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左侧对比右侧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从1989年至2013年2月。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地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6 6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右侧桡动脉入路组发生入路更改的可能性是左侧桡动脉入路组的1.37倍[相对危险度1.37,95%可信区间(1.10,1.71),P=0.005],左侧桡动脉入路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均数差0.73,95%可信区间(0.09,1.36),P=0.02]。两组在外周血管并发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桡动脉入路组与右侧桡动脉入路组相比,具有较低的入路更改率及较短的手术操作时间,处于学习曲线期的术者使用左侧桡动脉入路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时更有优势。
目的系统评价开放腹膜前间隙修补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成人初发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查找有关比较开放腹膜前间隙修补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成人初发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0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含12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开放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减轻术后慢性疼痛[RR=0.39,95%CI(0.26,0.58),P<0.00001]以及降低术后异物感[RR=0.49,95%CI(0.31,0.79),P=0.003]、复发[RR=0.37,95%CI(0.15,0.89),P=0.03]和血肿[RR=0.41,95%CI(0.26,0.67),P=0.0003]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而两者术后切口感染[RR=0.89,95%CI(0.29,2.76),P=0.85]和尿潴留[RR=0.75,95%CI(0.35,1.61),P=0.46]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Lichtenstein疝修补术相比,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可考虑将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作为常用术式。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目的评价Licht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轻量型网片与重量型网片的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含3 3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重量型网片相比,轻量型网片可减轻术后近期(≤12个月)慢性疼痛[6个月:相对危险度0.67,95%可信区间(0.53,0.83),P=0.000 3;12个月:相对危险度0.79,95%可信区间(0.64,0.98),P=0.03]和术后异物感[相对危险度0.69,95%可信区间(0.56,0.85),P=0.000 5];而在术后远期(>12个月)疼痛[相对危险度0.93,95%可信区间(0.72,1.19),P=0.56]、复发[相对危险度1.21,95%可信区间(0.77,1.90),P=0.41]和睾丸萎缩[相对危险度1.90,95%可信区间(0.58,6.28),P=0.29]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重量型网片相比,轻量型网片可降低术后短期慢性疼痛并减少异物感,且未增加复发。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可以将轻量型网片作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