篇诱变
  • 7篇燃料
  • 7篇克隆
  • 6篇栽培
  • 6篇木质纤维
  • 5篇杨木
  • 5篇植物
  • 5篇乳酸
  • 5篇梭菌
  • 5篇能源

机构

  • 93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教育部
  • 6篇国家林业局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4篇王义强
  • 27篇陈介南
  • 18篇王启业
  • 13篇李萌
  • 11篇张伟涛
  • 11篇何钢
  • 8篇刘伟
  • 6篇严永林
  • 6篇李辉
  • 6篇陈喜龙
  • 6篇谭跃辉
  • 6篇彭牡丹
  • 6篇周再魁
  • 6篇李际平
  • 6篇钟洁
  • 6篇罗浪
  • 5篇刘海波
  • 5篇韩笑
  • 5篇田宇
  • 5篇马国辉

传媒

  • 1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0篇生物技术通报
  • 6篇经济林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中国酿造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南林学院学...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林业实用技术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生物质化学工...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林业科技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1989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素处理对北美香柏扦插繁殖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研究提高北美香柏Green Giant扦插生根效果的方法及氧化酶活性对其生根的影响,以半木质化北美香柏Green Giant插穗为材料,使用激素ABT生根粉、K-IBA(3-吲哚丁酸钾盐)、K-NAA(萘乙酸钾盐)进行处理,激素质量浓度分别设置为2、6、10 g/L,处理时间分别为5、15、25 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寻求插穗最优生根组合。使用6 g/L K-IBA处理Green Giant插穗15 s,以清水处理作对照,研究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动态变化。扦插繁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6 g/L K-IBA处理插穗5 s,其生根率高达91.67%,平均生根数为17.53条,平均根长达到5.01 cm;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 g/L K-IBA处理插穗15 s为北美香柏扦插生根最优组合方案。生根过程中氧化酶活性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POD、PPO活性峰值和IAAO活性谷值时期,伴随不定根起始,说明高活性的POD、PPO和低活性的IAAO共同促进了不定根的形成。
姚锐王义强谭益民黄瑞春米小琴
关键词:氧化酶活性
我国燃煤锅炉改用木质颗粒燃料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6%,其污染已成为重大环境问题,鉴于环保要求,对于4t·h^-1以下的燃煤锅炉均强制性退役或者改用环保、清洁燃料。木质颗粒燃料是首选.木质颗粒燃料的单位能量价格比天然气、燃料油、煤炭分别降低56.42%、72.61%、8.29%,替代燃煤后,减少燃煤热损失10%~15%,锅炉排烟温度可降低80~100℃,热效率提高6~10%,运行直接效益比原燃煤节省21.08%,而且还有间接的环保效益。
陈喜龙李际平王义强谭跃辉严永林李建军
关键词:能源资源燃煤锅炉替代燃料环保效益
湖南银杏细胞培养高产黄酮苷细胞系选育被引量:1
2007年
为了选育生产黄酮苷能力强且性状稳定的细胞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8个银杏品种细胞悬浮培养得到的黄酮苷进行测定,找到了适合不同品种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以8个品种中细胞黄酮苷含量较高的邵2-3为材料,对影响黄酮苷生成的因素:培养基、温度以及激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找到了适合该品种悬浮培养高产黄酮苷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M S液体培养基中,温度为24℃的条件下,激素质量浓度为NAA 1.0 m g/L或6-BA 1.0 m g/L时,悬浮培养邵2-3得到的黄酮苷含量最高,分别是4.22 m g.g-1和6.84 m g.g-1。
李永欣王义强舒甫恩李俊彬
关键词:银杏黄酮苷
木质颗粒燃料锅炉替代燃油燃气锅炉效益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为探讨木质颗粒燃料应用的效益,该文通过对比分析常规能源和木质颗粒燃料的单位能价及典型锅炉实际运行成本,在民用、工业锅炉领域,木质颗粒燃料的综合运行成本为燃油的32.95%、燃气的67.41%,仅替代现有燃油热水锅炉拥有量的1%,每年将节约运行费用60亿元,替代等量燃气锅炉每年将节约14.25亿元,并且将减排温室气体(CO2)440万t。在环保要求高的大中城市或者旅游区,推广这种木质颗粒燃料,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陈喜龙李际平王义强严永林谭跃辉高自成李建军
关键词:燃料燃油燃气锅炉
产丁醇梭菌基因改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产丁醇梭菌作为丁醇发酵的主要生产菌,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丁醇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其优势远大于乙醇,因此,对产丁醇梭菌的基因改造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从关键基因、糖酵解途径和丁醇耐受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几年来对产丁醇梭菌基因改造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丁醇产量提出一些见解,旨为广大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
