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肿瘤
  • 3篇护士
  • 3篇妇科
  • 2篇医护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日间病房
  • 2篇专科
  • 2篇专科护士
  • 2篇文献计量学
  • 2篇护理学
  • 2篇计量学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妇产科
  • 2篇妇产科护理
  • 2篇妇产科护理学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王丽
  • 9篇王富兰
  • 6篇舒春梅
  • 3篇胡燕
  • 3篇罗月英
  • 2篇廖碧珍
  • 1篇杜颖
  • 1篇谢莉玲
  • 1篇赵庆华
  • 1篇丁金华
  • 1篇刘晓华
  • 1篇朱萍
  • 1篇武倩
  • 1篇王晓燕
  • 1篇龚瑶
  • 1篇唐良萏
  • 1篇陈锦云
  • 1篇王琳
  • 1篇周小利

传媒

  • 3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我国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来源,检索2011—2016年收录的国内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相关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01篇有效文献,文献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文献期刊分布在104种期刊、27个省市地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以及在护理各分支学科中的应用,基金资助的文献仅43篇.结论 近年来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发展迅速,相关研究总体呈增长的趋势,但研究深度和范围有待加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完善医护一体化服务制度和流程,医护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推动医护一体化全面实施.
王丽舒春梅
关键词:护理文献计量学
产后抑郁认知在产妇中的现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认知状态在产妇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抑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012年1~2月到我院产科就诊的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的认知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得分为20.80±4.52;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是影响产妇对产后抑郁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产妇对产后抑郁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产后抑郁认知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王丽
关键词:抑郁症产后产妇
品管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妇科品管圈小组开展了主题确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计划制定,对策实施,效果评价等系列活动,并在活动前后对49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长期留...
丁金华王丽王富兰舒春梅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护理品管圈活动
新冠疫情期基于5G网络的《妇产科护理学》“1+2+N”教学模式实践被引量:3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教学工作开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实现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的平稳过渡,是高校不可逃避的话题。在疫情期间,教研室探索出基于5G网络的"1+2+N"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现将其进行分享,旨在为教师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从而实现保障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这一目标。
王富兰廖碧珍张榆胡燕王丽王琳
关键词:教学模式
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336名、对照组332名。试验组采用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学习成绩、在线学习及课堂表现等形成性评价指标,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67.84±8.65)分、对照组为(66.50±7.29)分,试验组双语章节试题得分为(5.32±1.90)分、对照组为(4.95±1.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线学习表现及课堂表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英语水平。结论基于SPOC与交互工具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王丽王富兰武倩舒春梅朱萍廖碧珍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结合型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的构建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妇科专科护士培养方案,为我国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会议法和专家函询法,确立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内容、方式以及学时数。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4%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8和0.95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99和0.226,最终确定的妇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和职业特质4项一级条目、17项二级条目、43项三级条目,共127学时。培养方式包括学习形式、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妇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科学、可靠,可为我国妇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
胡燕王富兰罗月英王丽
关键词:专科护士德尔菲法妇科护理教育
产妇对产后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宣教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供参考。方法:对180例住院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产后抑郁症认知情况,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Stepwise法)分析。结果:产妇对产后抑郁症的认知得分为(20.80±4.52)分;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产次数、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产后抑郁症认知的主要因素。94.3%的产妇希望医护人员为健康宣教人员;出院当日是产妇最希望的宣教时间;发放学习资料是产妇最易接受的教育方式。结论:产妇对产后抑郁症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王丽王富兰
关键词:抑郁症产后健康教育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日间病房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2000—2015年中国日间病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来源,检索2000—2015年收录的有关日间病房相关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32篇有效文献,2011年以后增幅明显;分别来自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四川、上海两地发文量较多(25.37%);发文最多的单位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7.42%);发表于78种期刊;文献类型主要为经验总结型(59.85%);署名有基金资助的文献15篇(11.36%)。结论目前日间病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日间病房研究总体呈增长的趋势;关于日间病房的文献证据级别较低;日间病房诊疗模式的管理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王丽舒春梅
关键词:日间病房文献计量学
妇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3年
目的构建妇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妇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拟订妇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2021年5—6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运用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38,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17、0.304(均P<0.01)。最终所构建的妇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以及48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妇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妇科专科护士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以及效果评价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胡燕王富兰罗月英王丽
关键词:护士妇科学核心能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合作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合作的真实体验,分析医护合作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同科室的17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和主题归纳。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医护合作是医护人员共同的需求;医护合作涉及面较单一,推广不足;医护合作开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必要性认可度较高;应树立医护合作理念,多措并举开展医护联合活动,畅通医护沟通渠道,建立医护合作制度,推动医护一体化全面实施。
舒春梅赵庆华王丽
关键词:医生护士医护合作医护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