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黑素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黑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预后不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黑素瘤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RAS/RAF/MEK/ERK(MAPK)和PI3K/AKT(AKT)两个信号传导通路。本文总结与黑素瘤发病机制最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及新的治疗策略。
- 王丽栗玉珍
- 关键词:黑素瘤MAPKPI3K靶向治疗
- 淋巴毒素β及其受体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肤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 检测淋巴毒素β及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皮肤中的表达.方法 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外用2,4-二硝基氟苯建立ACD模型,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ACD小鼠发生皮炎的耳廓皮肤和对照组小鼠耳廓皮肤中淋巴毒素β mRNA、LTβR mRNA及淋巴毒素β、LTβR蛋白的表达.结果 15只ACD小鼠组织标本淋巴毒素β及LT-βR mRNA相对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630、1.148,其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187、0.617;10只对照组组织标本淋巴毒素β及LTβR mRNA相对含量中位数都为1.000,其四分位间距都为0.000.经秩和检验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CD小鼠中淋巴毒素β和LTβR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损中淋巴毒素β及其受体mRNA相对含量升高,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 段瑞薛亚东栗玉珍党林王芳王丽
-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淋巴毒素耳廓皮肤Β受体受体MRNA
- AKT、eNOS和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相关性
- 2011年
-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KT、eNOS和VEGF-C在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及10名正常人皮肤中的表达。结果:AKT、eNOS和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66.67%、63.33%和73.33%);三者在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的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阳性表达有差异(P值分别小于0.05、0.01和0.01);AKT与VEGF-C、VEGF-C与eNOS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P<0.01和P<0.05)。结论:AKT可通过活化eN0S,上调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AKT、VEGF-C与eNOS的表达可能与淋巴转移相关。
- 王丽栗玉珍姚军英
-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AKTENOS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