张超王义强王启业黄瑞春米小琴
关键词:EMP基因过表达基因失活
银杏愈伤组织生长、褐化与黄酮积累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旨在建立稳定的银杏愈伤组织继代体系,筛选细胞活性强且黄酮产量高的细胞培养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40 d的继代周期内设计正交实验研究外植体月份、外源激素与抗褐化剂交互作用下的银杏愈伤组织生长、褐化与黄酮积累,并对比了4、5、6月中旬银杏叶片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愈伤组织继代中的最佳生长组合为:4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3.0 mg/L NAA+0.5 mg/L KT+5 mg/L VC;最佳抗褐化组合为:4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1.0 mg/L NAA+1.0mg/L KT+10 mg/L VC;银杏叶黄酮含量从4-6月呈上升趋势,且不同月份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与之呈正相关,以6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2.0 mg/L NAA+1.0 mg/L KT+5 mg/L VC为最佳黄酮积累条件;结合愈伤组织干重,总黄酮实际产量最高组合为:5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2.0 mg/L NAA+0.5 mg/L KT+5 mg/L VC。银杏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周期为24-32 d,生长量较大且褐化率低。
王俊燚董金金刘伟曹福亮汪贵斌王义强
关键词:银杏愈伤组织正交实验褐化黄酮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丰富而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可分为4种工艺:分步糖水解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共发酵法和直接微生物转化法。介绍了以上4种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王璀璨王义强陈介南李辉张振华
关键词:燃料乙醇木质纤维发酵工艺
酵母工程菌降解纤维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酵母工程菌降解纤维素生产乙醇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概述了两类不同酵母表达系统,综述了目前纤维素酶基因克隆及其在酵母中表达的研究现状,指明了酵母工程菌在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前景。
何钢陈介南王义强周再魁韩笑
关键词:燃料乙醇纤维素酶酵母菌基因工程
一种提高银杏外种皮银杏酸有效经济产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银杏外种皮银杏酸有效经济产量的方法。包括外源激素的配制、喷施时间的确定、喷施组合的选择等技术环节。本方法能显著提高银杏种子外种皮的占比,同时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也显著提高。本方法由于提高了银杏外种皮的产...
王义强刘伟冯致李萌杨竣茹杨果王惠
文献传递
银杏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B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SB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胁迫应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SBP基因家族基因编码。为探究银杏SBP基因家族的特征及表达模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银杏的叶、花芽和胚珠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SBP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基因定位、miRNA156靶位点预测、进化关系以及表达模式的分析。本研究共鉴定到15个银杏SBP基因家族成员,该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分布较分散,编码产物长度差异较大,其中有5个成员具有miRNA156靶位点。蛋白保守基序分析显示,除GbSBP5、GbSBP12、GbSBP14不具有完整的SBP保守结构域外,其余成员编码蛋白均具有SBP保守结构域(包括2个锌指结构和1个核定位信号)。聚类分析表明,银杏SBP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分为8个亚组。表达分析显示, SBP基因家族成员在银杏叶、花芽、胚珠中的表达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且在叶和花芽的不同发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为银杏SBP基因家族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并为银杏分子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果董金金李萌汪贵斌郁万文杨婷婷刘艳玲唐隆平蒋舜村王义强
关键词:银杏转录组测序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