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心理卫生
  • 4篇心理
  • 4篇情绪
  • 4篇肿瘤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个性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家庭
  • 2篇父母
  • 2篇癌症
  • 2篇癌症患者
  • 2篇初中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心理保健
  • 1篇心理社会
  • 1篇心理社会因素
  • 1篇心理学

机构

  • 16篇济宁医学院
  • 3篇济宁市第八中...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潘红娜
  • 14篇李晶
  • 13篇刘根义
  • 9篇张素馨
  • 5篇仇成轩
  • 3篇高翠
  • 2篇胡建勇
  • 2篇王健
  • 1篇杜召云
  • 1篇聂继雷
  • 1篇张春之
  • 1篇邵珠艳
  • 1篇孔祥荣
  • 1篇曾晓立
  • 1篇洪丰
  • 1篇李健
  • 1篇李怀英
  • 1篇陈学坤
  • 1篇周克文
  • 1篇孙翠芬

传媒

  • 6篇济宁医学院学...
  • 5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癌症患者C型行为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通过对48例癌症病人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C型行为测试,结果表明:癌症病人在焦虑、抑郁、愤怒朝内、愤怒朝外、乐观分值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癌症组5项结果均符合C型行为特点;利用判别分析法得出两组人群的判别方程式,可试用于预测找出易患癌症的高危人群。
李晶刘根义仇成轩潘红娜
关键词:癌症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社会因素综合分析被引量:10
1995年
按照1:1配比研究设计,对96名暴力型犯罪的青少年和其对照者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EPQ)、A型行为问卷和个人、家庭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犯罪组青少年个性中N、P维因素分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行为特征中CH(无端敌意)和TH(时间紧迫感)两因子两组有明显差异(P<0.001);罪犯个体具有文化低、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家庭不完整、养育方式不当等特点(P<0.01).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父母不完整、A型行为是造成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而受过法制教育、父亲文化程度高为保护性因素。提示及早发现并矫治不健全个性和不良行为,完善家庭、学校教育职能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重大意义。
张素馨郑培兵孔祥荣董守祥张善印李晶张春之潘红娜王道桥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卫生
初中优等生与普通生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及人际关系的比较被引量:4
1997年
李晶陈莉刘根义潘红娜高翠
关键词:优等生家庭环境普通生
大学生个性特征和症状自评测试及其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对医、文专科生进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16PF)和症状自评表(SCL—90)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个性轮廓型基本为良好的综合型,具有较高的聪慧性(B)、恃强性(E)、实验性(Q_1)和紧张性(Q_4),有偏低的怀疑性(L)和忧虑性(O)。症状自评结果:大学生心境状态良好,各因子均分多在2分以下,但以人际关系敏感(因子_3)、强迫症状(因子_2)、忧郁(因子_4)和偏执(因子_6)分值稍高。16PF 与SCL—90测试结果分析相吻合。以上测试按专业、性别比较,结果是不同的。指示在高校开展心理保健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张素馨李晶刘根义潘红娜王亓斌周克文刘波孙翠芬王洪军陈学坤李怀英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卫生
青春期学生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分析
1993年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调查问卷对青春期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青春期学生忌体心理卫生状况基本良好,但男生有23.68%、女生有21.91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不良的家教方式,双亲关系不和睦及情绪不稳易导致学生出现情绪等方面的障碍。本文提示心理卫生工作应从儿童时期做起、尤应注意青春期心理保健、并且女生比男生提前1~2年进行。
张素馨李晶刘根义潘红娜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卫生情绪
紧张性生活事件与恶性肿瘤关系探讨
1994年
应用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表(SLERS),对118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对照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紧张性生活事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环境问题计分和心理紧张总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一定强度的紧张负性生活事件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危险性问有明星联系(OR=2.91,95%Cl1.51—5.50)。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亦显示,一些紧张性生活事件(如学习问题、环境问题和婚恋问题)与恶性肿瘤的发病呈正相关。据此,作者认为某些紧张性负性生活事件在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促进作用。
仇成轩张素馨李晶刘根义潘红娜胡建勇王健
关键词:恶性肿瘤
癌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确诊的癌症患者及相应对照者118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SCL0-90总分、总均分、一症状均分及8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的恐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方面与男性中层得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提示在对癌症实施综合怀防治中重视心理保健、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提高疗效和促进康复。
潘红娜仇成轩
关键词:恶性肿瘤病例对照研究情绪心理保健
医学生个性、紧张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卫生评定结果分析被引量:12
1997年
目的探讨个性与紧张性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MS),对医学生进行个性、心理卫生及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结果大学生个性特征以中间型为主,心理卫生自评状况基本良好,有少数同学出现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紧张性生活事件以社交、个人问题为主要心理应激源。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实属必要,并且要针对不同个性进行。
李晶刘根义潘红娜胡建勇
关键词:心理卫生医学生
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个性、心理状态调查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采用“艾森克个性特征问卷”(EPQ)、“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在焦虑、敌对、恐怖及情绪不稳因于分明显高于对照(P<0,05);病程1周内的患者躯体化症状较突出。病例组中随着病程的延长焦虑症状逐渐减轻,强迫症状逐渐突出。提示医护人员应在重视临床治疗的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对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致残享有重大意义。
李晶张素馨刘根义潘红娜郭洪敏李健
关键词:骨折心理卫生
家庭因素对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分析被引量:7
1997年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目拟家庭因素调查表对770名在校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其焦虑和抑郁检出率纷别为38.83%和59.35%,以轻度为主;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良的家教方式、与父母关系不和、父亲文化素质低等是初中生产生抑郁、焦虑的重要家庭因素。
李晶潘红娜刘根义陈莉高翠
关键词:抑郁焦虑家庭因素中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